这年头跟美国关系铁,居然还成“罪过”了?
美国一通操作猛如虎,结果盟友们一个个哭唧唧,直呼都被割了一波韭菜。
可神奇的,中国居然在此期间成了特例,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此时再看,原来“第一个输家”竟然是他?
大家可还记得特朗普曾经说要在7月9日之前把要加关税的通知发给大多数国家,这种做法其实很有意思,留出了大概三周的缓冲期。
但说白了这三周更像是一个冲刺时间,或者说是施压的时间,美国方面明确表示,他们希望大家在这段时间里赶紧跟美国谈妥贸易协议。
不然关税就得按之前的高标准,比如4月2日设定的税率来收,这让很多国家心里七上八下,都在拼命地和美国代表展开谈判。
但实际上要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满足美方提出的各种条件,并达成一个让双方都满意的协议,不是件容易的事。
这种充满不确定性的局面,也为接下来第一批“输家”的出现铺好了路。
可能让人想不到的,那些经济上跟美国走得近的国家,反倒成了最先浮出水面的输家,这听起来可能有点意外,但仔细想想他们的处境,也就不难理解了。
先看看老邻居墨西哥,墨西哥这些年一直在美国推行的近岸制造战略里扮演重要角色,也就是让制造业往美国附近挪。
它经济命脉跟美国市场绑得特别紧,出口商品的八成都要卖给美国,特朗普政府给墨西哥商品加了25%的关税。
虽然这个税率比给中国的要低一些,但对墨西哥来说,这就疼得厉害了。
因为他们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度太高了,这个关税不是简单的成本增加,它直接威胁到了墨西哥的经济根本。
再往北看,加拿大也没能幸免,特别是它的大头产业能源,加拿大九成的石油都是卖给美国的,这依赖度简直是惊人的。
问题是美国自己现在石油也多得很,库存充足,这样一来,美国手里就有了筹码,直接加关税,逼加拿大降价卖油。
甚至美国可以拍拍屁股去找别的卖家,完全绕过加拿大供应,加拿大在这种情况下,议价权几乎没有,只能干着急。
就连美国的盟友,这次也没能躲开,日本就是一个例子,虽然日本跟美国关系好,但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一样波及到了它。
日本政府一直苦口婆心地希望美国能取消或者重新评估对进口汽车加的25%关税,可特朗普那边的意思,想降税门儿都没有,态度很坚决。
欧盟也面临着类似的情况,欧盟的代表们多次找到美国,想要表明大家共同的贸易对手是中国,意思是我们是一边的。
但美国的关税政策还是打了过来,欧盟面临的税率可能提高到20%,甚至有传言对一些农产品可能提高17%的关税。
这让欧盟国家不得不考虑别的出路,甚至纷纷寻求跟中国加强经济合作,想办法绕开美国的关税壁垒。
这些都说明,在贸易利益面前,传统的亲近关系和盟友身份可能半毛钱关系都没有了。
不过仔细看看,这波关税战的影响,不是只影响了近邻和盟友,甚至反过来冲击到了美国自己的企业和普通老百姓。
美国制造业的象征之一波音公司就是个明显的例子,波音是个全球化的大公司,它的飞机制造需要从世界各地采购大量零部件和原材料。
比如中国的发动机零件,电子元件等等,美国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商品加征关税,直接提高了波音的生产成本。
更要命的,中国是波音非常重要的一个大市场,订单量巨大,可自从中美贸易关系紧张,受到关税影响和政治氛围变化,波音就遭了罪了。
中国航空公司在购买波音飞机上就犹豫了,甚至更倾向于把订单转给欧洲的空客。
波音CEO曾表示,如果航空公司不接收飞机,波音甚至会考虑停产为中国制造的飞机。
关税政策不仅让波音丢订单,还抬高了它在美国本土组装飞机的成本,真是两头受气。
要说影响最广的,可能还是美国的消费者。
当美国政府对墨西哥,加拿大,中国以及其他更多国家的商品加征关税后,进口商品进入美国市场的成本就高了。
卖这些商品的美国商家不会自己承担全部损失,大部分成本最终会转嫁到消费者头上,变成更高的商品价格。
除此之外美国的关税政策还带来了一些更严重的问题。
比如特朗普要求美联储降低利息来抵消贸易战可能带来的经济负面影响,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总统这么使劲折腾,美联储再有能耐也没办法解决所有问题。
这些因素加在一起,让美国国内看起来其实也备受困扰。
看着前面提到的那些国家,因为经济上高度依赖美国市场,或者在面对美国的关税施压时,选择了某种程度的妥协和谈判路径。
就算如此他们还是没能避免成为第一批“输家”,这时候回头看看中国的表现,却大不一样了。
在面对美国一轮又一轮的关税加压时,中国并没有完全按照美国的指挥棒转,采取了一个更可以说是针锋相对的态度。
没有选择一味退让,拼命满足美国的条件来换取关税上的优惠,而是采取了对等的反制措施,你对我加关税,我也对你的商品加同样的税。
虽然中美贸易之间肯定也受到了影响,贸易量波动,但整体上并没有出现像墨西哥,加拿大那样,国民经济的命脉被直接卡住的感觉。
更值得注意的,美国在对华关税问题上的态度,似乎也经历了一些变化,没有对其他国家那么坚定了。
特朗普政府一方面继续施压,另一方面又似乎在不断试探调整和中国的互动,希望达成一些协议,但又没能完全达到目的,显得有点反复。
所以能看的出来,有时候当面对一个不讲道理的贸易伙伴时,一味地指望通过谈判或者展现友善来解决问题,可能效果有限。
像中国足够强大,在必要的时候站出来采取强硬的反制措施,哪怕短期内会互相造成损失,但也可能是一种更有效的自我保护方式。
2025年的关税战还没结束,这波操作目前影响多少还不好说,但是不管怎么说,中国都不会后退也不害怕。
信源
签了!特朗普:“对等关税”暂缓期延至8月1日
鲁中晨报2025-07-08
参考消息2025-07-05外媒:欧美在7月9日最后期限之前难达成全面贸易协议
更新时间:2025-07-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