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家越来越爱聊「养生」了。
动不动就朋友圈晒枸杞拿铁、保温杯泡红枣、夜跑万步,仿佛不搞点健康操作,人生就输了。
但有一种养生法,既不用花钱,也不用打卡,更没有技术门槛——
午睡。
本文转载自视觉志(ID:QQ_shijuezhi)。作者:鹿。
午睡——真·全民养生神器。
尤其是夏天来了,全国人民都迎来了「犯困自由」。
中午12点过后,太阳烤得马路冒烟,办公室空调成了续命神器,眼皮也开始自带「1kg配重」模式,打哈欠、点头、狂眨眼成为午饭后的标配。
这个时候,全中国的眼皮都在打架。
©老板别赞我
然而,当别的省份还在纠结「要不要睡午觉」时,山西人民已经集体「躺平」了。
走进山西农贸市场,你会发现,中午时分摊主一水全躺下,土豆白菜旁边呼噜声此起彼伏;
快递站里,包裹堆成「睡眠小堡垒」,快递小哥直接躺进去睡个饱;
公园长椅、公交车座位,甚至草坪、路边台阶,哪里都能见到睡姿千奇百怪的「午睡大军」。
难怪网友纷纷调侃:「山西午睡文化,主打一个硬核养生。」
©闷一口醋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个神秘的「午睡大省」,看看山西人民是如何把「躺平」玩成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如果你以为午睡只是小资白领们午休时用个U型枕打打盹,那你可能还没来过山西。
在这里,午睡不仅是一种习惯,简直是一项「民俗」,几乎融入到了城市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从菜市场到饭店,从快递站到公交车,再到动物园,山西人民和动物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睡才是硬核养生」的真谛。
©勇敢牛牛不怕困难
最具代表性的,非山西菜市场午睡文化莫属。
山西菜市场摊主席地午睡的话题曾多次登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中午十二点一到,走进太原柳巷市场、大同南郊市场,仿佛进入了一座大型「静音博物馆」。
摊主们早已默契地放下工作,进入午睡模式。三轮车摇身一变成为「移动午休舱」,白菜堆成了「席梦思床」,电子秤甚至直接用来当枕头。
顾客若此时来买菜,早就心照不宣:「老板在睡觉,您自己挑,放这儿,一会儿他醒了再收钱。」整条市场静悄悄,只有阵阵轻微的鼾声和翻身声交织在菜香中。
©黄河新闻网运城频道
不仅是菜市场,山西饭店餐馆的午睡文化同样深入人心。
根据《山西晚报》报道以及多名游客在社交媒体晒出的经历,许多本地饭馆在中午12点至14点30分之间会主动关闭大门,员工集体午休。
餐厅门口常见「午休中,勿扰」字样,卷帘门拉下一半,透过玻璃能看到服务员趴在拼桌上睡觉,后厨大姐席地而卧,枕着面粉袋。
更有甚者,下午三点左右仍有游客碰壁,无奈发帖调侃:「山西饭店老板真把午睡当KPI,想吃饭得错峰。」
饭店老板也坦言:「上午做饭太忙,中午不睡一觉,晚上根本没精神接客。」
吃饱睡好,养足精神再迎客,已成山西餐饮行业的「潜规则」。
©直播日照
快递站的午睡画面同样令人发指。
在太原某快递网点,曾有网友拍下中午十二点的场景,视频一度冲上热榜。快递小哥们将包裹垒成「睡眠堡垒」,人就钻进包裹堆里席地而卧,快递单则顺手当作眼罩。
一位快递员在采访中说:「早上五六点就开工,中午不睡一下,下午根本扛不住。」
在高强度的物流行业,这样的「快递午觉堡」成了不少山西快递站标配景观。网友纷纷点赞:「卷归卷,命要紧,山西小哥活得明白。」
公交车午觉大军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午饭后搭乘山西的公交车,你常能见到车厢里东倒西歪的乘客们,有的靠窗睡得嘴巴大张,有的靠在椅背上鼾声大作。司机师傅到站后不得不一个个叫醒:「醒醒,您家到了!」
有网友打趣:「山西公交午觉局,每天免费开放。」
甚至有不少网友拍下公交车「午睡合集」,视频点赞破万,评论区一片羡慕:「敢睡公交,才是心态最好的山西人。」
©黄河新闻网
公园更是山西午睡文化的「天然床垫区」。
中午时分,迎泽公园、榆次公园、汾河公园等地,草坪和长椅成了午睡大军的根据地。
老人们铺上凉席,戴上墨镜,插着收音机,旁边立着「勿扰,正在养生」的牌子;
年轻人装备更齐全,露营垫、充气枕、眼罩三件套一应俱全,主打一套「都市轻睡眠风」。
有游客发视频感慨:「整个公园仿佛变成大型午睡集体现场。」
山西人用实际行动证明,不分年龄、不分职业,午觉人人有责。
©您的张较瘦
更妙的是,山西的动物们似乎也被这种午睡氛围「带坏」了。
在太原动物园,游客常在中午时分看到狮虎山里的大猫们懒洋洋地趴着晒太阳,连天鹅馆里的天鹅也进入长时间的休息状态。
园方工作人员表示,中午高温时段动物本身就习惯休息,他们也会主动调整饲养节奏,配合动物们的「午觉作息」。
有网友调侃:「东北来的老虎一天睡18小时,到了山西直接加班午觉,主打一个省籍融合。」
更有意思的是,太原公园周边的流浪动物也学会了「山西化午睡」:中午趴在凉凉的石板路上,草丛里一狗一窝地睡得正香。
游客忍俊不禁发帖感慨:「在山西,不午睡的动物会被开除省籍吧?」
在山西,流浪动物也可以获得高质量午休,因为能打扰他们午休的人类,也都在午休。
©运城市广播电视台
全民午睡,动物不例外。这就是山西「午睡文化」的魅力所在:它不是单一群体的养生选择,而是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摊贩到餐饮业,从快递小哥到公交乘客,再到动物界,「能睡就睡,睡好养生」已成为山西人独特的生活智慧。
网友一句话总结得恰到好处:「山西人午睡不是懒,是懂科学养生。」
如果说山西午睡文化已经成了「省级名片」,那它背后的成因,也绝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天时、地利、人和,历史积淀、地理气候、生活习惯,缺一不可。在别人眼里是「会躺」,在山西人眼里,是睡出了哲学、睡成了艺术。
从地理上看,山西本身就像个「超级大摇篮」:东有太行山,西有吕梁山,北靠长城,南接中原平原,整体呈盆地状,昼夜温差大,空气相对干燥。
夏天中午,太阳一出来,地表温度迅速攀升。山西老百姓常说:「上午晒得冒汗,中午一睡觉,下午凉快得穿长袖。」
加上整体地势起伏,古人出门劳作本就耗费体力,因此很早就形成了「午时必歇」的民俗。
《山西民俗志》中记载,早在明清时期,山西各地已有「午间闭门小憩」的传统。不少商号、作坊甚至会在中午主动停业,让员工午休,把午睡视作维持体力、提升工作效率的重要一环。
从小生活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山西人几乎是被地理环境「摇着长大」的,自然而然形成了对午睡的高度认可与依赖。
如果说地理是「物理层面」的原因,文化则是「精神层面」的助推器。
晋商传统:「能躺着赚钱,绝不站着浪费力气。」
晋商,曾是中国古代十大商帮之一,兴盛于明清,生意遍布全国乃至蒙古、俄罗斯。晋商文化崇尚「审时度势、张弛有度」,对体力与精神状态的调养格外讲究。
据《晋商老账房笔记》记载,许多票号(古代银行)都会规定:「午时歇市,员工闭目养神。」
不仅老板会午睡,账房、学徒也要强制休息半小时以上,认为休息好,下午算账才不会出错。
©电视剧《乔家大院》
除了晋商精神,还有饮食文化的影响。山西是全国著名的「面食大省」,主食基本靠面,刀削面、剔尖、拨鱼儿、莜面……花样繁多。
而面食消化速度相对快,血糖上升明显。不少山西本地人自己都说,「一碗刀削面下肚,血糖飙升,不睡不行。」
很多游客亲身体验后发帖总结:「在山西旅游,吃完一碗刀削面,我也理解为啥他们中午非得睡觉了,真的扛不住。」
此外,山西也是中国古建筑保存最完整的省份,以应县木塔最具代表性。这座木塔自辽代至今已矗立千年,堪称「世界第一木塔」,靠的是科学的结构设计与张弛有度的建筑理念。
山西民间流传一句玩笑话:「木塔站着千年不倒,咱山西人躺着千年不老。」
别小看这种幽默感,它背后反映的,正是山西文化里顺应自然节律、懂得调养身体的理念。
©小央视频
放眼全国,现代都市人有多缺觉,已经不需要多解释了。熬夜成常态,早起被闹钟强行叫醒,白天靠咖啡续命,下午效率暴跌,晚上又陷入报复性熬夜,形成恶性循环。
根据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2024中国国民健康睡眠白皮书》,全国有超64%的成年人存在睡眠问题,其中「睡眠不足、睡眠质量差、白天嗜睡」成为普遍现象。
大城市尤其明显,北京、上海、广州的白领中,接近70%每天实际睡眠不足6小时。
「白天不困,晚上不睡,凌晨emo,白天打工魂飞。」成了不少年轻人的生活写照。
但在这种环境下,山西人却像是「另一个物种」。他们活出了现代都市人羡慕的作息状态:不熬夜,按点睡,按点午休,下午精神百倍。
不少外地人来山西出差后在网上发帖感叹:
这份坦然承认、主动保护午休的态度,正是现代社会最缺乏的「自我照顾」意识。
而正是这种文化,让山西人的工作效率与生活质量反而更有保障。
©凤凰网
山西午睡文化一出圈,立刻在社交媒体上掀起讨论热潮。
在#山西人花式午睡#话题下,网友评论区金句频出:
甚至有HR提问:「能不能把山西的午睡文化写进公司制度?我们公司下午三点开会全员瞌睡,效率太低。」
©小棠视界
到了今天,山西午睡文化不仅是一种生活习惯,更被山西人玩出了行为艺术的味道。
尤其表现在山西人的午睡场景中,他们从来不拘泥于地点与姿势,讲究因地制宜、灵活睡眠。
佛系平躺派:不管环境如何,摊一块布、找块平地,平躺最舒服。
豪放四仰八叉派:公园长椅、公交车座椅、办公室地板,哪里能躺哪里横。
技术性靠墙睡派:没有地方躺?靠墙也能睡出艺术感,脖子微歪、双手交叠,十分钟入眠。
更妙的是,山西年轻人把午睡发展出了社交属性。
有网友分享,自己回山西老家后发现朋友圈画风变了:
看完山西午睡文化,有没有一种「被生活治愈到」的感觉?
在卷生卷死的大环境里,山西人用一种非常纯粹、非常本真的态度提醒我们:人这一辈子,别光想着怎么拼,还得学会什么时候该停。
午睡这件事,说简单也简单,说高级也高级。它不靠什么高端设备,也不需要复杂教程,只需要你敢于给自己按下「暂停键」。
可惜很多人把「暂停」当成了懒散的象征,唯独山西人用几十年的生活实践告诉大家:懂得休息,是一种了不起的能力。
他们没有被焦虑裹挟,没有被节奏驱赶,反而在「躺平」中睡出了专注、效率、长寿,还意外收获了网友的全国羡慕票。
所以说,山西午睡文化表面是养生,内核却是最真实的生活智慧。懂得什么时候该快、什么时候该慢,什么时候该卷、什么时候该躺,这才是真正的从容。
最后,送大家一句来自网友的金句:「工作诚可贵,睡眠价更高,若为健康故,加班皆可抛!」
那么问题来了——
今天,你山西式午睡了吗?
更新时间:2025-07-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