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湖州,四大古镇


湖州市是地处长三角中心区域、浙江省北部的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因滨太湖而得名,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文化之邦”的美誉 。

“湖州”名字的出现是在隋朝。隋朝仁寿二年(公元602年),朝廷在这里设置州一级的行政单位,因为湖州紧挨着太湖,就直接用“太湖”的“湖”字命名为“湖州”,这是“湖州”这个正式出现名字第一次。


湖州市如今共有下辖镇38个,的四大古镇分别是南浔古镇、菱湖古镇、双林古镇和新市古镇。以下是具体介绍:


南浔古镇 :名列第2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位于湖州市南浔区,有近八百年历史。因镇上有浔溪河,河之南处商贾云集,屋宇林立,故得名。明清时期,南浔因蚕丝业兴起而繁荣,诞生了一批大贾巨富,如“四象八牛七十二金黄狗”。古镇内保存了大量中西合璧的豪门名宅、私家园林,如小莲庄、嘉业藏书楼、张石铭旧宅等,是国家5A级旅游区。


菱湖古镇:名列第7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位于湖州市南浔区西南部。因曾大量种植菱而得名,有“丛丛菱叶随波起,朵朵菱花背日开”的美誉。菱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明清时期秀才众多,名门望族林立,如竹墩朱氏、沈氏。镇内现有大小桥梁106座,桥梁密度位于全国前列,其中种德桥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双林古镇:名列第7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在湖州市南浔区中部。汉唐时已成村落,名东林,南宋时北方商贾南迁集居于此,又称商林,明永乐三年与西林村合并,更名为双林镇。古镇保留着江南水乡的水网体系、街巷格局和传统建筑风貌,以“三桥”为代表的桥文化景观值得一看,镇北的万元、化成、万魁三桥始建于明代以前,均为市级文保单位。 


新市古镇:名列第4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位于湖州市德清县。建镇有1700多年历史,古称仙潭,有“千年小上海,江南百老汇”的美誉。古镇沿水而居,运河环绕,保留了西河口、南汇街等8万平方米古建筑面积,展现了古色古香的江南水乡风情。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4

标签:旅游   湖州   浙江   古镇   湖州市   太湖   美誉   中国历史文化   隋朝   商贾   仁寿   德清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