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深圳侨报】
第三十五次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5月17日上午,由龙岗区教育局主办、龙岗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承办,龙岗区美术家协会、红立方公共艺术馆协办的“色彩无界·共赴美好”全国助残日特殊需要学生艺术作品展活动在红立方公共艺术馆温暖启幕!活动当天,邀请了市教育局、区教育局、区残联、区教科院领导,以及来自省市内外23所特殊教育兄弟院校和资源学校的40多位教育同仁齐聚一堂,一线特殊教育工作者与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也一起共赴这场美好之约。
参展学生代表龚远卓上台用稚嫩的声音说出:“我画的是一棵迎客松,因为松树一生挺拔,欢迎大家来看我的画。”这句童言让全场静默——当特殊需要学生用艺术代替言语,那些曾被忽视的生命强音,正化作穿透偏见的力量。远卓妈妈表示远卓小时候爱动,注意力难以集中,但对涂色特别感兴趣,于是着重培养他绘画、手工。今天他的作品能在市、区两级比赛中多次获奖,离不开学校领导、老师们的精心栽培。
深圳市龙岗区教育局白黎敏局长上台致辞,强调了活动对特殊教育发展的推动作用,她表示每一幅作品都是孩子们突破身体局限的勇气见证,更是社会共融的美好起点。她呼吁社会各界携手推进融合教育,希望通过本次艺术展,凝聚更多力量,让特殊需要学生拥有平等成长的舞台。
深圳市教育局基教处二级调研员吴海萍首先祝贺艺术展览的成功举办,肯定了龙岗区以“融合教育”理念构建全程服务体系、打造特色品牌,为全市提供经验的实践探索。她指出学生作品是对世界的独特感知与生命的热烈表达,展览消弭偏见,呼应助残日主题,呼吁社会关注特殊教育,共筑平等社会,预祝展览成功、孩子们幸福成长。
随后嘉宾为本次“色彩无界·共赴美好”艺术作品展揭幕,活动正式开始!
据了解,本次展览在红立方公共艺术馆三楼,展出时间为5月17日至6月15日,作品通过艺术展览与多元互动,搭建起融合的桥梁,每一幅作品都将成为打破认知壁垒的窗口,让社会各界看见特殊需要学生的独特光芒,推动形成理解、尊重、关爱的社会风尚,践行全国助残日“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共建共享美好生活”的核心精神。
龙岗区特殊教育学校书记、校长、资源中心主任吴国彬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本次活动共收到来自全区近50所学校的700多幅作品,主办方邀请专家从中遴选出近200幅参展。遴选不但要看作品的质量,还要看作品背后的故事,作品是否能反映孩子的内心世界和实现以美育人的效果。“作品没有好坏,甚至一些有瑕疵的作品反而能够反映孩子的本我的状态。这里不但能看到很美的作品,也能看到孩子的成长和进步,以及美育对孩子的教育价值。”
学校落实特殊教育过程中,一方面通过美术创作促进孩子专注力和精细动作,另一方面是我们要从挖掘潜能的角度,让孩子发挥想象力,让他对色彩的一种感知能够充分地表现出来。龙岗区特殊教育学校书记、校长、资源中心主任吴国彬介绍说,“我们通过包括日常的教学,包括社团、大型的展览来去推动孩子们产生创作的兴趣,让他体验创作成功的这么一种享受,从而激发自信心,而且在日常的教学当中提升他的美术创作能力,我想孩子们在当中得到是全方位的。”
观展之路,既是对特殊教育现状的深度调研,更是一场关于"教育温度"的心灵巡礼。观展的每一位人员都用专注的目光、轻柔的触碰与真诚的对话,向社会传递着同一个信号:特殊需要学生的价值,从不在于“超越障碍”的励志叙事,而在于他们本身就是世界多元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教育者与社会各界能以平等之心“看见”这些生命,共融的春天才真正来临。
当我们驻足于画作前,看见的不仅是色彩与线条的交织,更是一个个渴望被理解的灵魂。
这个夏天,让我们走进展馆,在艺术中感受生命的力量;走出展馆,让包容与关爱成为照亮特殊需要学生成长之路的星光。
普特共融,始于看见,终于行动。期待与您共赴这场温暖之约,让每一个生命都能在平等的土壤中绽放光彩!
记者:侯欢欢通讯员:王鑫妮 施海燕
本文来自【深圳侨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更新时间:2025-05-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