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最近公开表态,说下轮中美谈判可能会聊聊中国从俄罗斯和伊朗买石油的事,这话一出,就跟扔了个石头进水里,溅起不少水花。贝森特是特朗普政府的新财长,上任没多久,就把矛头指向中国在能源贸易上的举动。他直言中国是伊朗和俄罗斯受制裁石油的最大买家,这不光影响美国的外交目标,还间接支持了俄罗斯的军费和伊朗的核计划。说白了,美国这是在用贸易谈判当杠杆,想逼中国停手,别再买那些石油。背景是俄乌冲突拖了好几年,俄罗斯靠卖石油维持经济,伊朗也靠出口石油支撑自己,美国想通过制裁掐住这两国的脖子,但中国作为大买家,让美国的算盘没那么容易打响。
贝森特的话是7月21日在华盛顿一个经济论坛上说的,他希望通过谈判让中国暂停从俄伊买油,哪怕就三到六个月,也能帮美国在伊朗核谈判上占上风。特朗普政府一上台,就加强了对俄罗斯的关税,7月14日宣布对俄罗斯加征100%的关税,还威胁任何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都可能面临二次关税。这套组合拳针对性很强,正好赶在中美元首会谈前夕,美国想用这个增加谈判筹码,顺便削弱中国的盟友圈。俄罗斯现在能在西方围堵下撑着,很大程度上靠中国买石油,伊朗也一样,跟美国积怨深,石油出口是中国帮了大忙。美国觉得,只要中国停手,俄罗斯和伊朗就得服软,这样美国就能集中精力对付中国。
话音刚落,第二天7月22日,中国代表团就到了伊朗首都德黑兰,跟俄罗斯和伊朗官员开会。三方会晤重点谈伊朗核问题,还讨论了取消单边制裁的事。中国明确表示反对某些国家用制裁干涉别国内政,支持伊朗的正当权利。这次会晤是伊朗外交部组织的,级别不低,伊朗核谈判首席代表阿里·巴盖里出席,俄罗斯和中国的高级外交官也到场。他们协调立场,准备应对西方可能的“快照制裁”,就是联合国安理会2231号决议里的机制,如果伊朗不遵守核协议,制裁能自动恢复。
中国外交部当天就回应了贝森特的言论,发言人说中国一贯立场清楚,呼吁美国多沟通,少误解。这不是空话,中国用行动表明了决心,继续跟俄伊合作。伊朗核协议是2015年签的,特朗普2018年退出后,伊朗逐步减少承诺,美国现在想重启谈判,但中国、俄罗斯站在伊朗一边,不想让美国单方面主导。会晤后,三方同意继续保持协调,伊朗还计划跟欧洲国家谈,地点在伊斯坦布尔,时间是7月26日。中国在其中扮演调解角色,支持通过对话解决问题,而不是制裁。
这事得从更大背景说起,中美贸易战从2018年打到现在,特朗普上台后又加码,关税覆盖从科技到能源。美国把中国视为头号对手,想通过经济压力限制中国影响力。俄罗斯石油对中国很重要,去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创纪录,超过沙特,成为第一大来源。伊朗石油也占中国进口的10%左右,这些石油价格低,帮中国稳住能源安全。西方制裁俄罗斯后,很多国家不敢买,中国填了空子,用人民币结算,绕过美元体系。这让美国不爽,因为美元霸权是美国的核心工具,如果大家都不用美元,美国的制裁就弱了。
贝森特本人是华尔街老手,当过索罗斯基金的首席投资官,懂全球宏观经济。他支持特朗普的保护主义,主张低税率和高关税。特朗普选他当财长,就是看中他的金融背景,能帮政府执行“美国优先”政策。但贝森特的警告一出,国际油价就波动了点,布伦特原油期货小涨,因为市场担心供应中断。中国没停手,继续买油,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从伊朗进口石油比去年还多。俄罗斯石油通过“影子船队”运到中国,这些船不报保险,绕过西方追踪。
伊朗核问题纠缠多年,国际原子能机构说伊朗铀浓缩度高到60%,离武器级不远。美国和欧洲想施压,但中国和俄罗斯在安理会挡着,不让制裁轻易通过。这次德黑兰会晤,就是三国抱团取暖,伊朗新总统佩泽什基扬上台后,外交更务实,想重启核谈判,但前提是解除制裁。中国支持伊朗加入上海合作组织和金砖国家,帮伊朗融入东方经济圈。俄罗斯也靠中国和伊朗,在乌克兰战场上多点支撑。
美国这招不是头一次,拜登时代耶伦也警告过中国别支持俄罗斯,但没多大效果。现在特朗普政府更硬气,威胁二次关税,但执行起来难。印度也买俄罗斯石油,美国没真罚,因为印度是印太战略伙伴。中国体量大,美国不敢轻易开战,怕伤到全球经济。贝森特希望谈判解决,但中国外交部回应得很稳,强调合作共赢,不受威胁。这给美国上了课,霸权主义行不通,现在的世界多极化,美国的威慑力不如从前。
整体来说,这事反映地缘政治现实,中国不跟美国节奏走,坚持独立外交。俄罗斯和伊朗靠中国喘息,美国想一石三鸟,压中国、断俄伊资金、增谈判筹码,但中国行动快,显示实力。国际社会看热闹,欧洲盟友犹豫,跟不跟美国步伐。油市不确定性增,但中国能源多样化,进口来源广,不怕卡脖子。
长远看,中美博弈会继续,能源是关键战场。中国推“一带一路”,帮俄伊建基础设施,换石油稳定供应。美国推“印太经济框架”,拉拢亚洲国家,但效果一般。贝森特的警告是试探,中国抵伊是回应,告诉美国,别想单方面定规则。世界变了,美国得适应多边主义,不然自食苦果。
这课上得及时,美国得想想,威胁中国买不买油,实际是挑战全球贸易规则。中国用事实说话,继续合作,维护权益。俄伊也受益,三方协调更紧。特朗普政府得调整策略,别老用关税吓人,那套过时了。现在大家看谈判结果,如果谈崩,油价可能乱,影响全球经济。但中国稳住阵脚,不慌不忙,这才是大国风范。
更新时间:2025-07-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