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颖莎又被针对?2小时打两场,张本美和却7小时打两场,乒联遭喷

8月的瑞典大满贯后半程,国乒女队主力孙颖莎的赛程安排,再次将各方质疑推向风口浪尖。

文案:林凌 编辑:林凌

这一夜,网友们的疑惑和愤怒高涨,赛事官博的评论区也彻底“沦陷”,而矛头的焦点,就是那逆天的赛程安排:

孙颖莎两场重要比赛,只间隔2个小时20分钟,与此同时,其他顶尖选手如张本美和,同样要面临一天两场的对决,却能从容休息7个小时。

这样的落差,令许多球迷感到不公,明明赛事安排有充足的调整余地,为什么总是有国乒主力被“折叠”进超负荷的紧凑日程?

三年来,国乒赛场上的“疲劳作战”早已不是新闻,孙颖莎,作为频繁征战多线的核心,近乎年年重复着一日多赛的“极限模式”。

仔细剖析这次双打和单打之间的间隔,考验的不仅仅是莎莎的体能,更是意志的韧性。

从18点的双打到20点20分的单打,期间只够换换衣服吃点小食,留给身体和意志的恢复时间几乎为零。

相比之下,张本美和的两场比赛从上午10点打到傍晚17点,上午一战后足足有七小时调整,身心都能得到充分复位。

更令人无奈的是,这种被缝合的赛程安排,已不是孙颖莎第一次遭遇,2021年世乒赛,她一天打四场,混双、女单、女双轮番上阵。

去年挑战赛也曾一天三赛,而今年的大满贯决赛,更是连过七关击败强敌,紧接着又进入双打大战,时间与体能的高压下,她却几乎从不退缩。

外界质疑声此起彼伏,有人说这是赛事转播考虑,为了节目时段最大化收视,但网友们很快用否定回应:

与其牺牲运动员的健康和状态,不如想办法让安排更人性化,毕竟,赛场上需要的是最佳表现,而不是谁能熬得住极限透支。

这样的设置,难免让运动员承受双重打击,对手们拥有更多时间恢复体能、研判战术,孙颖莎却只能咬牙连续作战。

尤其这次对手袁嘉楠,是法国华裔名将,技术细腻且经验丰富,哪怕莎莎实力更胜一筹,可短时间内连续高压对决,想要百分之百发挥,难度实在太大。

赛程之外,器材变动同样是潜在变量。有别以往,这次赛事用Pittasport RS4再生球,旋转弱、速度慢,对依赖旋转的削球型选手极不友好。

但桥本帆乃香依靠强悍体能和战术调整,反而笑到了最后。身为一流削球手,她主动减少削球、加强进攻,顶着体能负担依旧连克多名对手,让人见识到顶级球员惊人的适应力。

但正如过往数据所示,对阵正手进攻强大的孙颖莎,桥本帆乃香的调整并没能奏效。

今年横滨冠军赛,孙颖莎依靠112公里每小时的正手单板、精准的落点,大开大合地掀翻对手节奏。

无论对方怎么变,莎莎都能在比赛进行中找到破解之道,比赛中,哪怕遇到裁判判罚、短暂落后,她都能及时自我修复,无惧压力。

反观钱天一,本次遭遇桥本时却迟迟找不到破解之法,正手力量不及莎莎,体能储备和应变节奏也差一截,面对桥本的高强度跑动和变化多端的旋转,只能被动应付。

第三局一度领先还被逆转,背后的差距归根结底是个人实力和心理素质。

赛后讨论声里,大家一边叹息“国乒有人能连胜桥本,有人却次次吃瘪”,一边反思队伍内部如何统一提升抗压能力和独立作战的策略。

而回望男单阵地,国乒本届也是“硝烟弥漫”。梁靖崑、向鹏相继出局,仅剩林诗栋、温瑞博和陈垣宇苦苦支撑。

抽签不顺、伤病影响,加上自身失误,男队到了最危急的边缘,女单分组同样暗流涌动,老对手桥本被分在“中国区”,王艺迪已箭在弦上,谁能突破旧有框架,谁就能闯出一片天。

此刻的孙颖莎,面对快节奏、高密度以及场外的种种不利,仍旧以一如既往的专注和平静应对着外界风浪。

她对自己要求极高,而正是这种倔强和蜕变,让球迷们一边为她的健康担心,一边相信她终将走得更远。

她不是单纯的胜者,而是用身心做筹码在挑战极限,也许这样的安排,还有诸多无奈。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2

标签:体育   小时   孙颖   张本美   体能   赛程   正手   对手   双打   作战   赛事   女单   单打   极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