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分享几只规模不大,近三年业绩优秀的基金》文章中提到,2025年一季报中某大厂基金经理说,
“本次季报讨论最热门的“人工智能”。我们对人工智能长期表现非常乐观,这大概率是比互联网更重要的一场革命。
我们希望在这个领域里面持续关注一些具有不可替代优势的公司,近期的回调会提供长期的布局机会,主要开始布局人工智能领域的部分企业,对这些企业仍需要持续地研究和细化。 ”
他提到了“近期的回调”,我看了一下人工智能指数(884201)的周线图见下图,一季度末该指数的点位大概在9300点左右,前高在10742.94点,截至2025年5月20日收盘,点位为9037.29点,比一季度末的9300点还要低200多点。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5月20日,历史收益不预示未来走势
按照这位基金经理的说法,“近期的回调会提供长期的布局机会。”那当下9037.29点显然依然是长期布局的机会。
这让我想到之前的一条新闻,
“1月23日晚间中国银行官网发布,根据《中国银行支持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行动方案》,中国银行计划未来五年为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各类主体提供合计规模不低于1万亿元专项综合金融支持,其中股、债合计不低于3000亿元,同时建立与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相适配的专项制度保障,服务产业链各环节金融需求。
根据官网公告,中国银行将从赋能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服务人工智能要素供给、助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促进人工智能场景应用四个方面着手,在促进人工智能场景应用方面,扶持“人工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生物制造”“人工智能+新材料”等新赛道成长,培育发展新动能。
中国银行董事长葛海蛟表示,截至2024年末,中国银行支持科技型企业超过10万家,科技金融贷款1.91万亿元。未来,中国银行将拿出更有力举措,精准对接人工智能产业链上游要素供给、中游技术创新、下游场景应用等各环节金融需求。”
资料来源:数据宝《万亿元支持!这个板块全线爆发》
显然,人工智能是国家政策上比较支持的一个方向,为印证这个观点,我又去问AI,一线城市最近发布了哪些关于人工智能的利好性政策文件?发现深圳、北京、上海都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文件:
深圳市
《深圳市加快打造人工智能锋城市行动计划(2025-2026年)》
目标:到2026年,人工智能企业超3000家,独角兽企业超10家,产业规模年均增长超20%,实时智能算力超80EFLOPS。重点措施:开放政务、产业等领域应用场景,加速AI赋能千行百业。发放“训力券”“模型券”“语料券”,降低企业算力、模型调用成本。支持具身智能机器人研发,对爆款产品给予最高300万元奖励。
《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项扶持计划操作规程》
对“模型券”项目单家企业最高补贴200万元,标杆应用项目最高资助1000万元。
北京市
《支持信息软件企业加强人智能应用服务能力行动方案(2025年)》
资金支持:对MaaS平台算力部署最高补贴3000万元。行业大模型解决方案非硬件部分最高奖励3000万元。数据开放企业最高补贴50万元。开源生态:共享开源项目最高奖励200万元。
上海市
《人工智能“模塑申城”实方案》
目标:2025年底建成世界级AI生态,智能算力突破100E FLOPS,形成50个行业语料库示范应用;重点领域:科学智能;支持生命科学、新材料等交叉研究;自动驾驶:构建统一数据资产库,研发端到端大模型 ;具身智能:开源机器人本体及数据集,推动百台规模应用。
所以,综上来看人工智能确实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投资方向。
考虑到大部分读者目前对被动指数型基金更加关注,我列出当前有产品跟踪的五只人工智能指数,它们分别是:
从当前跟踪的基金规模来看,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950180.CSI)规模增幅排名第一!相较于2024年末的2.35亿元,当前为62.36亿元,增幅达到了25.53倍!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5月20日
那么,资金都在加仓的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950180.CSI)是什么样的一只指数呢。
从编制规则来看,该指数是从科创板市场中选取30只市值较大且业务涉及为人工智能提供基础资源、技术以及应用支持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反映科创板市场代表性人工智能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5月20日,历史收益不预示未来走势
从申万三级行业来看,数字芯片设计权重最高达到了53.1%,其次是IT服务权重16.4%,第三名是横向通用软件权重10.3%……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5月20日,指数重仓行业展示不构成投资建议
从前十大权重来看,当前分别是澜起科技、寒武纪-U、金山办公、芯原股份、恒玄科技、石头科技、晶晨股份、复旦微电、乐鑫科技、中科星图。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5月20日,指数成分股展示不构成投资建议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估值,截至2025年5月20日收盘,市盈率TTM估值122.01倍,市净率估值8.58倍,估值还是比较贵的,科技企业在起步阶段往往就是这样——这里我们必须要有一定的认知:
这类科技类指数的波动性一定是比较大的,只适合作为哑铃策略的一侧——进攻/防守中的进攻性资产,而不是防守性资产来持有;或者是核心/卫星组合中的卫星一类资产来持有。
高波动性资产比较适合定投介入,比较适合风险相对较高的投资者。
如果想买一定要讲究建仓技巧,注意持仓比例(仓位),最好结合指数的点位,网格ETF来交易,或者倒金字塔式买入,买入持有过程中可以拿出10%、20%的仓位做总额平衡……以便让自己的持仓成本不断下降。
最后,您一定要问,买什么基金呢,场内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科创板人工智能ETF(588930),场外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银华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发起式联接(A类023550;C类023551)。
数据来源:雪球,截至2025年5月20日,历史收益不预示未来走势
有什么想交流的,欢迎评论区留言。
本文是自己的梳理笔记,所有内容均是个人研究,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大家更关注客观数据。
风险提示:转引的相关观点均来自相关机构或公开媒体渠道,本人不对观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做任何保证,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文中涉及个股的,不构成股票推荐和投资建议,股票市场波动大,购买前请审慎操作。市场有风险,定投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更新时间:2025-05-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