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韩,你晚饭怎么又吃那么晚?还吃得这么多,晚上又不好消化!”
“我这不是下了围棋回来嘛,肚子咕咕叫,不吃怎么睡觉?”
“你这天天晚上八九点吃饭,一大碗米饭,炒肉、炖猪蹄,吃完就躺着刷视频,不长病才怪!”
63岁的韩大叔和老伴儿李阿姨退休后住在小区里。
两人平常都挺注意养生,李阿姨每天坚持散步、喝茶,饮食也清淡。而韩大叔呢,自从迷上了围棋,吃饭时间总是一推再推,晚饭还特别“重口味”。
直到有一次体检,医生说他血糖偏高、脂肪肝也有点严重时,李阿姨急了:“你看看你,晚饭不按时吃,还天天吃那么多油腻的,你这是养生还是害自己?”
韩大叔听完倒也不服:“就一顿晚饭,能有多大影响?”
李阿姨反问:“你以为晚饭不重要?医生说了,晚饭吃得不对,身体很多问题都从这儿开始!”
的确,很多人忽略了晚餐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关于晚餐,有哪“5个不”是你一定要避开的:
一、不吃太撑
很多人都有这种习惯:早上随便吃点,午饭简单对付,晚上回家放开了吃,觉得一天辛苦了,犒劳一下自己。
这种“晚饭补回早午饭”的做法,其实对健康很不利。
中医讲:“胃以养气,过则伤脾。”意思是说,吃太多会伤害脾胃,尤其是晚上,身体本来应该逐渐进入休息状态,你却让它拼命消化,脾胃自然要“加班”。
吃太饱,胃部压力大,容易引起胃酸反流、消化不良、腹胀。
时间长了,还可能影响睡眠、导致肥胖、提高血脂血糖水平,甚至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建议:
二、不吃太晚
不少人喜欢晚上8点、9点甚至更晚吃饭,事实上,吃饭太晚,会直接影响身体代谢。
中医说:“阳入于阴,则寐。”晚上阳气开始收敛,身体准备进入休息状态。如果你这时候还在进食,就会扰乱正常的阴阳转换。
现代医学也指出,晚餐太晚,血糖水平容易在夜间维持高位,胰岛素分泌增加,容易诱发糖尿病、肥胖、脂肪肝等问题。对心脑血管、肝脏、肠胃都是一种“负担”。
建议:
三、不吃太油
“炖大排、红烧肉、炸鸡腿……”很多家庭晚餐都离不开这些荤腥油腻的菜,一顿饭下来,嘴巴满足了,身体却在“哭泣”。
晚饭如果太油腻,肝胆胰的负担加重,容易引起血脂升高,还可能引发胰腺炎。
而且油炸食品、肥肉、动物内脏等,热量高、脂肪含量高,是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的“帮凶”。
特别是中老年人,代谢能力下降,胆固醇容易堆积在血管里,长此以往可能引发动脉硬化、心梗、中风等风险。
建议:
四、不吃太凉
夏天一到,冰西瓜、冷饮、凉拌菜成了很多人晚餐的标配。吃的时候舒服,但对身体尤其是脾胃却并不好。
中医认为:“寒者伤脾”。晚上本就阳气逐渐收敛,如果再吃大量寒凉食物,会使脾胃运化功能变差,容易出现腹泻、腹胀、胃痛等问题。
尤其对中老年人来说,阳气逐年下降,脾胃功能本来就容易偏弱,更不适合吃太多生冷食物。
建议:
五、不吃太杂
有些人晚餐凑合解决:泡面、快餐、炸鸡、宵夜……这些看起来方便、省事、过瘾的食物,其实大多属于“垃圾食品”,盐、糖、油都超标,营养极不均衡。
长期吃这类食物,不仅热量高、负担大,还容易造成营养缺失,比如缺乏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
结果就是身体免疫力下降,容易疲劳、生病、血压血脂血糖上升等。
中医提倡“食不过杂,杂则伤胃”,饮食太杂太乱,也会干扰脾胃的运化功能。
建议:
总结一句话
吃晚饭,别太晚、别太撑、别太油、别太凉、别太杂——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但只要你坚持,你的睡眠、消化、体重、血压,或许都会开始变好!
温馨提示:本文所载的健康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不能直接作为任何健康干预的依据。在采取任何预防、治疗或治愈的措施之前,请先与医生进行沟通。
来源:青岛广播
更新时间:2025-07-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