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孙女回南京,发现父亲故居被许世友改造成农场,她有何反应

1948年,孙中山独子孙科在中山陵8号修建了一栋风景秀丽的西式别墅,之所以选址在中山陵内,是为了陪伴长逝于此的父亲孙中山。

按照孙科的预想,他将带着母亲及其他家人都住在这里,为此,他还找来了著名建筑设计师杨廷宝,还请来了民国时期最大的建筑企业陶馥记营造厂建造,整个别墅几乎是集百家之大成了。

然而,1949年,蒋介石带着众将领退守台湾,孙科也随其前往台湾,后来,中山陵8号先后住过陈毅、叶剑英、刘伯承等重要领导人,最后,许世友晚年在这里度过了悠闲的退休时光。

1981年,孙科的女儿,也就是孙中山的孙女孙穗瑛回到大陆,专门前往中山陵8号参观,看着被许世友“大改造”后的中山陵8号,她的表现却出人意料,中山陵8号的特别之处在哪里?许世友又是如何“改造”中山陵8号的呢?

1. 留下遗憾的中山陵8号

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的出生地是广东省中山市,但他临终前,却留下遗言表示死后要葬在南京,因为南京是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地。

于是,1925年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后,中山陵的设计就提上了日程,为了能够选出最佳的墓地位置,宋庆龄和儿子孙科一同在南京进行实地勘察,最终选中了南京紫金山的茅山南坡作为陵墓地址。

中山陵的陵墓图案甚至都是在层层选拔中选出来的,青年建筑设计师吕彦直设计的自由钟图案脱颖而出,吕彦直本人也负责了主持中山陵建造的工作。

然而,还未等中山陵建造工程完工,吕彦直便因患肝肠癌去世,去世时年仅35岁。

经过三期工程,中山陵总算建造完成,整个中山陵占地4200平方米,因为风景优美,建筑风格又是中西结合的,各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是极佳的旅游景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以及国家5A级旅游景区。

1948年,时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的孙科已经年近花甲,此时国民政府已经从重庆迁到了南京,想起独自在中山陵的父亲,孙科便有了带着母亲和一众亲人前往中山陵陪伴父亲的想法。

孙科在中山陵附近挑选良久,选中了位于紫金山南侧的一处山坳,附近山水相依,非常适合颐养天年。

巧合的是,建筑界的泰斗级别的大师杨廷宝也在1946年时从重庆来到了南京,中山陵的音乐台和紫金山天文台都是他的作品,当准备要建造中山陵8号时,孙科第一时间就想起了同在南京的杨廷宝,邀请他负责设计中山陵8号。

设计师找好了,那么由哪个建筑企业来负责建造就成了一个新的问题,想来想去,孙科想起了曾经承接民国几大重要工程的陶馥记营造厂,其创始人陶桂林本人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建筑大师。

1927年时,陶馥记营造厂就承接了广州中山纪念堂的工程,1929年的中山陵的第三期工程也是其负责建造的。

前期的准备工作敲定后,中山陵8号就开始动工了,在那个普遍使用砖混结构建造住宅建筑的年代,中山陵8号创新性的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

要知道,西方国家也是1900年才开始普遍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

除此之外,中山陵8号的建筑风格也是孙科亲自敲定的,比起传统的中式建筑风格,孙科选择了当时流行的西式现代派建筑风格,当时,西式的建筑风格才传入中国十几年,孙科的选择可以说是非常贴合流行趋势了。

别墅内的设施可以说是应有尽有,共有三层,一层有客厅、客房、餐厅和卫生间,二层是卧室、书房和小厅,另外还有一个地下室,车库和停车场、警卫室也一应俱全。

为了彰显对父亲的纪念,孙科将这栋别墅取名为“延晖馆”,意为延续父亲孙中山的光辉。

2. 中山陵8号的几任“主人”们

然而,“延晖馆”建成后,孙科带着一家老小才搬进来没多久,1949年7月,在解放战争中屡屡受挫的蒋介石就带着一众国民党将领前往台湾,孙科却不在其中。

事实上,早在1949年3月8日,孙科就已经辞职,并离开了大陆,前往香港定居。

这就不得不提到孙科和蒋介石的那点“爱恨情仇”了,虽说蒋介石和孙科的父亲孙中山是连襟,但其实,孙科对于蒋介石这个“姨夫”却并不喜欢。

毕竟,宋庆龄并不是孙科的亲生母亲,孙科跟蒋介石这个名义上的“姨夫”肯定是不亲的,更何况,相较于蒋介石,孙中山本人也更看重汪精卫。

孙中山去世后,蒋介石与汪精卫争权夺利,孙科却因为早早被孙中山排除在接班人的考虑人选之外而只能看着汪蒋二人“斗法”。

孙科不是没有尝试过联合汪精卫对付蒋介石,这主要还是因为汪精卫到底是父亲最属意的接班人,汪精卫若是在国民政府独揽大权,孙科自己也能够过得舒坦一点。

不过,最后孙科和汪精卫没能得逞,抗战胜利后,孙科由于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被列入了“43位国民党战犯”名单。

后来,孙科因为拒绝接受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八项和谈条件,在一片骂声中辞职了,之后,他便去了香港,蒋介石倒也不是没提过让他跟着去台湾,只是孙科此时已经无心政治,便拒绝了。

建国后,许久无人打理的中山陵8号被解放军接管,后来,这里被改造成了南京军区招待所的一部分。

中山陵8号最大的特点就是风景好,空气清新,在这里办公,不仅心情舒畅,连身体都能受到大自然的浸润,刘伯承、叶剑英、陈毅等多位重要领导人都曾在这里住过。

但住得最久的,还得数曾任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将军了。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众将领中,许世友将军也足以称为是战功赫赫的了,他早在1927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黄麻起义,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的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师长、军长,参加了抗日战争中的多个重要战役,年近50岁时还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

担任南京军区司令员时,许世友曾被安排住过中山陵8号,这里的一物一景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后来因为工作调动,许世友回到北京,却时常感觉自己不适应北方的气候,1980年时,邓小平提出要废除干部的终身制,让年事已高的干部们退休养老。

大半辈子都奉献在战场上的许世友此时已经七十多岁,却有着满身的旧伤,于是,他主动打了退休报告,准备回去养老。

但是,许世友没有选择留在北京,也没有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河南,曾经工作过的广东也没有被纳入他的选择范围内,想起在南京时的日子,许世友选择了到南京去养老。

尽管家人朋友都在北京,许世友也没有放弃去南京的想法,他一到南京,就直接在中山陵8号隐居了起来,既不见客,也不工作。

3. 许世友的“大改造”

虽然许世友在工作上闲了下来,但是许世友的生活可一点都不闲。

刚刚住进中山陵8号时,许世友发现,这栋别墅虽然美观又秀丽,但里面的一些东西对于许世友来说并不实用。

一开始,院子里种了很多漂亮的花花草草,如果作观赏用,确实是颇具情调,但是对于出身贫苦农家的许世友来说,这些花草既不能吃,又用不上,光是摆在这个院子里,实在是有些浪费了。

于是,许世友开始大刀阔斧地改造这片地,将花园里的花草全部移走,转而种上了玉米、西红柿、辣椒等蔬果。

随后,许世友又把别墅里的一间专门的钢琴室给改成了杂物间,在后院搭起了棚圈,鸡鸭猪等牲畜俱有。

此外,孙科当初特意空出一块地造了一个池塘,许世友也把它改造成了鱼塘,不仅养了鱼,还种了菜。

另外,为了方便自己干农活用水,许世友还让人在附近挖了一口井,后来这口井还被称为“将军井”。

经过许世友这么一改造,原本的精致西式小院,摇身一变成了农家大院,许世友为其取名叫“稻香村”。

当初,许世友认为《红楼梦》是“吊膀子”的书,毛主席批评他说不对,让他至少读过五遍《红楼梦》才能评判,退休之后许世友有时间读书了,就真的读了五遍《红楼梦》,读到李纨住的院子叫“稻香村”,许世友就也叫自己的院子为“稻香村”了。

1985年,孙中山的孙女、孙科的女儿孙穗瑛回到大陆,准备前往中山陵8号参观,看看父亲的旧居。

负责此事的工作人员想起被许世友改造得“面目全非”的中山陵8号,害怕许世友与孙穗瑛会因此起争执,便想办法在孙穗瑛参观的当天将许世友给支走了。

然而,看到中山陵8号的现状,孙穗瑛却表示,她很喜欢这个全新的“稻香村”,改造之后,这里比从前更有生气,也更具备田园风光了。

从曾经的精致小院,到如今的“稻香村”,中山陵8号的确能够给人一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在之感。

#发优质内容享分成##万能生活指南#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7

标签:历史   南京   孙女   故居   农场   父亲   发现   孙中山   许世友   中山陵   蒋介石   南京军区   山陵   别墅   台湾   红楼梦   建筑风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