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9月24日,一则来自南美的贸易消息,让美国中西部的农场主们彻底坐不住了。
就在阿根廷宣布暂停大豆出口预扣税的两天里,中国买家一口气订走了130万吨大豆,20船满载豆子的货轮正陆续往中国赶。
这可不是一笔普通的采购,对特朗普来说,这更像是一记响亮的耳光:他这几年靠着加关税压中国、又想保住农民票仓的如意算盘,这下算是彻底打空了。
过去二十年里,中国几乎是美国豆农的“衣食父母”,从最初每年几十亿美元的生意,慢慢做到近130亿美元,成了美国大豆出口的“生命线”。
每年一到9月,美国新一季大豆刚上市,中国都会在两周内敲定首批订单,农民跟着就能拿到回款,卡车司机忙着把豆子从农场运到仓库,港口的起重机也没闲过,整条产业链都靠这波订单撑着。
可今年不一样了,自1999年以来头一遭,中国对美国秋季大豆的采购量成了“零”,眼下正是美国大豆的收获季,地里的豆子刚收上来,仓库就堆得像小山一样,却没人来买。
农民看着满场的豆子愁得睡不着——收回来卖不出去,春天买种子、夏天买化肥的钱还没回本,就连帮着运豆的卡车司机,最近也只能在家歇着,连油钱都赚不回来。
针对这一幕,美国媒体是这么说的,这不是没订单,而是一场席卷农村的经济危机。
中国放着美国的豆子不买,转头扎进阿根廷市场,可不是临时起意。
这边,阿根廷刚刚宣布暂停26%的大豆出口税,后脚中国买家就找上门了。
阿根廷总统米莱心里门儿清,谁给的才是真帮助,美国之前嘴上说要通过IMF给阿根廷300亿美元紧急贷款,可直到现在,连个具体数字、具体时间都没有,反而还藏着一堆政治条件。
就像今年4月,美国还暗中要求阿根廷中断和中国的货币互换协议,不然就威胁“以后别想在国际上借到钱”,这种“画饼+要挟”的套路,米莱早就不想接了。
而中国的订单不一样,130万吨能帮阿根廷清掉一大半库存,农民能拿到实实在在的收入,阿根廷还能用赚来的人民币换美元,补充外汇储备,稳住一直在贬值的比索。
一边是虚头巴脑的“援助”加政治绑架,一边是真金白银的订单加稳定经济,换谁都会选中国,哪来的什么“背刺美国”,不过是正常的生意选择,谁都想跟实在的伙伴合作。
实话说,美国农民如今的日子并不好过,不仅大豆的价格相较2022年跌了40%,玉米跌的更狠,然而他们需要购买的种子、化肥等农机成本却丝毫没降。
不少农场主明明收成不错,仓库里堆得满满当当,却只能看着豆子烂在那儿,连本都回不了。
美国农业部都忍不住警告,今年可能会出现创纪录的农场破产潮,美国大豆协会主席拉格兰急得在公开场合喊了好几次:“我们离了中国市场活不下去!”
可特朗普呢?他要么还在嘴硬说“关税是对付中国的好筹码”,要么就提那600亿美元的“未来援助”,可这些补贴都是远水救不了近火。
农民现在要的是马上能卖掉豆子,拿到钱周转,不是等以后的空头支票。特朗普总想两边讨好,一边要靠关税压中国,一边又要保农民的票仓,结果却是两边都没顾好,农民的怒气越来越大,曾经稳拿的票仓,现在也开始晃了。
其实中国敢这么干脆地“弃购”美国大豆,背后早有底气。
早在2018年美国挑起贸易战后,中国就开始把采购重点转向巴西,今年从巴西进口的大豆占比已经超过70%,而美国的份额呢?从七年前的三分之一,跌到现在只剩五分之一。
这次加购阿根廷大豆,不过是把“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思路走得更稳了,现在中国买大豆,既能找巴西,又能找阿根廷,供应链分散了,就算哪一个国家出点问题,也不会影响国内的供应。
这就意味着,美国想再靠大豆卡中国的脖子,根本不可能;而美国大豆想重新赢回中国市场,更是难上加难,毕竟中国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没有美国豆子,咱们照样能吃得安心、用得放心。
说穿了,这两天130万吨大豆的订单,不是中国临时的“突发奇想”,而是这些年供应链布局的必然结果,更是特朗普对华政策失败的明证。
他总想着用关税当武器,却忘了自己的农民要靠中国市场吃饭;总想着给别的国家开“带条件的空头支票”,却比不过中国实实在在的合作。
接下来,特朗普要面对的可不光是仓库里堆着的那些大豆,还有中西部农民越来越浓的不满,这些曾经坚定支持他的人,现在心里的天平已经开始晃了。想再把这局扳回来?恐怕没那么容易了。
参考资料:
更新时间:2025-09-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