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期待的公募基金改革方案终于来了!
昨日三部门开会,股民基民们最关注的当然是证监会,而酝酿了很久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也在5月7日下午挂网,而证监会领导也做了提前预告“吴清:业绩差的基金必须少收管理费!”也为公募行业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认真阅读《行动方案》,我们还是看到了在维护基民利益方面的明确性规定。
1、通过费率的改革,破除旱涝保收的商业模式,督促基金公司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接下来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小公司开始出清。
2、设定业绩比较基准,对三年以上产品业绩低于业绩比较基准超过10个百分点的基金经理,要求其绩效薪酬应当明显下降;对三年以上产品业绩显著超过业绩比较基准的基金经理,可以合理适度提高其绩效薪酬。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通过数据先来观察偏股混合基金与沪深300偏离度。
3、考核指标中,基金产品业绩指标权重不得低于80%,且三年以上中长期收益考核占比需超80%。这意味着“冠军基金”昙花一现的业绩不再构成薪酬保障,持续稳健的超额收益成为硬指标。
4、听到机构投资者直销服务平台,这个或会对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基金代销平台冲击较大。
5、大幅提高股票基金及其它有一定比例股票仓位基金的注册效率,原文即“对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和场外成熟宽基股票指数基金,原则上自受理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完成注册。对明确约定最低持股比例要求的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原则上自受理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完成注册。”我理解这是要加快审批固收+产品,尤其是一二级债基和偏债混合基金,是利于发行的时间窗口。
引用国泰海通证券对公募基金历史滚动3年的超额收益的统计结论,结果如下:
从所有公募基金的角度来看,历史上3年期间累计跑输业绩比较基准10%以上的比例较低。2017年至2025年4月底期间,所有公募基金3年累计跑输业绩比较基准10%以上的平均占比为15%左右。该比例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也会有所波动,在2024年底时(业绩考察期即2022年至2024年),该比例一度提升至34%,但在2020年、2021年等市场环境中,该比例不到4%。
2017年至2025年4月底期间,主动权益基金3年累计跑输业绩比较基准10%以上的平均占比为26%。而由于主动权益基金业绩的波动较高,因此其超额收益分布的波动也更大。在2020年、2021年等年份中,主动权益基金相比业绩比较基准,3年累计跑输10%以上的比例不到5%。但2024年底时,在A股市场在2022年至2024年期间持续下跌的背景下,主动权益基金3年累计跑输业绩比较基准10%以上的比例一度高达64%。
国泰海通证券认为,这一现象也反映了目前主动权益公募基金相对业绩比较基准的偏离相对较大,因此超额收益的波动较大。未来,随着《方案》的落地,主动权益基金的超额收益应将更为稳定。
另据新浪基金整理,近三年在管产品规模超百亿的权益类基金经理共有111位。其中,以沪深300为业绩比较基准,跑赢基准的有66位,其中超越幅度超10%的有38位;低于基准的基金经理有45位,而跑输幅度超过10%的达24位。
近三年跑赢基准超10%的百亿权益类基金经理
基金类型: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平衡混合型,最新规模>100亿元,
上述基金以沪深300为基准,数据来源WIND,截止5月8日
近三年跑输基准超10%的百亿权益类基金经理
基金类型: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平衡混合型最新规模大于100亿
上述基金以沪深300为基准,数据来源WIND,截止5月8日
翻阅了圈子当中意见领袖们的留言区,大家整体反馈还是正向的。
民工看市留言区:
E起来养基留言区:
金石杂谈留言区: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叨姐认为,这场始于费率调整、终于生态重构的改革,正在将公募基金推向“投资者利益优先”的新纪元。金融机构要摒弃规模思维,拥抱微利时代,践行金融普惠。还是那句话,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无疑是金融市场的一场及时雨,监管层正以坚定步伐为普惠金融铺设政策引导与支持的坦途。尤其是当三年业绩成为衡量基金经理的终极标尺,当每一分管理费都与投资回报紧密挂钩,中国资管行业或将真正步入“以持有人为中心”的3.0时代。
本文源自金融界
更新时间:2025-05-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