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继《雷峰塔计划》:高考不结束,小孩不回家,我熟童鞋又脑洞大开,在雷人计划后,又提出新的建议:希望国家能推出预制菜式养娃!
现在微信群里谈论的最频繁的话题之一可能就是:唉,现在年轻人都不生娃了
不愿意生孩子,大概就是工业社会的一个附属产物。
大家为什么不愿意生娃了呢?无非就是:没钱、太累
那以前的人为啥就愿意生孩子呢?
其实以前的人也没钱,也太累,但是,以前的人属于不得不生孩子

首先,人是一种生物,生物天生有繁衍延续种群的需求,因此人天然带有想要娃的生育基因
现代的人一样有这个生育基因,只是生育基因被没钱、太累的社会属性压制了
其次,在农业社会,成家生子、养儿防老属于生存的必然需求。
男人出去种地,女人在家织布做饭,本来就饥一顿饱一顿了,年轻人还需要分出自己一部分口粮去养活老人孩子,毕竟自己老了以后,也要孩子省出一部分口粮来养活自己。
所以即使养孩子闹心,养孩子累人,养孩子让自己贫穷,那也一定要生,不生娃,自己老了干不动活的时候喝西北风呀?

但是现代社会就不一样了,现在的我们,已经不需要考虑温饱问题了,年轻人饿了点外卖,冷了买棉袄,寂寞了玩手机,日子过得那叫一个快活
至于老了,不是有机器人可以伺候我么
从生存上来讲,养儿防老这种人类的社会基本需求,确实看起来没那么大必要了

不过由于生物基因趋使,很多现代人还是想要一个孩子的
但是最好是:我能每天享受到孩子给我带来的快乐
作为代价,我也可以付出一些精力去养育孩子
但别让我的生活质量因为孩子的到来而大幅降低,更别让我每天心力憔悴地去养育孩子
如果付出的不太多,又能享受天伦之乐的话,我还是愿意生几个孩子的
但要是生个孩子让我太累太穷,就让我丁克或者孤独终老吧

这时,如果你多想一下,就会发现,巧了,现代人生养孩子的需求怎么跟现代人吃饭的需求很相像呢
吃饭需求:人们想吃好的食物,吃点好的能让自己幸福
生娃需求:人们想要好的子女,子女亲情会让自己幸福
吃饭需求:一些人不擅长做饭,做的还贼难吃
生娃需求:一些人对教育养育束手无策,家里鸡飞狗跳
吃饭需求:自己做饭,买汰烧一顿操作猛如虎,累得一塌糊涂,就吃了几口
生娃需求:自己养娃,怀孕生产,喂养看病,教育旅游,最少累死累活十八年,好不容易上大学了,又该操心找工作、找对象、看孙子……这日子有完没完?
吃饭需求:很多人不爱做饭,只是过去不得不自己做
生娃需求:人们嫌养孩子累,只是一直不得不自己养娃
多么相像的两件事

但仔细想想:
我做饭的目的只是为了填饱肚子,让我吃点好的会更好
我生娃的目的是生物本能,让我感到亲情会更棒
所以,干嘛兜那么大圈子,让社会提供服务满足我的需求不就好了
于是,各种基础服务就出现了
吃饭需求:主食厨房烙炊饼,蒸馒头,做包子,擀面条,让你节省了大量基础工作
生娃需求:人类社会办学校,让孩子的基础教育在社会进行
吃饭需求:饭馆能满足家常菜之外的高端口味需求,就是得多花些钱
生娃需求:课外班能满足家长对基础教育之外拔高成绩的需求,也得多花些钱
以上基本类似

不过,这种大部分时间在自己家炒菜做饭,偶尔吃饭馆的生活,还是让人们感觉有些累
毕竟现代的人,可能会笨、可能会懒、也可能穷、同时还很馋
但即使这样,又笨又懒又穷又馋的人也希望能被社会友好对待
社会确实在努力的做这一点
现代社会与时俱进,发展出各种餐饮服务,去满足又笨又懒又穷又馋的人们的需求
没钱人出门可以苍蝇馆子吃碗面,有钱人出门也可以去豪华餐厅
想在家吃的话,你可以在家点外卖,你也可以买半成品预制菜回家炒炒,你还可以买全熟预制菜回家加热……
同时,对于挑剔的人
你可以自己下厨,还可以买有机食品自己做饭,还可以让买有机食品让厨子上门给你做……
主打的是高中低端各种解决方案都有,怎么选都可以

但是生娃养娃方面,社会却没有多少解决方案
如果我有一个娃,我得半夜起来给孩子冲奶粉换尿布
我可能需要大半夜带着孩子去看急诊
这些虽然辛苦,但毕竟学前的娃个个都是天使,娃奶香奶香的,你每天都能看到他的进步,娃听话且依附父母,所以纵然苦点累点,父母也认了,毕竟娃给你带来的情绪价值超高
这个阶段,对于父母来说:收获>付出
这种情况还是有不少父母能接受的
如果孩子能一直停留在学龄前,估计多数父母还是想要个孩子的

但是,但是孩子总是要上学的
上学的最大不幸就是出现分数和排名了,孩子也开始闹腾、作妖、逆反了
每天上班已经很烦了,回到家看到不咋样的分数,知道孩子凄惨的排名,听到孩子又跟哪个同学闹矛盾了,接到老师布置的各种任务,想到得赶紧花钱给娃报个学科课外班补补课,选个音体美课外班提高素养,还要找个钢琴陪练替换暴躁的自己……
转过头看见孩子九点了还没开始写作业,十点了还在墨迹,橡皮又被戳的千疮百孔,校服水杯今天又丢了一个,眼睛度数又涨了,牙套又该去调了……
急火攻心

顿时觉得这孩子不要也罢,孤独终老总归好过活不到老
所以对于不少家庭,在孩子上学后,父母会感到:付出>>收获
父母之所以还继续养着孩子,只是因为楼下垃圾桶没有专门扔孩子的那个分类而已

不过,话说回来,既然吃饭都有各种社会解决方案,为什么养娃就不能有呢
为什么就没有外卖式养娃?
为什么就没有预制菜式养娃?
学校或者社会的专门机构为什么就不能提供各种半成品或成品的预制式养娃套餐?
比如:
孩子病了,父母可以用手机下单让社会的专门机构的人带孩子去医院,甚至可以选择治好了再送回家
孩子上学后,父母可以选择下班后接孩子回家,或者仅周末接回家
如果父母都加班出差,学校或社会专门机构会提供看娃及住宿套餐
学校可以推出小包、中包、大包等各种学习教育套餐,学校可以负责带着娃学习、玩耍、活动,父母可以选择孩子不把学习带回家的套餐
让学校或社会专门机构去负责专业教养,让父母只享受亲情

吃饭方面,现在社会提供了各种选择,外卖、预制菜,挑剔的人坚决不会碰,但是又懒又笨又馋的人会去选择
教育方面,如果社会也提供了预制菜式养娃,挑剔的人依旧可以不碰,他们可以继续自己玩命鸡娃,但是社会上同样存在很多又懒、又笨、又想要娃、又教育不好孩子的人,还存在有一些忙于工作的人、一些没有老人帮助带孩子的人、一些不求孩子成绩优秀只求平安健康长大的人,他们会选择预制菜式养娃

社会如果想要生育率,仅发几千元,并不能构成多大诱惑,因为这点钱比起养大孩子时的累和费钱,真的属于沧海一粟、杯水车薪
我不缺这几千,还是让我玩着手机孤独终老好了

对于社会养娃,大家可能说:娃不自己养可能亲情不足
但如果我自己养孩子,当我看到他成绩时,亲情有时还能欠费
不要跟我说孩子长大以后会有亲情的照顾我,我现在就已经被他气得没有亲情了
社会希望我能一边养个娃,一边工作到老
我也想这么做,但养娃这么费劲,我已经怕我活不到到那么老了
即使我能活到老,就我娃这么懒,我估计只能去养老院了
养老院要花很多钱,但现在养孩子这么费钱,我恐怕要没钱去养老院了
太累了,太费钱了,我还是不生娃了吧

现代人更注重自我的生活和价值,当然也可以说是自私,但工业社会的人就会这样发展,这是人类整体的思想变化趋势
要想让现代人愿意生娃,社会首先要与时俱进调整自己,去帮现代人解决孩子的养育问题
可能有人会质疑:如果社会负责教养孩子,会导致父母与孩子见面少,破坏家庭关系
但想想以前,农业社会时,多数普通人家的孩子小时候是跟父母待在一起的,由父母传授各种知识技能,孩子从早到晚不离开父母。
而现代社会的孩子白天都会离开家,离开父母,去学校学习生活
这本来就是很大的社会改变
现代社会既然能成立负责专门教育孩子的学校,那么也应该可以成立负责专门养娃的养育机构
以后学校管教育,专门机构管生活,承包掉孩子的全部基本教育和养育任务
既然工业、农业都可以专业化发展,教育业也应该能朝着专业化发展

至于养娃专门机构的老师从哪里来?这个也好办
随着自动化和人工智能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发展成为黑灯工厂(不需要人的全自动企业),大量的人力资源必将从制造行业流出
这些人可以进入跟学校一样的教育服务行业,从事社会规范监管下的孩子专业养育工作
这样养孩子也将跟做饭一样,拥有极大丰富的社会选项,不论家庭贫富,不论父母是否善于教育,不论父母是否懒,不论父母是否挑剔,都能在社会上找到对应的可信任的孩子养育套餐
社会高速发展,吃饭做饭方面已经与时俱进,教育类服务业也应该跟随社会快速变化,更好的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
如果养育方面还继续停滞不前,只能让年轻人基因里生娃的自然需求越来越被养孩子的烦恼压制,导致大家都不生娃,生育率持续走低
人们越来越关注自我,已经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解除养育孩子的烦恼,已经是提高生育率的重大需求
预制菜式养娃,外卖类养娃,势在必行!!!
更新时间:2025-11-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