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盲目“贴秋膘”了!这3个误区,还有很多人不知道→

立秋已至,秋季养生有哪些误区?相较于春季,秋季过敏需要注意啥?往下看,解锁知识点↓↓

立秋时节讲究“四防”

防暑

立秋时节,暑热未退,白天炎热,外出作业、游玩、行走仍有可能导致中暑。因此,立秋后降温防暑、补充水分不可少,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同时要保证充足睡眠。

防泻

立秋刚至,夏天贪“凉”造成的脾胃虚弱尚未恢复,需注意健脾和胃,避免腹泻。

防燥

中医认为,燥为秋季主气,容易口干舌燥、鼻咽干痛、皮肤干燥瘙痒、大便干结、心烦气躁。因此,秋季防燥应该多喝汤水、多喝粥,多吃养阴润燥的食物。同时,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食物。

防蚊

有些人认为立秋后蚊子就会减少,其实不然。蚊子是一种变温动物,最喜欢25~30℃之间的温度。夏天温度很高时,蚊虫叮咬活动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入秋后适宜的温度会使蚊虫叮咬活动更加活跃。

还有一些蚊子要通过吸血储存能量过冬。因此,立秋后的蚊虫往往叮人更狠、吸血次数也更多。

防蚊措施

●户外活动穿浅色长袖衣裤,涂抹驱蚊剂。

●避免在黄昏、清晨等蚊虫出没高峰期进入草丛、湿地。

●室内要安装纱窗纱门,或使用蚊帐。

●定期清理家中的积水容器,蓄水池、水井等要加盖密封,以阻断蚊虫产卵滋生。

秋季养生误区

别再踩了

❌“贴秋膘”好过冬

现代人的饮食结构不同于古人,日常饮食已经可以保障我们摄入足够的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立秋后适当“贴秋膘”进补,可以提高人体的脏器功能,但要因人而异。对于老年人、儿童、胃火旺或肥胖者,以及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高蛋白、高脂肪的摄入一定要适量,否则容易“上火”或积食,造成消化不良。

❌秋季进补多多益善

适当进补有益健康,但不可滥补,忌以药代食。

秋季进补应以“清补”为原则,选择一些温和滋润的食材,如鱼肉、鸡蛋、山药、糯米、芝麻、莲子、核桃。此外,秋季正是大量果蔬成熟的季节,新型“贴秋膘”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杂粮谷类。

❌秋季脱发多,应减少洗头次数

秋季脱发一般属于正常生理现象,这和气候及身体代谢有关。有人害怕洗头增加脱发量,因而减少洗头的频率,其实是多虑了。相反,长期不洗头导致头皮油脂堆积、毛孔堵塞,可能会增加脱发风险。

如何确定合适的洗发频率?这要根据发质情况决定:

●出油多的人,可以1~2天洗一次;

●发质干枯的人,可以选择3~4天洗一次。

●要选择温和的洗护产品,水温不要超过38℃。

春秋过敏不同

诱因应对各有侧重

春秋两季都是过敏性疾病的高发期,但很多人不知道,这两个季节的过敏各有特点。

春季过敏的“主角”是花粉,尤其是树木花粉,如柏树、桦树、杨树、柳树等。此时气温回升,花草萌发,花粉随风飘散,易引发急性过敏反应,常表现为突发性打喷嚏、流清涕、眼睛发痒等症状,且多在白天户外活动后加重,随花期结束逐渐缓解。

秋季过敏则呈现花粉为主,真菌协同的特点:一方面,杂草花粉,如豚草、蒿草,进入高峰期;另一方面,夏秋交替雨水增多,空气湿度大,真菌孢子大量繁殖,成为重要过敏原。相较于春季,秋季过敏症状更易伴随干燥特征,如皮肤干燥瘙痒、干咳少痰等,持续时间也更长,部分因真菌滋生可能持续到深秋。

春秋过敏,应对方法需“因季调整”

春季过敏,重点防止花粉吸入:

●外出时戴口罩、眼镜,回家后及时清洗鼻腔和衣物;

●花粉浓度高的时段,比如上午10时至下午4时,减少户外活动。

秋季过敏,除了避开花草密集的区域,还要注意以下两点:

●加强室内除湿,定期清洁浴室、厨房等易滋生真菌的角落;

●注意润燥护肤,多喝水,使用保湿产品,缓解因干燥加重的过敏症状。

来源:央视一套微信公众号、《朝闻天下》、《晚间新闻》、《生活圈》

来源:大众卫生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2

标签:养生   误区   盲目   秋季   立秋   花粉   蚊虫   真菌   户外活动   春季   蚊子   春秋   温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