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1040阳光工程”暴雷后,又一金融公司收钱跑路了。
超200万人被割韭菜,背后操盘手竟然在短短两天卷走129亿!
尽管人人嘴里都在喊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的口号,但终究没能抵挡“钱能生钱”的诱惑。
就这样一步步掉进“传销”的骗局,最后落得血本无归的结果。
6月26日下午三点多,鑫慷嘉的投资群里突然炸开了锅。先是有人发现提现申请迟迟不到账,接着越来越多用户反映资金被冻结。
起初还有人自我安慰:"可能是系统升级吧,上次也维护了几个小时。"
但很快,更可怕的消息接踵而至——客服电话全部占线,区域经理集体失联。
直到这时,200多万投资者才如梦初醒:他们可能遭遇了中国互联网金融史上最恶劣的骗局之一。
说起来,这个鑫慷嘉当初的包装,简直能拿 “年度最佳忽悠奖”。
2022 年它刚冒出来时,打着 “迪拜黄金交易所中国分站” 的旗号,官网首页放着创始人跟几个穿白袍的外国人握手的照片,配文写着 “与迪拜皇室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更唬人的是,他们还宣称跟中石油有 “深度合作”,甚至放出了双方签约的照片。
照片里的人穿着中石油的工装,背景板上还印着 LOGO。这架势,让不少人觉得 “国企都合作了,肯定靠谱”。
为了让戏更真,他们还在市中心最繁华的写字楼租了整层办公室,大理石地面能照出人影,前台摆着鎏金摆件,墙上挂着 “战略合作伙伴” 的铜牌,乍一看比银行还气派。
可后来大家才知道,这些全是编的。所谓的 “中石油合作”,不过是公司成立初期,跟中国石油某省分公司做过一笔 20 万元的油品过滤设备生意,连个长期合同都没签。
至于 “迪拜皇室合作”,更是连边都不沾 —— 那几个穿白袍的 “外宾”,是从当地唐人街雇来的演员,一小时 80 美元,拍完照就走人。
靠着这些花里胡哨的包装,鑫慷嘉很快让老百姓放下了戒心,开始了下一步的计划。
鑫慷嘉的运作模式是典型的"庞氏骗局+传销"组合拳。
他们主推的 “泰达币理财” 项目,把区块链概念吹得神乎其神,一边喊着 “提现秒到账”,一边许诺 “收益高到离谱”。
宣传材料上用加粗字体写着,最低年化收益率 60%,是当时银行理财产品的20倍有余。
更疯狂的是那个 “皇室专享项目”,直接把年化收益标到 100%,旁边还印着串阿拉伯文,号称是 “迪拜王室认证” 的印章,看着特别唬人。
为了进一步打消投资者疑虑,平台还开发了一套"收益计算器",输入金额就能看到未来三年每天的收益明细。
这种精心设计的细节,让许多人彻底放下了戒备。
但真正让这个骗局疯狂蔓延的,是他们搞的 “人拉人” 奖励机制。
这个机制分为九个等级:普通会员发展一个下线能拿10%提成;拉到50人升级为银牌顾问,提成涨到15%。
最顶级的"钻石董事"需要发展1000个下线,不仅能拿25%的提成,还能分到整个团队收益的5%。
在这种刺激下,早期参与者疯狂拉人头,有人晒出月入50万的银行流水,有人在朋友圈炫耀靠提成全款买房。
这些"成功案例"不断刷屏,吸引更多人抱着"捞一笔就走"的心态加入。
他们还定期组织 “迪拜考察团”,交 5 万块就能去豪华酒店参加 “国际金融论坛”。其实就是找几个外籍演员假扮 “王室代表”,对着稿子念几句场面话。
可每次考察团回国,平台就会放出 “迪拜皇室注资” 的消息,紧接着推出一批 “限时高收益项目”,引得大家疯抢。
在这种连环攻势下,鑫慷嘉的会员数像坐了火箭。
上线第一个月才不到 1000 人,半年后就突破 10 万,暴雷前注册用户已经超 200 万。
最疯狂的时候,每天新增 2 万用户,单日资金流入最高达 8 亿元。
可骗局终究是骗局,当资金池的数字足够诱人时,操盘手们就开始盘算着跑路了。
当资金池达到顶峰时,幕后操盘手黄鑫等人迅速变更公司法人,并通过复杂的股权架构将控制权转移至开曼群岛的离岸公司。
与此同时,技术团队开始疯狂转移资金——先将资金兑换成比特币,再通过混币器Tornado Cash洗白,最后分散存入数十个海外账户。
整个过程仅用48小时,等监管部门察觉异常时,129亿元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讽刺的是,就在跑路前的最后时刻,这帮骗子还在疯狂收割最后一波"韭菜"。
平台突然推出"五周年庆典活动",宣称只要投资满50万就送"迪拜商务考察"。
暴雷前7天,他们又吸金8.4亿元,平均每天1.2亿元流入。
许多投资者被高额返利冲昏头脑,甚至借钱追加投资,却不知自己正在为骗子的跑路"添砖加瓦"。
当6月28日投资者们集体涌向鑫慷嘉总部时,等待他们的只有紧锁的玻璃门和空荡荡的办公室。
保洁阿姨说,前两天夜里来了十几辆货车,把办公室搬得连张纸片都没剩下。
而黄鑫等人早已利用事先准备好的塞浦路斯护照,分乘三架私人飞机离境。
看着维权群里那些绝望的留言,有人抵押了房子,有人掏空了积蓄,更有人因此家庭破裂。
一位60多岁的退休教师投进了毕生积蓄,现在连降压药都舍不得买;还有刚毕业的大学生,本想赚点钱结婚,现在未婚妻已经提出了分手。
虽然案发后国家迅速出手,抓获几名在国内的涉案人员并冻结了1.2亿元违法资金,但这些很可能只是替罪羊。
而那48小时内被转移至海外的129亿元巨款,追讨难度极大。
这起案件再次用血淋淋的教训警示我们:天上不会掉馅饼,但地上处处是陷阱。
投资者务必保持清醒,谨防高收益诱惑背后的金融骗局。
对此,你怎么看?
免责声明:该文章的内容和图片,均来源于机构官网、媒体网络和第三方平台等公开信息,如有侵权、信息有误或其他异议,请联系本人修改或删除
更新时间:2025-07-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