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温峥嵘?那我是谁?”

11月5日,在《许我耀眼》中饰演“于岚”的温峥嵘自爆遭AI盗播。
明明她在短视频平台就一个账号,可平台却同时出现了4个她在各行其事。
一个号在跟大家聊天,一个号在涂护肤品,甚至还有在直播吃东西的。

更让人意外的是,当温峥嵘本人疑惑满满地前去质问,转头就被拉黑了。
一句“我很难证明我是我”,足见她的无能为力。
而当央视揭开“温峥嵘骗局”真相时,不得不说,靳东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11月5日,在央视《法治在线》的专访镜头前,演员温峥嵘眉头紧锁,连说带比划,向记者大吐苦水。
她说从4月份到现在,她一直被AI盗播,明明她在平台上就只有一个账号,但同一时间能刷到了一堆“温峥嵘的直播间”。

她们说的话相似、动作也相似,一看就是AI合成的。
而且这些人的直播间无一例外都在直播带货,看一下评论区,还有不少粉丝都买了东西,还说“相信温峥嵘的推荐”。

温峥嵘看到这儿很生气,就跑去直播间的评论区质问:你是温峥嵘,那自己是谁?
结果对方嚣张的让她拿出证据来证明“自己是自己”,然后没一会儿温峥嵘就被迅速拉黑了,连反驳的机会都没有。

温峥嵘本人的直播既没有商品链接,也不让粉丝刷礼物。
开直播只是为了和粉丝聊聊拍戏时的趣闻,分享一下日常穿搭的心得而已。

温峥嵘说:“我想和观众真诚交流,不想用这种方式变现。”
但没想到她的实在,反倒让骗子借着AI技术钻了空子。
据业内人士估算,一个运营成熟的“假温峥嵘直播间”,凭借明星效应吸引巨额流量来带货,一个月就能赚几十万。

温峥嵘团队的工作人员在节目中透露,他们专门安排了两个人负责监测举报这些假冒账号,最多的时候一天能举报50多个,但效果微乎其微。
因为举报审核需要时间,等平台处理完,骗子早就换个账号重新开播了。

温峥嵘还启动了法律程序,委托律师收集证据。
但收集证据就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短时间内依旧解决不了盗脸现象。

直到央视把这场“温峥嵘骗局”摆到了台面上,网友们这才恍然大悟,评论区里满是后怕的声音。
“我说怎么看她说话怪怪的,眼神都不对”“我妈差点就买了那个保健品,说‘温峥嵘推荐的肯定靠谱’”。

其实在温峥嵘之前,不少明星都栽过AI盗脸的坑,演员靳东就曾深陷类似困境。
凭借《伪装者》《琅琊榜》等剧走红的靳东,是实打实的实力派。
他成熟靠谱的样子吸了一大波粉,其中不少是中老年阿姨,这也让骗子把主意打到了他身上。

2020年,一段“靳东向61岁阿姨表白”的视频在网上疯传,画面里的“靳东”一脸深情地说:“姐姐,我喜欢你可不是一天两天了”。
尽管那个时候的AI合成技术还不是太成熟,但依旧有不少中老年粉丝信以为真。

有位阿姨看了靳东的视频后信以为真,为了“追随靳东”,她不惜和相伴多年的老伴儿分居。
还偷偷把养老钱都砸进了“靳东推荐”的理财产品里,最后亏了20多万,闹到家庭破裂的地步。

这事儿在网络上发酵后,靳东团队立马发声明澄清,还着手起诉那些假冒的人。
今年3月5日,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靳东,在政协小组讨论时特意说起了这件事,说不想让喜爱他作品的人受到欺骗。
他的发声,让AI盗脸问题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事实上,被AI盗脸坑过的明星,远不止靳东和温峥嵘两位。
演员徐露的脸就被挪去做了虚假医疗广告,画面里的“她”声泪俱下地说,自己患胃病多年,最后靠一个偏方彻底治好了。

年轻演员赵露思也没能幸免,AI合成的她在美妆直播间大肆推销劣质化妆品。

秦岚的形象则贴在减肥产品上,还编了套“产后减肥大成功”的虚假经历。

更令人气愤的是,连全红婵、孙颖莎、王楚钦这些体育健儿也未能幸免。
有人用AI合成全红婵的视频,卖什么“婵家宝土鸡蛋”。

孙颖莎的头像被贴在运动装备上,可那些根本就是三无产品;王楚钦的AI分身甚至被用于赌球推广,严重抹黑了运动员形象。

11月6日,《法治在线》又专门针对温峥嵘的事儿做了深度剖析,明确指出这些假冒行为已构成肖像权侵权,涉嫌违法。
但现实里的麻烦在于,AI盗脸的侵权成本特别低,只需要几张高清照片,再花几十块钱在网上就能买到AI换脸工具,而且处罚力度也不大。
福州就判过一起类似的AI换脸侵权官司,网络博主小欣的脸被人用在AI换脸小程序里赚钱,结果最后侵权的公司就赔了6000块钱。

这点赔偿,跟那些假直播间随便就能赚的几十万比起来,连挠痒痒都算不上,根本吓不住骗子。
这让不少受害者都犯了难:告吧,吃力不讨好;不告吧,又咽不下这口气。

评论区里网友的质疑一针见血:“平时主播说格‘最’字都可能被限流下播,怎么好几个‘温峥嵘’同时直播带货,平台反倒看不见了?”
不管是平台的监管不够严格,还是针对普通人和明星有两套审核标准,都是平台的问题才让AI盗脸有了滋生的土壤。

面对舆论压力,11月6日抖音副总裁出来公开回应了。
他说他们特别重视这事儿,会联合相关部门搞专项整治。
截至目前,平台已经封了1.1万个冒牌达人的账号,下架了6700多件仿冒商品,总算有了点实在的进展。

技术本身并无善恶,关键在于使用者的初心。
要根治AI盗脸乱象,既需要完善法律法规,提高侵权成本,让骗子付出应有的代价。
也需要平台切实履行监管责任,建立更严格的AI内容审核机制,从源头遏制假冒行为。
更需要每个人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辨别AI合成内容。
参考消息:



更新时间:2025-11-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