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入伏羊肉出伏鸡”,入伏后的羊肉怎么吃?3种做法吃着太过瘾!

三伏天,我们的身体到底怕什么?

首先让我们搞清楚,三伏天,我们身体最容易出什么问题?

——当然是寒湿

听起来是不是很奇怪?大热天的,怎么会有寒湿呢?

其实,现代人的三伏天和古人完全不一样了。古人夏天最多就是摇摇扇子,而我们现在呢?空调开得像冰窖,冰镇饮料当水喝,冰西瓜、冰淇淋不离手。

《黄帝内经》说“阳盛于外,阴伏于内”,三伏天虽然外界阳气最盛,但我们体内的阳气其实是往外散发的,内在反而容易虚寒。再加上现代生活方式的“雪上加霜”,很多人到了三伏天,脾胃反而是寒湿困顿的状态。

羊肉:三伏天里的“温阳小火炉”

那么,有没有既能温阳祛寒,又不会过度燥热的食物呢?

当然有!羊肉就是最好的选择。

《本草纲目》记载:“补可去虚,人参、羊肉之属是也。人参补气,羊肉补形。”李时珍把羊肉的地位提得和人参一样高,说明羊肉的补益作用是被古代医家高度认可的。

首先,羊肉温补脾胃,最适合现代人

现代人脾胃普遍虚寒,经常胃胀、消化不良、大便不成形。羊肉性温味甘,入脾胃经,能够温中健脾,就像给脾胃点了一把小火,帮助恢复消化功能。

而且羊肉质地细腻比牛肉更容易消化,比猪肉脂肪含量更低,特别适合脾胃虚弱的人调理。

其次,羊肉补肾壮阳,提升体内阳气

三伏天正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很多人冬天怕冷、腰膝酸软、精神不振,其实都是肾阳不足的表现。

羊肉入肾经,有很好的补肾壮阳作用。趁着三伏天阳气最盛的时候进补羊肉,可以借助天时的力量,把体内沉寂的阳气给“点燃”起来,为秋冬储备能量

最后,羊肉祛寒湿,正对现代人的症候

三伏天湿气重,再加上空调冷饮的寒邪,很多人都是寒湿体质。羊肉温热的性质,正好能够散寒除湿,配合三伏天的阳气,通过微微出汗把体内的寒湿给“蒸”出来。

民间有句话叫“伏天一碗羊肉汤,不用神医开药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入伏羊肉怎么吃?三种做法最养生

不过要注意,虽然羊肉好,但三伏天吃羊肉还是有讲究的。想要既补身体又不上火,朋友们可以试试这几种做法:

清炖羊肉汤:最温和的补法

选用新鲜羊腿肉,冷水下锅焯去血沫,然后加入白萝卜、冬瓜等凉性蔬菜一起炖煮。白萝卜能够消食化痰,冬瓜可以清热利湿,正好中和羊肉的温热,让补而不燥

羊肉丝瓜汤:清补的绝配

丝瓜性凉,能够清热化痰,和羊肉搭配最是相得益彰。羊肉切丝,丝瓜切段,先炒羊肉丝至半熟,再加入丝瓜和适量清水煮汤,最后撒点胡椒粉。这样做出来的汤,既有羊肉的温补,又有丝瓜的清爽。

薄荷羊肉片:开胃又解腻

羊肉切薄片,用少许料酒和生抽腌制。热锅下油,爆炒羊肉片至变色,最后加入新鲜薄荷叶快速翻炒即可。薄荷的清香能够很好地平衡羊肉的膻味,还有疏散风热的作用,特别适合三伏天食用。

别担心,按照这样的搭配方法,既能享受羊肉的温补,又不用担心上火的问题。关键是要适量每次100-150克就够了,不要贪多。

哪些朋友要特别注意?

不过也要提醒大家,虽然羊肉好处多多,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在三伏天吃羊肉的:

体质偏热的朋友们要少吃,平时容易口干舌燥、大便干结、脾气急躁的人,羊肉要适可而止。

正在发烧感冒的朋友暂时别吃,等病好了再补不迟。

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的朋友们也要控制量,毕竟羊肉的脂肪含量还是有的。

记住:三伏天吃羊肉,不在于吃得多,而在于吃得巧。顺应天时,适量进补,配合得当,就能达到很好的养生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5

标签:美食   羊肉   俗语   过瘾   做法   伏天   阳气   脾胃   丝瓜   现代人   体内   人参   身体   作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