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世界纪录!河南商丘培育出全球最大钻石156克拉,压力给到美国

你敢信吗?平时被很多人嫌弃,觉得不如天然钻石珍贵的人造钻石,如今竟成了比稀土更致命的战略王牌。

河南改写全球纪录

2025年10月的河南投洽会上,河南商丘力量钻石培育的人造钻石原石一亮相,直接就打破了世界纪录。

甚至经国际宝石研究院鉴定,它还比2022年美国MeylorGlobal公司保持的150.42克拉纪录还要大上不少,达到了156.47克拉,纯度更是达到了99.99%!

别看这只是简单的数字超了一点,咱得知道,培育这么大的单晶钻石可是个精细活。

要想培育一个钻石,得在1300—1500摄氏度的高温、5—7GP的超高压环境里精准控制好几周,稍微控制不好温度压力,整个批次就全毁了,前功尽弃。​

更不要说,在这基础上,还要尽可能的培育出更大的钻石了。

而柘城基地年产1000万克拉,占全国六成以上,相当于每年能造出2000颗156克拉大钻石!

这人造钻石给市场带来的冲击,可谓是无与伦比的。

大家都知道,天然钻石这些年不就靠“稀有”俩字炒作溢价嘛,为此还有着“钻石恒永久,一颗永流传”造就的商业神话。

只是之前,人工钻石的大小和质量差点意思,再加上商家还在不断吹嘘天然钻石,这才对天然钻石的冲击还没有特别大。

如今河南这颗钻石一出来,大家突然反应过来:人造的不仅外观上跟天然的难分真假,净度还能达到VVS级别,价格却直接砍到了天然钻石的零头。

而且,156.47克拉的钻石,也已经足以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了——大拇指甲大的钻石也才10克拉。

结果现在印度天然钻石的出口均价还在751美元/克拉时,咱们国内的培育钻石早就让普通人能轻松消费得起了,河南干得太漂亮了!​

而且,这还不是最让人振奋的,钻石不是被叫做“工业牙齿”嘛。

力量钻石研发的金刚石散热片,热导率是铜的5倍、硅的10倍,厚度才0.1毫米,直接解决5G乃至各种AI芯片的“发烧”难题。

以前各种高端材料全得靠进口,人家说涨钱就涨钱,说断供就断供,现在咱们也能卡别人脖子了,估计连美国芯片厂都得酸溜溜地说:“这散热片,中国造得比我们快!”。​

可谁能想到,六十多年前咱们连人造钻石的门都摸不到呢?

六十年前的封锁

上世纪50年代,美苏等5国早早就搞出了人造钻石技术,其中美国的通用电气更是在1954年就用高温高压法造出了钻石。

他们把这东西当成宝贝疙瘩,算战略储备,工业钻石直接卡着制造业的脖子,技术封锁做得那叫一个密不透风。

咱们不但设备图纸看不着,关键参数也查不到,就连相关的学术论文都少得可怜,摆明了就是不想让别人学。​

更可怕的是,那会儿美国的优势可不是一星半点,他们不仅会用化学气相沉积法造高纯度钻石,还能高温高压法量产工业级产品,简直领先了一个时代。

不过,或许是觉得自己已经占据了先机,他们不但没用人造钻石造福社会,还联合戴比尔斯这样的巨头一起控制市场。

说白了,他们就是要搞“技术霸权”,又舍不得钻石在炒作下的高昂价格,只好赌其他国家技术层面上,超越不了他们。

对咱们封锁后,他们也是笃定中国搞不出来人造钻石,毕竟当时咱们连台像样的压机都没有。

但他们显然低估了中国人的韧劲,越是被卡脖子,越要闯出一条路来。​

当时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的王光祖团队,就硬是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站了出来。

条件艰苦,没有资料就自己一点点试,压机爆炸也当做是常有的事,哪怕团队里不少人耳膜都受了伤,也要这么磕磕绊绊的坚持下去。

终于,1963年终于磨出了中国第一颗人造金刚石。

随后,找到了正确方向的团队,在1965年又造出了关键设备六面顶压机。

而这台六面顶压机一造出来,战局直接就逆转了。它不光打破了国外对高压技术的垄断,更让中国人造钻石的产能开始一步步往上爬。

2019年《中国科学报》曾报道过,王光祖团队研发的纳米级钻石制备技术,让中国在该领域的产品纯度达到99.99%,远超国际平均水平。

也让中国有了自己的超硬材料产业基地,掌握了从最大到最小的全系列人造钻石技术。

现在90多岁的王光祖还说“对于我来说,金刚石不仅仅是一种材料,更是一种追求和梦想。”,这话听着真让人鼻子发酸,这才是真正的大国工匠啊!​

从跟跑到领跑

如今你都不敢信,现在就河南柘城一个县,就有223家超硬材料企业,金刚石微粉出口量占了全球的90%,培育钻石产量更是占了全国一半以上。

全球95%的人造金刚石都来自中国,这数字往这儿一摆,谁是领跑者一目了然。​

前不久还有个好消息,中国科学家攻克了毫米级陨石钻石技术,这种钻石比普通工业钻石硬度更高、耐热性更强,专门用于量子计算、太空探测等高端领域,这让美国更是急得团团转。

殊不知,更绝的是咱们的产业链优势。

河南力量钻石这家企业,不光能造大钻石,还攻克了芯片超精加工用的特种金刚石,拿了国家科技进步奖。

从最开始的原材料,到最后的终端产品,从珠宝首饰到半导体材料,咱们形成了一套别人根本抄不来的产业生态。

A股培育钻石板块半年涨了117%,资本这是用脚投票呢,足见市场有多看好。​

反观美国,2024年美国《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报道,美国一家科技公司靠着钻石冷却技术,拿到了美国政府1820万美元的补贴,想在芯片散热领域抢占先机。

可讽刺的是,这家公司用的钻石原料,还是得从中国进口,因为他们自己生产的钻石,要么纯度不够,要么成本太高,根本没法满足芯片生产的要求。

以前是咱们求着人家买技术,看人家脸色,现在倒好,美国企业得盯着咱们的产能过日子——这就是掌握核心技术的底气,硬气!​

钻石背后

2024年《华尔街日报》就报道过,美国英特尔、高通等芯片巨头,已经因为人造钻石原料短缺,暂停了部分7纳米以下高端芯片的生产线。

10月9日,商务部出手限制50微米以下人造钻石及相关材料出口的公告一出,相当于直接掐断了美国的芯片命脉。

你想啊,航空发动机叶片加工、芯片晶圆切割,哪一样离得开金刚石工具?现在中国掌握了定价权和标准制定权,美国高端制造业反而依赖我们的钻石,想破都难。​

风水轮流转这话真是没说错,现在轮到美国看咱脸色了。

回想60多年前,我们曾因为一颗小小的人造钻石,被西方国家封锁得举步维艰;如今,我们却能用同一颗钻石,卡住美国高端产业的脖子。

这证明美国迷信的“技术霸权”根本长不了。

他们早年为了省点短期成本,干脆放弃了中低端超硬材料的产能,结果现在高端技术没了产业根基,成了空中楼阁,只能反过来受制于咱们。

反观中国,从王光祖团队造第一台压机,到今天造出156克拉的大钻石,六十多年就盯着这一件事啃硬骨头,才守住了技术自主的底线。​

所以说,靠封锁垄断根本走不远,真正的大国底气,从来都不是靠别人赏的,是自己一针一线、一锤一凿造出来的。

信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8

标签:时尚   商丘   河南   美国   世界纪录   钻石   压力   中国   技术   芯片   金刚石   柘城   材料   散热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