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因为拒绝聘用海归导致名誉受损,不过对71岁的董明珠来说,她这大半辈子几乎都处在争议之中。就在6月30日,她再次因为在格力股东大会上的一句话冲上热搜,只不过这一次得到的不再是质疑和诋毁,而是逆袭实现了口碑暴涨。
能够短时间内扭转大众对自己的看法,董明珠这句话到底说了什么?含金量又有多高?
董明珠的炮口,似乎总能精准找到最能引爆舆论的靶心。前阵子那句“海归间谍论”,像一颗深水炸弹,瞬间炸开了锅。一时间,“身份歧视”的大帽子满天飞,连官媒和老胡都下场点名,要她给个说法。
这话说得确实不中听,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把几个败类等同于一个群体,搁谁心里都不舒服。可董明珠是谁?她字典里好像就没“道歉”这两个字。她不但没理会,反而让人想起她多年前就公开说过,格力一万六千人的研发团队,“零海归”。
这句话背后,是赤裸裸的挑衅,也是极致的自信。如果没有这种自信,她就无法让格力这艘大船始终在立于商海的鳌头。一个温柔掌门人,或许会带来一时的美誉,却无法拯救一个岌岌可危的商业这一点,她从加入格力就开始。
如果当初她的丈夫没有发生意外,她或许只需要做一个小职员,朝九晚五,用更多的时间回家相夫教子。可命运有时就是这么不公,作为单亲妈妈,她明白想要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家里必须要有一根顶梁柱。
所以,董明珠放弃了安逸,36岁独闯商海,从最普通的销售做起,硬是靠着一手坚持成功帮助格力实现业绩逆转。想必大家没少听说她当年用何种手段对付那些欠债不还的提货商,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她就明白人不狠站不稳。
或许一开始的时候,她只是想用自己的铁腕稳固自己的人设,但目的是让人敬畏,而不是让人惧怕,好在她成功了。所以后来和雷军打赌也好,和那个商业大佬发生口角也好,她的强势反而成了最特立独行的人设。
所以,你说她炮轰海归到底图什么?是真的瞧不上“洋文凭”,还是另有盘算?你得把她的“狂言”和她的“实干”放在一起看,才能咂摸出点味道。
她一边对外放炮,一边在内部埋头“炼钢”,格力这些年砸下血本,建了15个研究院、上千个实验室,每年光员工培训就花掉三千万。她甚至给员工盖了三千多套房,用真金白银告诉你:我的人,我来培养,我来留。
她要的不是那张漂亮的留学简历,而是能真正沉下来、耗得起、跟企业捆绑在一起的“自己人”。她用几百亿的年利润,堵住了那些质疑者的嘴:看,没有海归,格力照样是中国制造的脸面。
所以,那番“间谍论”与其说是歧视,不如说是她为自己选择的“内部造血”模式,竖起的一道最高、最扎人的围墙。这条路很窄,很偏执,也恰恰是她最深的护城河。
商场上的刀光剑影也就罢了,董明珠连个人生活,都成了一场躲不开的围观。她和前下属王自如的绯闻,被编排得有鼻子有眼,从“情侣表”到“恋爱脑”,脏水一盆盆地泼过来,恨不得把一个功成名就的女企业家,摁进油腻的桃色叙事里。
面对这种羞辱,她没躲没藏,直接一纸诉状,把造谣的自媒体告到公开道歉,这份刚烈,是她的本色,也是她最后的体面。可即便如此,那个以“毒舌”著称的金星,还是在社交媒体上发了一张意有所指的图,配着阴阳怪气的文字,继续在这盆浑水里搅和。
公众人物的私域,在流量时代早已荡然无存,董明珠就像一个穿着铠甲的战士,却被迫在聚光灯下光着身子打仗。她的强硬回击,既是自保,也让她的形象变得愈发割裂,有人骂她霸道,有人敬她真实。
但对她而言,外界如何评论,好也好,坏也罢,她就是她,最真实的她,不需要改变,做自己就最好。
你以为董明珠只会硬碰硬?那可就小看她了。还记得那个被她捧上天的“第二个董明珠”——孟羽童吗?从高调带在身边,到后来毫不留情地公开批评“只想当网红”,甚至直接开除,两人关系一度降到冰点。
所有人都以为,这出“师徒情深”的大戏,以最难堪的方式收了场。谁能想到,就在今年,两人竟又“冰释前嫌”,坐进了同一个直播间。当晚,直播间涌入近三百万人,带货五百万。
镜头前,董明珠一脸慈爱,说“羽童就像我的孩子”,该骂的时候骂,该爱的时候爱,直播最后,她还亲笔给孟羽童写下寄语。一场看似无法收场的决裂,被她轻巧地转化为一场自带KPI的年度大戏。
这背后,是她对人性、对流量、对商业逻辑的精准拿捏。她用行动证明,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扔出去的石头,只要用得好,也能变成垫脚石。
今年以来,关于董明珠“退休”的传闻就没断过,先是年初莫名其妙的“停职审查”谣言,被格力公关用最快的速度一掌拍死。接着,格力集团“换帅”的消息传来,又一次把董明珠推上风口浪尖,所有人都在猜,这次“铁娘子”是不是真要交棒了?
在6月30日的股东大会上,格力董事长换人,当被人半开玩笑地问起时,董明珠没有长篇大论,没有慷慨陈词,只是笑着说了一句:“以后我尽量少说话。”就这么一句轻描淡写的话,瞬间让舆论的风向转了一百八十度,此前所有的猜测和争议,都化作了对她“格局”和“智慧”的赞叹。
这话说得太妙了,“少说话”,不是“不说话”,更不是“不干了”,它既给了年轻人上位的空间和想象,又保留了自己作为定海神针的终极权威。她深知,一个帝国的缔造者,最好的谢幕方式,不是转身离去,而是悄然后退一步,把自己的身影,永远地留在这张牌桌上。
董明珠,从来不是一个可以被简单定义的人,她粗糙,又通透;她守旧,又敏锐。她身上的一切矛盾,恰恰是这个飞速旋转、新旧交替的时代,最真实的倒影,她不是一个答案,而是这个时代抛给所有人的,一个巨大问号,不是吗?
信息来源:
快科技2025-07-04《董明珠称绝不用海归 有间谍!格力高管回应:我们是拒标签》
潇湘晨报2025-07-01《董明珠股东会发声,称自己要“少说话”,格力年轻管理团队走向台前》
更新时间:2025-07-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