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她这情况查下来,真不是焦虑,是缺东西。”神经内科医生查看报告后直接作出判断。
多数人以为失眠是情绪问题,也有不少人下意识怪罪生活节奏。
但更底层的触发机制,其实和微量营养素水平有直接关系,只要缺乏某些关键营养物质,大脑的睡眠指令会变得零散紊乱,就算入睡也留不住深度睡眠。
很多人没意识到,反复做梦、夜醒多次、早醒难再睡,其实是神经传导系统在缺料状态下运行出来的产物。
它不是精神病,也不是单纯的焦虑或抑郁,更像是脑生化反应链出了空档,只要把断掉的部分补齐,睡眠节律就能自行稳住。不是靠镇静剂,而是靠原料补充。
最容易缺失、也最容易被忽视的四种物质,是维生素D、铁、镁和叶酸。
这几样在身体里分工各不相同,却在控制睡眠节律、稳定脑神经反应上形成联动,一旦有短板,夜晚就开始变得动荡。
维生素D早已不是“只管钙吸收”的角色,它对大脑松果体的节律激素合成有直接影响。
人进入夜晚后,松果体开始分泌褪黑素,这是启动入睡信号的关键物质,而褪黑素的原始合成路径依赖色氨酸,色氨酸代谢的第一步酶激活需要有足够的维生素D参与。
没这个开头,就算体内有色氨酸也难转成5-羟色胺和褪黑素,结果就是入睡困难、睡眠浅、多梦频繁。
很多人即便服用褪黑素片也无效,问题就在这条原材料的缺位,维生素D还影响丘脑对光暗的识别能力,白天摄入不足,晚上容易混乱生物钟。
内在节律被打乱,身体以为“还没该睡”,脑电波就迟迟不进入慢波状态。
维D还参与GABA受体调节,这是抑制神经过度兴奋的路径,缺它时大脑容易过度清醒,哪怕身体疲惫,脑子却一直“响”。
特别是长时间不晒太阳者,体内储备极低,而补充往往不及时,补上去后,有人三五天内就能感觉夜里做梦少了,醒后没那么疲惫。
铁元素的作用不仅在造血,铁是神经递质合成的辅因子,尤其影响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生成。
铁不足时,这两个递质水平就不稳定。多巴胺不足,导致清醒与睡眠切换不顺畅。
人会白天昏沉、夜晚清醒。去甲肾上腺素过低,会让夜间体温调节异常,出现忽冷忽热、出汗或心慌,进而影响整夜睡眠的完整性。
铁还影响脑部含氧量的利用,铁缺乏时,脑神经氧化反应受阻,容易形成兴奋性毒性,增加夜间觉醒频次。
失眠人群中不少其实是隐性缺铁,血红蛋白还在正常范围,但铁蛋白已经低到影响神经活性的程度。
补铁后不仅白天精力恢复,夜间脑部氧供也平稳,梦境减少、入睡速度加快是直接反馈。
更关键的是,铁还影响肠道对其他营养素的吸收,一旦缺铁,叶酸、锌、铜的吸收也会连带降低,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补了很多营养,却仍然睡不好。
镁被称为天然神经松弛剂是有依据的,它是GABA生成的必需离子。GABA是一种抑制性递质,能让神经元“安静”下来。
缺镁时,大脑里GABA水平降低,神经元放电变得频繁,人就更容易被轻微声音、光线刺激唤醒。
镁还会干预NMDA受体活动,这个受体和学习、记忆有关,但活跃过度就容易造成脑部过兴奋。
镁在这里是刹车机制,没它,夜间大脑始终处于兴奋状态,镁还控制肌肉松弛过程,很多人夜里频繁翻身、腿部抽动,其实是镁缺引起的肌肉放电紊乱。
补上去后,肢体动作减少,睡眠不被打断,整夜得以维持,常见问题是,很多人饮食里钙过高,镁被竞争性吸收排挤掉,导致比例失衡。
单纯补钙反而会加重神经兴奋,睡眠质量更差。补镁的时候,形式也重要,氧化镁吸收差,甘氨酸镁或柠檬酸镁更适合入脑,改善效果更快。
叶酸不是孕妇专属,它在成年人睡眠调节中也占重要位置,叶酸参与单碳代谢,是合成5-羟色胺(血清素)的基础物质。
这个物质是褪黑素前体,叶酸一缺,整个褪黑素合成路径就受阻,夜里没有稳定的褪黑素释放,脑电波就不进入深睡状态。
人表面上看着睡着了,实际脑部仍像白天一样活跃,梦境频繁、早醒、醒后困倦都是结果。
叶酸还参与DNA修复与神经元再生过程,夜间是修复高峰,缺叶酸的个体,神经修复进度慢,第二天脑疲劳延续,形成恶性循环。
它与B12协同,如果两者都缺,神经髓鞘合成受限,容易出现感知混乱,夜间莫名惊醒、焦虑发作更频繁。
补充叶酸时,也要注意剂量平衡,不是越多越好,过量会掩盖B12缺乏症状,反而埋下其他神经问题隐患。
长期素食或肠吸收功能差的人最容易叶酸不足,常规膳食无法满足需求时,补充是必选项。
很多人把失眠归为心理问题,是一种简化,神经传导本身就是靠这些元素维持的微妙平衡,只要一个环节缺乏,整个链条都会混乱。
睡眠障碍最本质的部分,是生化结构崩塌造成的信号紊乱,用药能压住表面,但不解决缺失的部分,症状很快就会回来。
更复杂的是,这些元素之间不是孤立补就行。它们在吸收、代谢、利用环节都有相互制约与协作。
比如铁影响叶酸吸收,镁影响维生素D活性状态,叶酸代谢又依赖维生素B6参与,这就是为什么简单“补一个”效果不佳,而全面调整饮食结构、按需补充的策略更有效。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身体“缺”什么会频繁失眠多梦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1]张家煦.社区后期高龄老人睡眠质量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4-04-30
更新时间:2025-07-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