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军割据图
听说比自己小7岁的幺爸(四川话,指父亲最小的弟弟),大学(保定军校)毕业后工作不理想。已经在部队担任师长的侄儿刘湘,一言不合出手相助。
当时,刘幺爸被组织分配到效益不好的刘存厚部,当个小参谋。刘湘轻轻出手,就把年轻的小幺爸刘文辉弄到陈洪范部。陈部长期驻扎乐山一带,稳定富庶,不至于拖欠军饷。陈师长还是个文化人。至今乐山的乌尤山上,还有一块陈洪范的诗碑,诗云:秦时凿壁唐时寺,待我寻秋绝顶行。江月不随流水去,天风吹下步虚声——写得真的很好。“步虚声”,指天上神仙凌空而行的步履声。
这就是陈师长这首诗的拓文
把刘幺爸交给这位有文化的军阀头子,不晓得后来刘湘后悔没有。
文化人陈洪范非常给刘湘面子。刘文辉在这里,不几年就从营长、团长,蹿升到旅长大位。刘湘见幺爸在陈诗人这里锻炼得差不多了,而自己也在四川蹬打出了一片天地,担任了川军总司令。业务做大了,就需要亲朋好友来帮衬一二。于是,刘湘把幺爸从陈洪范那里挖了出来,担任川军总司令直辖的第一混成旅旅长,驻扎宜宾。一年后,升为第九师师长。
这一年,刘幺爸才30岁。
从此,刘幺爸走上了快速车道——似乎,幺爸的仕途一直就没有慢过。1926年,刘文辉部扩展到相当于三、四个师的兵力。1926年底,蒋介石封了好几位四川军阀当军长,其中,刘文辉就荣升24军军长,而提携他的侄儿刘湘是21军军长。这下,两叔侄官位拉平了。
慢慢地,刘文辉不甘心长期给刘湘打下手,萌生了入主四川的野心。尤其是1925年底,刘文辉占领成都,次年,刘湘占领重庆。 1931年2月,国民政府任命在重庆的刘湘为四川善后督办,名义上统领全川军队,同时任命在成都的刘文辉担任四川省长,成为四川最高行政长官。这叔侄俩,同时站在了四川巅峰之上。
这下,两叔侄各据一方,互挖墙角。成渝对峙愈发严重。
一山不容二虎,一川不容二刘。又一场成渝大战,即将开始。
刘文辉
▐ 刘文辉站错了队
找个政治靠山,是川军军阀们的必修课。
当年老川军中,熊克武背后是广东国民党人,刘存厚、刘湘等人,则背靠北洋军阀。北洋军阀过气后,刘湘较早就倒向了蒋介石。据刘湘的智囊范崇实(后任重庆、成都警察局长、四川丝业公司总经理等)回忆,1927年春夏之交,蒋介石曾委托他代运一部短波无线电去重庆。据说当时国内只有三部短波无线电,一部在南京蒋的总司令部,一部在上海白崇禧的司令部,另一部就交给了刘湘。可见蒋对刘湘的重视程度。
这部无线电,连同发电机,足足四大箱。由日本人的军舰“比良”号运到重庆。
范崇实回忆,为了支持刘湘去德国购买武器,老蒋还给他发了10万大洋的补助。在蒋的支持下,刘湘多次在德国购买了大量武器弹药。
1931年2月,刘湘担任四川善后督办。4月,国府拨付包括500万发子弹在内的大批枪械补充刘湘;6月,刘湘任国民政府委员;7月任命刘湘为长江上游“剿匪”总指挥。
既然刘湘已经和老蒋成了兄弟伙,刘幺爸就不好意思再去老蒋这里排队了。他跑到了老蒋的对头那边去了。
1930年,汪精卫联合阎锡山、冯玉祥等人,发动了中原大战,和老蒋大打出手。是年3月14日,阎、冯等部将领通电逼蒋下野,次日推举阎锡山为“中华民国”陆海空军总司令,冯玉祥、李宗仁为副总司令,4月1日,三人宣布就职。5月,大战正式爆发。
这期间,刘文辉投向了阎冯一边,其部被编为讨蒋联军第六方面军。
自以为得计的刘幺爸,于1930年9月6日,联合田颂尧、邓锡侯两位,发出促蒋下野的鱼电。电文里面,称老蒋“争权专揽,贿赂公行”,要求蒋“克日下野,息事宁人”,汪精卫当天回电,称“闻诸兄决心一致出师讨蒋……此举有百是无一非,有百利无一害”,并勾引刘文辉:现在呀,长江中下游一带,“驻军尽撤”,你们“出师东下”,相当于移防,根本没有压力,对你们来说,也是一个大大的发展机会哦。
哪晓得,此电刚发四天,9月10日,张学良决定拥护南京中央,出兵讨伐阎锡山、冯玉祥。9月18日(这个也是九一八,次年就是真的九一八了)张学良通电各方,派东北军入关,从背后狠狠敲了阎锡山等人一 闷棒。9月28日,后来的抗日英雄吉鸿昌等人反戈投蒋,反蒋联军全线崩溃。10月5日,汪、阎、冯等人致电张学良,表示愿意停战,15日,阎、冯宣布下野。
刘幺爸也被张学良这一棒敲懵了——明明都要打赢了,怎么一下就输了呢。
看着幺爸的这一脚踩虚了,估计刘湘肚皮都笑痛了。
这也是后来刘湘放开胆子痛殴刘幺爸的原因之一吧——我有后台,你没有后台,还得罪了当时最大的后台。
此时不打,更待何时?
刘湘
▐ 战前态势和挖墙脚的幺爸
战前,刘湘的实力不如幺爸刘文辉。
其时,刘湘任四川善后督办兼21军军长。辖区为现大重庆范围内,除城口、巫溪、潼南、江津、永川、荣昌等地外的其余区县,以及四川的大竹、邻水两地。不算其在湖北恩施等辖区,共有27县。
刘湘旗下有六个师,另有川东边防一、二、三路的杂牌部队,共约10万人。刘湘部队最大的特点,是在川内唯一拥有海空军。海军、空军的双料司令蒋逵,是我广益中学的校友,留英留美学生,能飞战斗机、能当海军舰长,是个牛人。他升官发财后,在南山置业,买了一座山,位置在黄山旁边,当地人称为蒋山(南山上的汪山、黄山、蒋山,都是以拥有者的姓为其山名)。
刘文辉地盘就大多了,拥有几乎全部川西、川南和川北的南充、遂宁一带,共有81个县市。旗下有相当于两个军的部队:主力部队24军有三个师、川康边防军也有两个师,此外还有三个独立旅、三个川康边防一、二、三路等杂牌部队。他的部队约有12万人。
二刘之下,当时被称为“刘刘田邓”四川四强中的田颂尧和邓锡侯,各有一、二十个县的地盘、四五万人的部队,属于二流军阀。至于其余的杨森、刘存厚、李家钰(1944年在抗日前线死战不退、英勇阵 亡。是抗战时期继张自忠后第二个阵亡的集团军司令)、罗泽洲等人,多集中在川北、川东北一带,基本上属于塞冷捶、跑龙套、打酱油的角色。
这个时候,刘文辉一个人的地盘,比其它所有人的地盘,加起来还要多。
这个时候,刘文辉聪明的话,就应该夹起尾巴、韬光养晦,大搞统一战线。拉一部分打一部分,才有王者之风。
所以,我很佩服刘文辉,把这一堆人都得罪了个遍。
1929年“下川东之战”,为了让幺爸帮忙助拳,刘湘付出了内江、资中等川中地盘。仗打完了,刘文辉又趁机多吃多占,占领了江津,让刘湘大不高兴。这还不算,幺爸居然挖起了侄儿的墙角,给刘湘第四师师长范绍增范哈儿30万大洋(一说40万、一说20万)、给旅长蓝文彬10万大洋,试图收买二位。
范哈儿聪明透顶,拿到钱,转身就把刘文辉卖了,去刘湘哪里坦白交代。刘湘也大气,说,这钱就不用上交了,你拿去玩吧。据说,豪华的上清寺范庄,就是用这笔钱修的。事后,范哈儿继续当他的师长。在接下来的大战中,范师长一点没有拿钱办事的觉悟,揍起刘文辉来,毫不留情。蓝文彬则以为刘湘不晓得,收钱后稳起不开腔。刘湘一怒之下,以贩运吗啡、吞没军饷名义,把蓝文彬抓了起来,还特意给刘文辉发了个电报通告此事——这位倒霉的蓝文彬,他的公馆就在现在的网红景点山城巷上,名叫“厚庐”。
当时,刘文辉、邓锡侯和田颂尧三部都在成都有驻军。三人同属川军保定系(晚清、北洋时期陆军小学、陆军中学和保定军校的所有毕业生,都算保定系),算是一头的。
这三位如果当真团结起来,一致对外,估计刘湘就跪了。
但是,刘文辉实在不会为人处世,飞舞锄头,拼命挖自己人的墙角——这种不分敌我,见墙角就挖的行为,暴露了刘幺爸的格局。他先从田颂尧那里,挖走四川兵工厂一旅人,又挖走田部手下一支杂牌“滥部队”。在邓锡侯那里,直接就挖了两个旅过来。邓多次找到刘幺爸,劝他目光放长远,不要以为自己地盘大,有钱就膨胀,有些墙角还是不挖为好。
挖了刘湘、邓锡侯和田颂尧这三位大佬,远在川北的李家钰、罗泽洲几位小一号的军阀,也深受刘文辉锄头之害。李、罗二人被挖冒火了,狠狠和刘文辉打了一仗。后来在邓锡侯调停下,虽然停战,但是这叶子却是结下了(结叶子,四川话“结仇”)。
这一波墙角挖过去,全川大小军阀几乎都被他挖过。曾在李家钰手下担任第一混成旅副旅长的曹善群回忆,1934年,刘文辉已经被赶到西康去了,曹因故要从成都去西康,在成都遇到李家钰。李对他说:“你回西康见着刘文辉,只带我一句话:‘挖墙角的人被墙打死’”——可见李家钰对刘幺爸的怨气之深。
刘文辉后来回忆,自己那时是“少年得志,不可一世”(见刘文辉“走到人民阵营的历史道路”一文)。
在二刘大战前,刘文辉挥舞他的锄头,成功地把全川大小军阀都逼到了刘湘这一边。
这态势,和1925年占领成都的杨森发起“统一之战”前惊人的相似。那时也是成渝对峙、也是占领成都的杨森膨胀得不像样、也是刘湘整合全川军阀一致对杨。
这回,轮到刘幺爸了。
川军老照片
▐ 川军的派系和二刘之争
在1932年,成渝之间的二刘大战即将爆发之际,四川军阀存在三个主要派系。
刘幺爸属于保定系。刘湘属于速成系。而川北的李家钰、罗泽洲属于军官系。
保定系,一看就知道,是保定军校这一帮人。保定军校,1912年创办,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正规的陆军军校。
清末,为了培养军事人才,清廷创办了一个军事教育体系:每个省一所陆军小学,全国四所陆军中学(分别在直隶清河、西安、武昌和南京)、一所陆军大学。直到清亡,陆军大学都没有办起来,这些陆军中学的毕业生们,只能考保定军校——也相当于于陆军大学了。
四川的陆军小学、陆军中学毕业生以及保定军校毕业生,基本上都算是一派人。这一派人实力强大。刘文辉、邓锡侯、田颂尧都是这一派的头头,邓、田二人是四川陆军小学第一期(1909年,宣统元年)毕业生,后就读南京陆军中学。刘文辉是学弟,毕业于第三期。
同为一系之友,邓锡侯还曾经想支持刘文辉,扶他担任四川保定派的老大,前提是你不要挖兄弟们的墙角。谁料,刘文辉爱挖墙角胜过爱当一派之头,小锄头舞个不停。保定系内部,也就分裂成刘文辉和邓、田两个小派系。
刘文辉手下的几位师长,几乎都是保定系。特别介绍一位张清平同学。张清平,字志和,从四川陆军小学、西安陆军中学到保定军校,一路读上去,属于根正苗红的保定系。此次大战,担任刘文辉24军第一师师长。1929年,刘文辉赶走驻扎江津的赖心辉后,张志和就率兵来到江津。
张志和的另外一个身份,是四川地下党省委军委委员。他是四川地下党在川军内混得最好的。1927年入党,1930年被开除——因为他反对当时瞿秋白等人要求马上起义的激进政策。事实证明他是对的,川军内好几次起义,都很快被镇压,无一成功案例。倒是偏远山区是农民,很成功了几次。
张师长厉害的地方在于,他这个党员,几乎在自己的部队里面半公开发展组织,并且对四川地下党支持非常大,包括送钱送抢掩护暴露的党员等等,而且很多叛徒都知道他是地下党员——但是,这一点也不影响他在川军的官运。
在江津时,他还是副师长兼旅长,很快提升为师长。1949年后,任全国政协委员,1975年车祸去世。
速成系,类似于四川陆军速成学堂的同学会。这个学堂的开办初衷,是为了给清末四川的新军,培训下级军官,所以,这个学堂的毕业生,大多直接分到四川新军33混成协(相当于旅)当小排长或者其它见习官。少数几人在1928年,考起了国民政府的陆军大学(这个大学前身是黄埔军校,和保定军校没有一毛钱关系)。
陆军速成学堂1908年在成都开办,一共办了两期,于1910年结束。共200多毕业生。刘湘、杨森、鲜英、王缵绪、潘文华、唐式增等人,都是这个学堂的同学。民国时期重庆的前三位市长潘文华、张必果和李宏锟,也都是这个学堂的毕业生,同为刘湘心腹。
四川陆军速成学堂的大佬级人物,前期有刘湘、杨森两人,后期杨森失败后,刘湘成了唯一的老大。刘湘去世后,潘文华接任衣钵。
至于军官系,严格地说,是一个比保定系、速成系,辈分低一辈,影响力也小很多的派系。门派老大是抗日烈士李家钰(时任四川边防军总司令,在军阀圈的外号“李矮子”)。罗泽洲一度和李家钰不相上下,但是,此战后不久,即被刘湘解职。抗战时一度复出,担任李家钰的副手,1941年因走私鸦片,又被解职。1950年自杀。
军官系,不是说这票人都是军官,而是指,他们都是四川陆军军官学堂的毕业生。这个学堂,成立于1912年,开办者是当时的四川都督尹昌衡。共开办三期,1915年结束。抗日英雄李家钰、王铭章,还有外号“罗烟灰”的罗泽洲,就是这个学堂的同学。
据说罗泽洲是混进去的。罗本名罗鼎臣,也是以这个名字报考的军官学堂。学校放榜这天,他在现场听结果。上面有人念名字,念到就入学,没有念到的就解散回家。罗鼎臣没有考起,罗泽洲却考起了,但是,招生老师连续念了几次“罗泽洲”,都没有人答应,在一边的罗鼎臣灵机一动,大声回答“到”!——就这样顶着“罗泽洲”的名字进了学校。
在二刘之战中,重庆的刘湘速成系,联合川北的李家钰军官系,再联合保定系的邓、田二巨头,联手对付孤家寡人刘文辉。
这一战,还没有开始,刘文辉就已经失败了。
李家钰雕像
▐ 两个阶段和两个插曲
1931年7月,刘文辉亲赴重庆,试图和刘湘达成和解。刘幺爸在重庆呆了三个月,无功而返。他收买范绍增和蓝文彬,就发生在这个时候。
这时,在刘湘内部,也有如王陵基、钟体乾(刘湘的参谋长)等人,认为应当二刘合作。如果合作能成,二刘相加,则手握全川三分之二的实力,立马可以号令全川了。
钟参谋长甚至规划好了未来的战略:邓锡侯、田颂尧等人向陕甘发展、刘文辉向滇黔发展、刘湘向两湖发展。但是,刘湘对他这个幺爸已经完全失去信心了,拒绝了这几位的好意,坚持向幺爸开战。
为此,钟参谋长甚至因刘湘不听自己的意见而一怒辞职。战后,刘湘对刘文辉手下的师长冷熏南说:“幺爸这个人,腰杆不能硬,硬了就要搞事。”
史称“二刘之战”的最后一次成渝大战,于1932年8月,由罗泽洲部在南充李渡打响了第一枪。
奇怪的是,这个时候(1932年9月),刘文辉却掉头和田颂尧打了一场“成都巷战”。双方在成都激战一个月,最后,田颂尧在邓锡侯的掩护下,撤出成都。这是此次大战的第一个插曲。
1932年10月12日,除刘文辉部外,包括邓、田部在内的其余七部川军“二层将领”(即师旅长一级)94人,联名通电讨伐刘文辉。13日,刘文辉也发布通电,称“近日道路传闻,渝军将向成都攻击,并已分途并进,而主其事者,吾侄也,被攻者则为刘文辉……”。大战正式开始。
此战第一个阶段,有两个大战役。一是刘湘进攻泸州之战,二是荣县老君台之战。
泸州之战,刘湘集中他的海陆空三军猛攻泸州。江面上是刘湘的小炮艇炮击,天上有刘湘的空军扔小炸弹……这阵仗,川军这帮土鳖哪里见过。
驻泸州的是杨尚周旅和田冠五旅,眼看就抵挡不住了。这两个旅下面各有一个团长,派人到刘湘这边打商量:我们愿意投降。不过有条件,我们分别把自己的旅长打死,然后你把我们升旅长,至于师长,你派曾经驻守过泸州的陈兰亭来当。
刘湘一听,直接就拒绝了:“我们都是带兵的,如果团长打死旅长,便升旅长,将来如何示众?且我们并非滇黔军,此例如何能开?”泸州一战,一直打到11月下旬,刘文辉两个旅一被缴械、一投降。
泸州被克,渝军一路西进,攻占荣县,向乐山攻击前进。在荣县到乐山路上的老君台,双方硬碰了一仗——这是此次大战中,唯一一场硬仗。
双方集中两三万大军,刘湘的潘文华部和刘文辉的冷熏南部,围绕老君台一带死战数日,死伤枕藉。此时,刘文辉的夏首勋一部,绕道攻击刘湘大军侧背,一度攻占了荣县县城。
刘湘忙给邓锡侯、田颂尧发去急电,称“湘智力俱竭”,你们还不来增援,我就要完蛋了,我一完了,大家只好同归于尽。邓田接电,果然派兵四师一旅,分三路从背后进攻刘文辉部。此时,恰逢刘文辉的一个陈鸣谦旅临阵倒戈,投向刘湘。局势急转,刘文辉忙令前线总指挥冷熏南向刘湘求和。
双方约定,维持现有战线不变。刘文辉继续留守成都,但不得向邓、田报复。战争第一阶段,告一段落。
值得一提的是,谈判期间,刘湘曾派鲜英私下约谈冷熏南,表示愿意让冷接刘文辉继任24军军长,下辖三个师,而刘文辉则率三个师去西康。冷熏南答复:我和老刘是同乡同学,情同手足,怎能落井下石。就算解甲归田当老百姓,我也绝对不干此不仁不义之事。
战争的第二阶段,从次年(1933年)4月开始。
我发现,经过先前一场大战,刘文辉还是不长记性。战前,他又开始搞事了——准备密捕邓锡侯。邓锡侯从内线得知此事,以外出打猎为名,从北门跑出成都。刘文辉派兵追击,双方在毗河对峙。
毗河,在现在的成都新都区内。是岷江的一条支流。这条支流在郫县分为府河和毗河。毗河经青白江区,在金堂县注入沱江。毗河很小,平时可以徒涉。邓锡侯跑到毗河,把上游的都江堰开闸放水,抬高水位。刘文辉多次派兵强渡,激战两天两夜,双方伤亡数千人。
吊诡的是,积极参与攻击邓锡侯的,没有一支部队的首长是保定系成员。刘文辉手下的众多保定系将领,大多表示不愿意攻击老同学。
5月26日,邓锡侯、杨森、李家钰、罗泽洲等川军将领,和刘湘的军师、刘神仙刘从云在资阳开会,一致表态,支持刘湘统一全川、全军接受刘湘指挥,希望刘湘马上增援邓锡侯。会后,刘从云当即拿出10万元支票给邓锡侯。
刘文辉终于聪明了一次。听说了资阳会议精神后,果断认怂。6月17、25日,他两次给刘湘去电,表态拥护刘湘统一四川,称“(我)决于最短期内助公统治全川”,如果你非要打我这个小幺爸,,我也只好“退避三舍、间道来渝,听候处理”——这个态度相当好。
大庭广众之下,刘幺爸直接跪了。
刘湘也狠心,就当没有看见。他决心已下,这回必须彻底解决幺爸的问题。6月26日,刘湘联合刘存厚、杨森、田颂尧、李家钰、罗泽洲发出通电:武力制止刘文辉和邓锡侯之间的战争。
这时,刘文辉内部也出了问题,刘文辉手下的保定系将领,联合田颂尧手下的保定同学,私下开了个团结胜利的同学会。会议决定,同学不能打同学。会议还指出,如果刘文辉执迷不悟,24军的保定同学就脱离刘文辉,拥护夏首勋当军长。至于刘文辉刘幺爸,带你的杂牌部队去西康吧。
7月2日,刘湘正式进攻刘幺爸。
7月3日,冷熏南代表刘文辉致电刘湘,我们打不赢你,我们准备跑路了。马上撤出成都,拥护你统一川政。
这期间刘文辉的所有电报,刘湘就当没有收到,一律不予回电。
7月7日,国府发表刘湘为四川“剿匪”总司令,节制所有四川军队,围剿川北红军。
7月8日,刘文辉撤离成都。退守岷江。
7月22日,国府致电刘文辉,要他派兵三个师给刘湘“剿匪”,其余部队可以带往西康。
刘湘则表示:只允许刘幺爸带两个师去西康。刘幺爸表示:不能接受。
8月,刘文辉驻守岷江战线的守军,开始出现投降。岷江防线随即全线崩溃。
刘部师长陈光藻、旅长石肇武在邛崃被俘。石旅长据说是袍哥出身,驻守成都的时候,对部下十分放纵,在成都干了太多坏事,作恶多端,民愤极大。刘湘顺应成都市民要求,命令把这家伙就地正法,并将其首级运回成都,在少城公园示众三天。
很快,刘湘的部队占领雅安。但是,8月25日,刘湘又命令所有部队撤出雅安,退回雅河北岸,不再前进。刘文辉随即返回雅安。事后,刘湘说,我并没有想把幺爸往死里揍,揍趴下就行了,毕竟还是一家人。
9月12日,刘湘发出通电,表示四川的事情已经解决了。刘幺爸从此常驻雅安,“努力川康国防”。
此战终于结束。刘湘也从此登上四川王的宝座。
这也是成渝之间的最后一战。从此,成渝这两座城市,再也没有兵戈相向,而是用口水战代替了真枪实弹。
二刘之战,双方集中十多万兵力,伤亡上万人。破坏之大,让人痛心疾首。
这一战的另外一个影响是,川北红军借二刘大战,神速扩张。1932年12月,二刘大战刚刚开打,红四方面军就从陕南进入川北,很快占领通南巴三县。
在二刘大战的第一阶段结束后,1933年2月,国府任命田颂尧任“川陕边区剿匪督办”,田颂尧部进攻川北红军。很快,红军撤离通南巴,退回陕南山区。
5月,二刘大战再次开打。田颂尧从前线撤军,红军大举反攻,不但重新占领通南巴,还占领川北大片土地。据徐向前回忆,1933年底,他们在川北就扩军到6万,第二年高峰时,川北红军有8——10万人,几乎相当于战前刘湘的兵力——要知道,红四方面军刚刚进入川北时,不到3000人。
从此,四川内战结束。川军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剿匪”作战。
川军出征作战
更新时间:2025-10-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