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消费市场持续演变的浪潮中,快消品终端连锁品牌的规模化扩张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零售格局。当“万店”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成为多个本土品牌的现实成就时,我们不得不承认,快消终端连锁行业已正式迈入规模化新纪元。
近年来,以蜜雪冰城、锅圈食汇、绝味鸭脖、瑞幸咖啡以及鸣鸣很忙等为代表本土连锁企业以惊人的成长轨迹突破“万店”门槛,成为驱动消费下沉、推动供应链升级和重构消费者生活方式的重要力量。它们不仅改写了整个连锁商业的历史,更揭示了中国消费市场深层次的变革逻辑。
横跨茶饮、火锅食材、卤味、咖啡与休闲零食等不同细分赛道的它们,虽说业态各异、定位不同,但却在成长路径上展现出高度一致的战略逻辑:以极强的系统化运营能力为基础,依托精准的市场洞察、高效的供应链体系和灵活的组织机制,在短短数年间完成了从区域性试点到全国乃至全球布局的跃迁。

“破万”之路
解析五大破局者的成长轨迹与战略内核
在我国广袤的城乡土地上,每一个能够突破万家门店的品牌,都走过了一条独特且清晰的道路。它们或许起点不同、赛道各异,但无一例外地抓住了时代赋予的关键机遇,并以极具韧性的执行力将其转化为可持续的增长动能。
蜜雪冰城的成长,是一部关于“极致性价比”的现代商业教科书。当赛道内其它品牌都在中高端价格带互卷时,蜜雪冰城将主力产品价格集中在2元至8元之间,这一看似“反常态”的策略却恰恰契合了广大三四线城市及县域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在消费升级的同时,也存在一个庞大的“理性消费群体”,他们追求品质稳定、口味可靠但不愿为品牌溢价买单。
蜜雪冰城敏锐捕捉到这一空白市场,将茶饮这一原本属于城市中产消费范畴的商品,转化为大众可触达、日常可负担的基础性消费品。截至2025年6月30日,蜜雪冰城全球门店数增至53014家,较去年同期新增了9796家,门店网络已覆盖中国及12个海外国家,成为全球第五大连锁快餐店。

(图源:微博@蜜雪冰城)
在众多突破万店规模的快消终端连锁品牌中,锅圈食汇以其独特的“社区火锅+预制食材”模式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家庭餐桌消费升级背景下最具代表性的生鲜零售新势力。作为专注于火锅、烧烤等居家聚餐场景的食材供应链平台,锅圈自创立以来便聚焦于“在家吃火锅”这一高频刚需场景,通过标准化产品组合、全渠道供应体系与密集的社区化布局,迅速完成全国网络扩张。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锅圈门店总数为10150家,门店网络深入三四线城市乃至县域乡镇。对于未来,品牌还喊出“持续开拓下沉市场,实现5年内2万家门店规模的阶段性目标”。

(图源:微博@锅圈食汇)
如果说蜜雪冰城和锅圈食汇代表的是“渠道破局”,那么绝味鸭脖则展现了“品类深耕”的力量。作为中国传统卤味现代化转型的先行者,绝味通过高度标准化的产品研发与全国化的供应链布局,将原本分散、非标的地方小吃转变为可大规模复制的工业化商品。其核心产品如鸭脖、鸭翅、藕片等均采用统一配方腌制、真空包装与冷链运输,确保无论在北方还是南方,消费者都能品尝到几乎一致的味道体验。
与此同时,绝味鸭脖在其核心产品鸭脖之外,不断丰富多元化卤味组合,满足不同区域消费者的口味偏好。例如,在川渝地区强化麻辣风味,在华东地区突出甜咸平衡,在北方市场则注重酱香浓郁。这种“标准化基础上的本地化微调”,既维护了品牌统一性,又增强了市场适应力,是支撑其1.5万家门店网络稳定运行的关键所在。

(图源:微博@绝味鸭脖)
如果说上述三个品牌更多依托于“价格优势+渠道密度”取胜,那么瑞幸咖啡则代表了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破局路径:以技术驱动为核心,重构咖啡消费的价值链条。瑞幸并未简单复制星巴克式的第三空间概念,而是聚焦“便捷咖啡”定位,大量开设位于写字楼、地铁口、校园周边的小型快取店,满足都市白领即时提神的需求,并通过私域流量运营积累起庞大用户数据库优势,推动中国连锁品牌从“经验驱动”迈向“数据驱动”的新时代。
自2017年成立以来,瑞幸仅用短短几年时间便将门店数量推升至超2万家,自营比例高达60%以上,成为中国咖啡市场上无可争议的头部品牌。

(图源:微博@luckincoffee瑞幸咖啡)
而在休闲零食领域,鸣鸣很忙(由“零食很忙”与“赵一鸣零食”于2024年合并而成)的横空出世,则揭开了零售连锁新势力的序幕。这一合并不仅使新品牌一举突破万店规模,更催生了一个专注于“零食折扣业态”的超级平台。
所谓“零食折扣”,并非简单的低价促销,而是一种基于规模化采购、精简中间环节与高效仓储物流支撑的全新零售形态。鸣鸣很忙通过整合两大品牌的供应链资源与区域网络,形成了覆盖全国主要省份的强大分销体系,以更低的成本获取优质商品,并将其以更具竞争力的价格提供给消费者,这种“量大价优”的模式精准击中如今理性消费观念盛行下消费者的心理预期。

(图源:微博@赵一鸣零食)

万店背后的系统密码
供应链、组织力与数字化协同
观察这五家品牌的成长历程可以发现,真正支撑其“破万店”的,从来不是简单的开店数量叠加,而是一整套高度协同、环环相扣的系统能力。这套系统涵盖了从上游原料供应到终端门店运营的每一个环节,构成了企业可持续扩张的核心护城河。
最重要的当属供应链能力。无论是蜜雪冰城的自建工厂、锅圈的“单品单厂”战略、还是绝味鸭脖的冷链物流、鸣鸣很忙的集采平台,亦或是瑞幸咖啡的原产地集群战略,无一不在说明:谁掌握了供应链,谁就掌握了定价权与稳定性。特别是在我国这样地域广阔、消费差异显著的市场环境下,能否实现“全国统一标准、区域灵活响应”,成为决定连锁品牌成败的关键。
蜜雪冰城之所以能在几万家门店中保持口味一致,正是因其在全国布局了五大生产基地与完善的仓储体系,形成了“产地直供—集中加工—区域分拨—门店配送”的高效链条。同样,绝味通过多个生产基地辐射全国,配合自建冷链车队,确保每日新鲜送达,极大提升了产品新鲜度与顾客信任感。

(图源:微博@蜜雪冰城)
其次是组织机制的灵活性与激励机制的设计。在如此庞大的门店网络下,若仅靠总部垂直管理,势必导致决策迟滞、执行脱节。因此,各品牌纷纷探索适合自身发展阶段的组织模式。
绝味采用加盟商管理体系,实现快速复制与本地化运营;瑞幸虽以直营为主,但也通过店长绩效考核与晋升通道留住核心人才;而鸣鸣很忙则在合并后推动管理系统一体化,强化总部对商品、价格、形象的统一管控。这些机制虽形式不同,但目标却有着如出一辙的一致性——在规模扩张的同时,保持组织活力与执行效率。
再者是数字化能力的深度渗透。瑞幸无疑是其中的典范,但事实上,其它品牌也早已悄然完成数字化转型。
蜜雪冰城通过ERP系统实时监控门店的库存与销售数据;锅圈引入数字化工具分析消费偏好,并通过数字化平台将大数据逐渐延伸至整个供应链;绝味借助大数据分析区域销售趋势,指导新品铺货节奏;鸣鸣很忙的商品数字化构建了“消费——供给”全链路数据系统。这些技术应用极大提升了人效、坪效与资金周转率,成为支撑万店运营的“隐形引擎”。
此外,品牌认知与用户粘性的构建也不容忽视。蜜雪冰城凭借魔性主题曲与萌趣IP形象深入人心;瑞幸通过频繁联名与爆品营销制造社交话题;绝味以“敢辣,才绝味”的口号强化情感共鸣;锅圈掘金“最后一公里”构筑社区心智护城河;鸣鸣很忙则以低价实惠的诱惑抓住年轻人需求。
这些品牌形象虽风格迥异,但共同点在于:它们都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与产品、服务、价格高度一致的价值主张,从而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清晰且可信的认知锚点。

趋势前瞻
万店之后,中国快消连锁的未来图景
当“破万店”成为现实,下一个问题自然浮现:接下来往哪里走?
答案或许不在于继续追求数字上的突破,而在于从这些共性背后,洞察其折射出的快消终端连锁行业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并与趋势同频共振,与消费者保持步伐一致,甚至领先一步。
当行业其它玩家都在试图从这些破局者的成功经验中汲取智慧的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品牌的成功并非意味着“低价=胜利”的单一逻辑。事实上,它们中的许多已经在悄然升级——从最初的价格竞争,逐步转向品质提升、体验优化与品牌文化建设。
例如,瑞幸推出高端联名款咖啡,蜜雪冰城试水主题概念店,锅圈在综艺节目中的频频亮相,绝味加强食品安全追溯,鸣鸣很忙打造专属IP……这些动作表明,万店之后的新命题,是如何在规模之上建立真正的品牌护城河。
展望未来,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头部品牌完成基础设施建设与品牌认知沉淀,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品牌国际化步伐也将进一步加快。
如今,蜜雪冰城已在东南亚多国站稳脚跟;瑞幸在印尼“包岛”,拓展“热带供应链”;锅圈启动国际食品出海基地建设。这些源自中国的连锁模式,凭借其高性价比、强复制性与本土适应力在出海之后依然能打。特别是在人口基数大、城市化进程快的海外地区,中国式的“高密度+低成本+快迭代”连锁打法或将掀起新一轮消费变革。

(图源:微博@蜜雪冰城)
综上所述,以蜜雪冰城、锅圈食汇、绝味鸭脖、瑞幸咖啡与鸣鸣很忙等为代表的中国快消终端连锁品牌万店征程,不仅是中国消费市场活力的真实写照,更是本土品牌在全球化竞争中崛起的有力证明。
它们用实践回答了一个根本问题:在一个高度分散、需求多元、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如何通过系统性创新实现可持续增长?答案或许就在于:以消费者为中心,以效率为武器,以供应链为根基,以数字化为翅膀,走出一条兼具速度、规模与韧性的中国式连锁之路。
这条道路仍在延伸,而其所昭示的趋势“效率化、标准化、智能化、普惠化”,无疑将成为未来中国快消终端连锁行业发展的主旋律。
最后,还有哪些破万店的连锁品牌,欢迎文底留言补充。
更新时间:2025-10-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