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画榆林
荷兰出手针对中企,想要明抢中企控制权,迅速引发了较多关注。当然,我们也没惯着,商务部直接出手,发起出口管制,限制安世半导体生产的芯片对外出口。
估计是荷兰光刻机巨头ASML今年前两季度来自大陆的营收大幅度下滑,加上大陆光刻机进展加速,所以才跳出来找事。但近日ASML宣布结果,荷兰下手有点早了!
2025 年 9 月,荷兰政府突然宣布升级对华半导体设备出口管制措施,将原本仅针对 7 纳米及以下先进制程光刻机的限制,扩大至 14 纳米制程设备,同时要求 ASML 等企业向中国出口 DUV(深紫外)光刻机时,需额外提交 “最终用户声明”,且每笔订单审批周期延长至 90 天。
这一政策出台时间比行业预期提前了至少 6 个月,彼时全球半导体市场正处于复苏阶段,中国作为 ASML 最大的 DUV 光刻机市场,占其全球销量的 35%,荷兰政府的提前下手引发行业广泛争议。
荷兰经济事务部在政策文件中解释,此举是为 “防止技术被用于军事领域”,但未提供具体证据支撑。
事实上,此前美国多次施压荷兰,要求其跟进对华芯片设备限制,2024 年美荷曾达成口头协议,计划 2026 年起逐步收紧 DUV 设备出口,荷兰此次提前行动,被外界解读为对美国压力的妥协。
政策落地后,ASML 股价当日下跌 8.2%,投资者担忧失去中国市场将严重影响公司营收 —— 数据显示,2024 年 ASML 来自中国市场的营收占比达 28%,其中 DUV 设备贡献了近 90% 的对华销售额。
10 月 15 日,ASML 在阿姆斯特丹总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两项关键结果,彻底打破荷兰政府的政策预期。
其一,公司已完成对现有 DUV 光刻机的技术调整,推出 “NX2000” 系列机型,该机型通过软件优化与硬件微调,既符合荷兰政府 14 纳米制程的出口限制标准,又能通过客户后续的工艺改进,支持 7 纳米芯片的研发与生产。
ASML 首席技术官马丁・范登布林克在发布会上详细说明,新机型保留了原有机型 95% 的核心功能,仅在光刻精度参数上进行了合规性调整,客户只需投入约 800 万美元进行工艺适配,即可实现先进制程生产。
ASML 明确表示将在中国大陆设立 “DUV 技术服务中心”,选址苏州工业园区,计划 2026 年投入运营,该中心将提供设备维护、零部件更换、技术培训等全流程服务,配备 200 名专业工程师,其中 80% 将从中国本土招聘。
更关键的是,中心将储备价值 5 亿美元的 DUV 光刻机零部件,缩短中国客户的设备维修周期,从原本的 45 天降至 15 天以内。
这一举措直接对冲了荷兰政府延长审批周期的影响,确保中国客户现有设备的稳定运行。
ASML 的 “反水” 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对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的深度判断。从市场层面看,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市场,2024 年中国半导体市场规模达 1.5 万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 38%,其中中低端芯片(14 纳米及以上制程)需求占比超 70%,这正是 DUV 光刻机的核心应用领域。
若严格遵循荷兰政府的限制政策,ASML 预计 2025 年营收将减少 12%,且可能失去长期培育的客户资源 —— 中国本土芯片制造企业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等已开始与日本东京电子、中国上海微电子洽谈合作,寻求替代方案。
技术层面,ASML 在 DUV 领域拥有绝对垄断地位,全球市场份额达 85%,其最新的 DUV 光刻机每台售价约 1.2 亿美元,生产周期长达 18 个月,短期内难以被竞争对手替代。
荷兰政府的提前管制,并未影响 ASML 的技术迭代节奏,反而促使公司加速技术适配,通过非核心参数调整实现合规性突破。
马丁・范登布林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我们的目标是在遵守各国法规的同时,为客户提供可持续的技术解决方案,中国市场对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稳定至关重要,我们不愿失去这一重要合作伙伴。”
ASML 的声明发布后,荷兰半导体产业界迅速响应,荷兰半导体设备协会(DSIA)随即发表公开信,呼吁政府重新评估对华出口政策,指出 “提前管制将导致荷兰企业失去市场竞争力,损害产业链协同效应”。
信中列举数据,荷兰半导体产业直接雇佣 12 万名员工,其中 20% 的岗位与对华贸易相关,若失去中国市场,可能引发裁员潮。
此外,ASML 的供应商群体也表达担忧,荷兰本土零部件企业 ASM Pacific、VDL Group 等,对华销售额占比均超 20%,ASML 若减少对华设备出口,将直接影响其订单量。
面对产业界的压力,荷兰政府立场出现微妙变化。10 月 20 日,荷兰经济事务大臣米希尔・德汉在议会听证会上表示,“政府将与 ASML 保持密切沟通,确保政策既能保障国家安全,又不损害企业合法利益”,同时透露正在 “重新审视 14 纳米制程设备的管制标准”,暗示可能缩小限制范围。
这一表态与一个月前的强硬立场形成鲜明对比,凸显荷兰政府提前下手后的政策被动 —— 原本希望通过提前管制换取美国的贸易优惠,却没想到 ASML 率先 “反水”,导致国内产业压力骤增。
ASML 的举动不仅影响中荷半导体合作,更引发全球产业链的连锁反应。韩国三星、SK 海力士紧急与 ASML 沟通,希望优先获得 NX2000 系列机型的供应,以巩固其在中国大陆的芯片代工市场份额。
中国台湾地区的台积电则表示,将加大对中国大陆工厂的 DUV 设备投入,计划 2025 年新增 10 台 ASML DUV 光刻机,用于扩大 28 纳米制程产能。
与此同时,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致函美国商务部,警告 “荷兰政策的反复与 ASML 的技术调整,可能削弱美国对华技术限制的效果”,呼吁与荷兰重新协商半导体政策。
从长期来看,ASML 的 “反水” 凸显了半导体产业链的全球化属性难以逆转。中国作为全球芯片消费与制造大国,在产业链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任何单方面的技术封锁都将面临市场规律的反噬。
荷兰政府提前下手的政策,不仅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促使 ASML 加速技术适配与本地化布局,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市场在其全球战略中的地位。
截至 10 月底,ASML 已收到中国客户的 15 台 NX2000 系列光刻机订单,总金额达 18 亿美元,荷兰政府此前的管制措施,正逐渐被市场力量消解。
更新时间:2025-10-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