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均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一律举报
A. 稳扎稳打,把爆品做到极致;
B. 顺势扩类,打造全零食矩阵;
C. 开厂建仓搞物流,做中国的山姆+奥乐齐;
D. 卖宠物粮、卖咖啡、卖卫生巾……顺带收几个渠道、投几个便利店。
——显然,这家公司选了D,还选得异常自信,仿佛全世界都在等它开盘做全品类快消帝国。它就是——三只松鼠。
2024年,它终于宣布重回百亿俱乐部,106.22亿的营收让财报页面闪耀。
图源:三只松鼠2024年财报
但再往下到2025年,Q1营收37.23亿元,同比仅涨2.13%,净利润却更是跌了22.46%至2.39亿元,这在动辄几十亿利润的传统零售业里,只能算是“毛线级胜利”。
图源:三只松鼠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
换句话说:钱是赚到了,但没多赚;局是布下了,但都不便宜。
这不是风口,这是高空走钢丝。而支撑这一切的,是章老师“自建工厂”的野心——自砸约2亿,在芜湖、天津、成都、佛山造了四个基地,配上17条自动化产线。
图源:三只松鼠
表面看是“高度自控的超级供应链”,实则是“烧钱版乐高模型”,一块地就可能让利润腰斩。
你以为它在造未来,其实它是在拼一条能跑起来的现在。
别感慨“野心有多大毁得有多惨”,我们得问:“人设”背后的体系,是平台还是空架子?
曾经千城计划
如今三百残兵
要说起这家公司最早的野心,还真不小:一边是线上狂卖坚果,一边想在线下搞出个“生活方式空间”,走一条“双轮驱动”的高端路线。
听起来很丰满,现实却骨感得有点扎心。
图源:亿欧
门店从巅峰时的1043家,一路跌到只剩333家,堪称“历史的车轮没碾别人,先碾到了自己”。
它当年选址讲究“接地气”——三线城市的购物广场、居民区的街角转角、甚至临街小铺。
初衷是好的,想离消费者近点儿。
但实际情况是:地气是接上了,客流却没能接住“天意”,反而是“人气稀薄、消费冷清”成了主旋律。
图源:三只松鼠
再加上门店运营上常年处于“放养状态”,总部松散管理,加盟商一个比一个有自己的小算盘,导致店效低迷、亏损成片,逐渐从“理想乡”滑向“负资产”。
眼看这摊子铺不下去了,公司果断“断臂求生”:加盟业务砍掉,直营门店也陆续关张。
转头把目光投向了更“轻”的打法——不如让别人帮我卖。
于是,它跟国内便利店巨头美宜佳牵了手,借用其3万多家门店的货架系统,快速“上架”,搞起了“改造零食区”的联营操作。
图源:抖音
不仅如此,还把部分零食集合店也拉进了“战略朋友圈”,采取合营+直供的模式,把“门店”变成了“渠道”,甩掉了“自己干”的沉重包袱。
图源:搜狐
这波操作怎么看都像是开了个副本外挂:你们打怪,我发装备,我躺平。
既省事又省钱,看起来是条明路。但问题来了——品牌的根基,真的能靠别人的货架撑起来吗?
说到底,之前的自营和加盟策略踩了坑,就像一只擅长陆地狂奔的兔子,被拉去游泳比赛。
如今改游回岸边,开始靠别人的“独木桥”渡河,到底能不能翻身,还真不好说。
跨界狂魔造700款SKU!
品牌的边界去哪儿了?
如果说门店扩张失败,还能怪到选址不准、成本太高、加盟商“不听话”这些外因上,那产品线的膨胀,就属于标准的“自己挖坑自己跳”,而且跳得干脆、毫不犹豫。
仅仅一年时间,三只松鼠像打了鸡血一样,一口气孵化了33个子品牌,SKU一度飙到700+,仿佛要在零食界搞出个“宇宙全家桶”。
图源:中国国家品牌网
而这些新品牌的品类跨度,已经不能用“多元化”来解释,简直就是“我不管你是谁,我都要来搅一脚”:女性护理用品、宠物主粮、即溶咖啡、冷泡饮料、香薰香片……
图源:三只松鼠
只要市面上有人买,它就有人做。
图源:网络
不是在做品牌,而是在玩“万物皆可松鼠”的大乱炖游戏。
今天卖果仁,明天上咖啡,后天出个香薰,哪天要真来了个泡脚桶、智能猫砂盆,也不稀奇,
毕竟“全能松鼠”从不设限。
但问题也就来了:消费者脑子里对它的认知,早就被“坚果”“网红”“电商始祖”这几个词牢牢占据了。
你可以卖卫生巾,但消费者真的能安心买你的卫生巾吗?心里不会浮现出那只搞笑卡通松鼠的脸吗?
你说你是宠物食品专家,人家反手一句:“你不是卖腰果的吗?”
图源:三只松鼠
品牌心智这东西,不是靠SKU数量砸出来的。
三只松鼠虽然在供应链上确实下了功夫,原料端、加工端、渠道端都有打通,也确实跑出了成本控制和效率优势。但消费者的心理可不是后仓那套流程说了算的。
像“她至美”、“第二大脑”这种子品牌,可能在创意圈里能拿奖,在甲方办公室能拍案叫绝,但落地到消费者这儿,问题就变成了:“你是谁?我为啥要买?”
图源:三只松鼠微博
品牌可以多元,但不是人人都是优衣库。
产品可以跳跃,但心智不能乱飞。
这正是三只松鼠现在最尴尬的地方:品类全,方向多,却没有一个核心标签真正立得住脚。一边想做“国民零食平台”,一边却在“盲目多元化”的高速路上狂奔。
结果很可能是:样样通,样样松,最后一地鸡毛,自己都记不清到底是卖什么起家的。
图源:中国商报
2亿想买渠道
8个月撕脸翻车
在这家公司最近最出圈的一次“舆论大战”里,三只松鼠被贴上了一个格外戏剧性的标签:渣男。
事情发生在2024年10月,一个原本看似普通的商业入股案,硬是被吃瓜群众围观成了一出“狗血爱情剧”。
起因是三只松鼠看上了一个区域零食品牌——爱零食,计划投资2亿元成为股东,意图借助其1800家门店的渠道网络,一键切入正在火热的量贩零食赛道。
图源:三只松鼠
最初合作蜜月期很甜:一起开大会、一起搞品销、一起宣称“三分天下”。
可惜好景不长,仅仅8个月不到,这段商界“闪婚”就宣告破裂。
图源:爱零食—大圣
还没等外界消化完分手消息,更狗血的一幕上演了:三只松鼠的创始人兼CEO章燎原,仅在和爱零食“分手”5天后,就火速签下另一个量贩零食品牌“零食优选”,几乎是无缝衔接地开启了下一段“恋情”。
这波操作,让人不禁想起某些情感综艺:爱零食前脚还在说“我们很好”,后脚就看到三只松鼠牵着别人走红毯。
于是,爱零食创始人忍不住公开喊话,怒斥这场收购为“渣男式控股”,引发舆论哗然。
评论区里一片“松鼠不行”、“资本渣”、“情感诈骗”的调侃,营销号纷纷下场点评,甚至有人P出了“商界海王”的表情包,剧情走向堪比都市狗血剧。
图源:网友评论
资本的脸,有多冷?
一切甜言蜜语、并肩作战的热血口号,归根结底不过是算计精准的资源置换。
这不是谁辜负了谁,而是资本早已写好剧本,换人只是换赛道的动作之一。
所谓“渣男”,说到底,是情绪化的标签,背后藏着的却是理性得可怕的选择机制。
热闹过后,谁赚了、谁被套、谁清醒、谁失落,只有时间知道。
但三只松鼠的这场“闪婚闪离”,的确给整个零食赛道上了一课:不管你情不情愿,资本从不谈感情。
图源:网络
“老师”能否带出“神班”?
关键还得看团队分数
这家公司有一个很鲜明的特点,那就是——老板个人IP强。
图源:抖音
强到什么程度?强到出道即巅峰,从“老爹”变成“老师”,在社交媒体上频频发言,在品牌演讲里高频露脸,在各种产业峰会上输出“价值观”,搞得自己像是零食圈的“马老师”。
一人既当舵手,也当灯塔,仿佛只要章燎原在场,企业就不会迷航。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一个人的光环再亮,也替代不了一整个组织的系统化运转。
图源:三只松鼠
尤其是当企业越做越大、品类越铺越宽、战线拉得越来越长时,“个人魅力”就显得越来越苍白——甚至容易变成唯一的遮羞布。
这也是外界对三只松鼠如今的评价出现“两极分化”的原因:
一边是乐观派,他们眼中的“章老师”是个天赋型选手——眼光毒辣、制造热度有一套,扩张有胆识,战术上灵活,能从电商红利期成功转型到抖音流量阵营,堪称“趋势跑位型CEO”,每一步看似冒险,其实都踩在了时代的节奏点上。
另一边是悲观派,他们讲的是“章节风险”——战略野心大,但系统协同力弱;投入够猛,但盈利模型却没跑通;收购很频繁,但整合拉垮;组织稳定性堪忧,搞得像是“一人独撑大局”的舞台剧。
最关键的是,2024年这家公司爆出了高层“多米诺”式动荡:多个核心高管先后辞职,董事会大换血,反腐行动连带多位中层被查甚至判刑,组织结构像被扔进洗衣机转了三圈,晕头转向。
图源:潇湘日报
这种局面下,一个想做“全品类零售平台”的企业,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中台去统筹资源,没有强力供应链去协同产品节奏,没有清晰的品牌调性去统一对外发声——那就是在玩“一盘散沙”的高难度魔方。
而在三只松鼠内部,这种割裂已初现端倪:章老师的确擅长讲战略,但如果底下那500个“Mini CEO”各自为政、各玩各的,那所谓“超级供应链公司”的梦想,恐怕只会在PPT上闪闪发光,现实里却是一地鸡毛、节奏混乱。
图源:三只松鼠
最终,强IP确实能吸睛,但吸不来长期主义的基本盘。一个人的IP能点燃品牌,却点不亮一个企业的体系。
写在最后
成也疯狂,败也焦虑。
如果要给这家公司写个注脚,那大概是这样一句话:“干得多,想得远,走得快,但还没走稳。”
它曾是中国零食圈为数不多,真正把“内容营销、产品运营、制造供应链”打通的一家公司,也拥有一位执行力拉满、野心值拉表的创始人。
但它也正深陷“三重内耗”:扩张焦虑、业绩压力、内控失衡。
图源:三只松鼠
在这个“万物皆商品”的时代,跨界不难,难的是在多线作战中,始终保持边界感和战略定力。
一旦过界,品牌容易变杂,节奏容易跑偏,组织容易失速。
三只松鼠押上的,是一个超级系统的梦想:自建工厂、自营品牌、分众渠道,通吃前中后端。
如果三年后,工厂全开、渠道跑通、品牌成活、组织沉稳,那它的这张“系统牌”就值了。但如果中途跑偏、运营内卷、品牌涣散,那它恐怕就是“风口上飞得最猛,摔下来最响”的那只松鼠。
不是不能做梦,而是要清楚哪是梦的入口,哪是梦的出口。
就像网友说的:“怕的不是被吐槽,是没人想吐槽你了。”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发表您的意见或者看法,谢谢。
#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国内运营最早的财经自媒体,百万商界精英的必备读本,聚焦每日热点事件、财经人物、创投故事、财富商机等内容!每日为您提供更真实、更专业的商业报道,欢迎关注!@首席商业智慧
更新时间:2025-07-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