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一旦发现孩子身高落后,就容易陷入焦虑,网上百度“增高秘方”,甚至盲目用药。
作为一名中医儿科大夫,我经常在门诊对家长说:孩子的身高增长是一个综合性的生理过程,只要不存在以下两种极端情况,通过科学合理的干预,绝大多数孩子都还有长高的机会。
一、骨骺线完全闭合
这是身高增长的“终止信号”,一旦骨骺线闭合,长高的大门就基本关闭了。
什么是骨骺线?
骨骺线是儿童骨骼末端的软骨层,它是骨骼生长的关键部位。只要骨骺线还未完全骨化,孩子就仍具备自然长高的潜力。
如何判断是否闭合?
最准确的方式是拍摄左手腕部X光骨龄片,由专业医生评估骨骺线的闭合程度。
通常来说,男孩骨龄在16岁左右、女孩骨龄在14岁左右,骨骺线会逐渐闭合。有些孩子稍早一些,有些稍晚,存在个体差异。
家长平时可以留意以下信号:
①孩子连续一两年身高几乎没有任何变化;
②身体开始出现明显的纵向生长停滞,横向发育增强(如肩膀变宽、体重增加);
③第二性征发育已基本成熟。
如果骨骺线已经完全闭合,任何药物、运动或营养补充都无法再让孩子长高。 因此,及早评估骨龄、把握干预时机非常关键,不要等到青春期末期才匆忙应对。
二、使用生长激素效果不佳,且伴有严重基础问题
现在不少家长会选择注射生长激素来帮助孩子长高。但并不是所有孩子都对生长激素反应良好。有一部分孩子,即使使用生长激素,身高增长仍然缓慢,甚至几乎没有效果。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常见原因包括:
①孩子本身存在脾胃功能虚弱,营养吸收差,即使外源性补充激素,身体也无法有效利用;
②长期便秘或消化不良,体内积滞,影响代谢和药物吸收;
③睡眠质量差、情绪压力大,导致生长激素自身分泌节律紊乱;
④体质偏弱、易生病,经常感冒发烧,进一步消耗本应用于生长的能量。
这类孩子往往有一个共同特点:
“能吃能睡,但就是不长”—— 表面上看饮食睡眠没问题,但深入问诊会发现,他们可能吃得不少却吸收不良,睡得很久但质量不高,或伴有大便不调、情绪波动等根本性问题。
像之前看诊的一个男孩,就是打生长激素半年,身高几乎没啥变化。但他吃饭睡觉都是正常的,可就是不长,详细问诊后发现,孩子有轻微便秘,偶尔还有食欲不振。
当时我就建议家长配合中医调理,同时生长激素要调整剂量,给开了一些健脾胃,润肠通便的中药。
调理了1个多月,孩子食欲变好了,大便也规律了,生长激素通过调量,它的效果也慢慢显现出来了。随后3个月孩子长高了2厘米。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中西医结合,基础问题先解决”的思路。
如果孩子存在脾胃虚弱、便秘、睡眠障碍等根本问题,单纯依赖生长激素往往事倍功半。必须先调理好身体的内环境,提升营养吸收和药物利用效率,才能让干预措施真正发挥效果。
还有身高只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一部分,不必过度焦虑。只要做好营养、睡眠、运动、情绪四大基础管理,配合必要的医学评估,绝大多数孩子都能达到其遗传潜力范围内的理想身高。
更新时间:2025-09-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