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中国的常住外籍人口,已经达到了将近60万。这些充满异域风情的外国人,在中国已经生活了好几年,甚至十几年时间。
可以说,中国对于他们而言,完全是另一个故乡的存在。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这些人回到他们自己的祖国以后,往往会感到不适应。似乎在他们眼中,祖国已经成了“落后”和“危险”的代名词。
这究竟是为何?如今的中国在全球又达到了何种领先的地位?
从无数外籍人士的吐槽来看,中国强于外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就是支付方式。像中国的话,扫码支付基本上已经普及全国。出门不用带钱包,已成常态。只需拿出手机,即可纵享消费。
但国外不一样,在国外生活的话,每时每刻都必须准备现金。有些地方甚至不能刷卡,好似落后了一个时代。可以说,光是支付这块,中国就能吊打全球。
其次就是公共交通。就拿高铁来说,中国高铁是出了名的“快且准”。尤其是准点率,高达98.8%。你在中国坐高铁,几乎不用担心“延时”、“取消”之类的事件。
但国外不一样,许多国家的火车,堪称“又慢又误时”。
以德国为例,该国的火车就经常晚点,准点率仅仅只有64.5%。由于铁路设施过于老化,许多火车甚至还会出现故障频发的状况。
故障爆发以后,事情就愈发麻烦了。由于故障的原因,原本“延误半小时”的事件,直接变成了“取消”。在这种情况下,一帮人就只能挤下一班车了。
最后,一趟行程下来,整个计划比预计要晚3-6小时,可谓是一切尽在失控中。
说完了公共交通,咱们再来聊聊社会安全。
像中国的话,你半夜12点独自行走在街头,几乎可以做到无所畏惧。毕竟街上总有行人、灯光和营业的店铺,就算有坏人,他们也得避着点。
更何况,中国到处都充斥着监控,有了监控作为“警察”,你想犯罪都难。如此一来,社会治安就蹭蹭往上涨了。
但国外不一样,国外的安全系数,比中国低了不止一个数量级。像那些治安差的地方,晚上8点以后,基本上没人敢出门。指不定哪天碰上不要命的,这辈子就完了。
正所谓“自由美利坚、枪击每一天”,这句话可不是开玩笑的。
当然了,也不光是美国,欧洲也大差不差。欧洲的许多大街小巷、公园等,一旦入夜后,就成了法外之地。吸毒的、抢劫的、扒手等,应有尽有。
可以说,要想在国外安安稳稳的生活,没有一点防备心是万万行不通的。
说完了治安,咱再来讲讲生活服务方面。就拿外卖来说,咱们这边主打的就是一个极速送达。平均每个单子30分钟,超时了还能申诉。
但到了国外的话,一个单子就得2小时起步了。不仅送的慢,骑手还容易送错地址。一趟外卖下来,手里的汤都冷了。
至于快递这方面,中外的差距也是大到离谱。中国的快递一般两三天就送到了。送达当天,你人不在也没事。他会直接给你送到菜鸟驿站,根本不用担心即时签收的问题。
但国外不一样,国外的快速往往要一周时间才能送到手,时间长的甚至能达到半个月,等的你黄花菜都凉了。
好不容易等到投递那天,结果发现无人在家,签收不了。到最后只能开车几公里,到邮局那边取件。
最关键的是,邮局只有在工作日的上午9点到下午5点才有人。你想取件?那你还得跟领导请个假才行。
可以说,国外的快递物流系统,便利性远远低于国内。但凡错过了投递日,接下来就有的忙了。
最后就是基建和工程这块。这方面的差距,中外更是大到离谱。光是基建效率这方面,中国就能独步全球。
咱们的大多数基建工程,基本上都能按时完工。像大兴机场、港珠澳大桥等,更是超额提前完成。其满满的科技元素,无不彰显着咱们工业克苏鲁级别的力量。
相反,国外的工程拖延情况就比较严重了。像法国的一个地铁站,修了十年都未完成。至于美国心心念念的高铁,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美国高铁总预算1280亿美元,如今已经投入了160亿美元,却连一寸铁轨都没修起来。不仅没修,后面甚至还砍了几条路线。
你问美国高铁何时能竣工?史密斯专员:“别问,问就是下一个十年”。
此外,在后期维护这方面,中国也是遥遥领先。中国的地铁,永远都是那么的光亮如新。无论是墙壁还是地板,都很少有污渍和破损。
像什么设备坏了,很快就会有工作人员及时修好。即便是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们加班加点也要完成,只为让这种便利性持续下去。
相反,美国纽约的地铁,“破损风”就比较严重了。
地铁站台又旧又暗不说,墙上的涂鸦也是多年未清理,部分电梯更是暂停了服务。在地铁里的许多地方,甚至还存在酒味、尿骚味等异味。
可以说,欧美基建的维护力度,俨然被中国甩了好几条街。这种云泥之别的差距,近十年内基本上很难追平了。
说了这么多,咱们也不得不重新定义一下,何为现代化?
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不应该只看人均GDP,更要看其他的方方面面。你GDP再高,经济数字再漂亮,但生活便利性差,那日子也过不好。
这就好比你拿着大把的美元,却没地方花,或者消费体验感极差。面对这样的日子,还能叫现代化吗?
所以说,是否实现了现代化,其感受存乎人心。当你真正做到了利国惠民,即便GDP不好看,那也不影响人民的幸福感。相反,大家会把GDP抛开,转而直面生活的困难与美好。
那么问题来了,大家同住一个地球村,凭啥中国就能做到独步天下呢?难道中国有什么诀窍?
关于中国引领世界的深层次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就是人口红利。中国有14亿人口,这些人大多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个城镇、市集。
有了聚落,就会有更多的需求。需求一多,就会涌现一批高质量服务了。比如快递、外卖、电商,就是这么来的。
在这个基础上,再叠加我国四通八达的公路和铁路、互联网设施等,直接就能将服务范围,扩散到全国。在这种情况下,各种各样的平台经济,也就油然而生了。
面对中国的这种优势,国外是学不来的。原因无他,只因国外投入和产出的性价比太低了。
由于国外的人口基数少,因此面对高昂的基建成本,他们压根没法把成本给摊薄。既然成本下不来,那项目也就没法激活了。
当然了,光有人口红利还不行,它只是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像印度的话,也有人口红利,但他们依旧混的埋汰,可见人口红利并不是国家崛起的充分要素。
那中国崛起的关键因素究竟是什么呢?
这就涉及到另一个方面了——大一统格局。像中国的话,由于各省市之间没有关税,政令直达,因此极大的降低了办事成本和阻力。
一旦战略确定下来,咱们的土地、资金、政策等,都能做到高效协调。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就能迅速调动全国资源,修建高铁、5G、新能源等设施,主打的就是一个快准狠。
此外,由于大家都学普通话,经历了九年义务教育,因此大多数人都没有语言和文化上的隔阂。
一个商业模式诞生以后,立马就能复制到全国。当各种各样的商业模式遍地开花以后,中国经济也就蒸蒸日上了。
相反,印度虽然人口众多,但它很难做到大一统。在这种情况下,印度的崛起速度就有待商榷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印度更像是“小号版非洲”。印度的中央和邦之间,几乎互不信任。新德里政令出不了北印,只能在北方各邦循环打转。
至于文化和语言方面,印度更是错综复杂。整个印度一共有几百种语言、几千个神,大家的信仰和观念天差地别,根本无法集中力量办大事。
比如做工程的时候,你说:“这条路该怎么修?”,他直接来了句:“会不会惊扰到山神?”。在这种情况下,这个项目就没戏了。
可见,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真正做到大一统,大概率是很难崛起的。至于实现现代化,更是难上加难。毕竟大家都心口不一,又怎能乘风破浪,扬帆起航?
说到这里,也不得不感慨一下中国的国运昌隆。曾几何时,中国之落后,一度被其他国家给嘲笑。现如今,一个引领世界的中国,赫然登场。
当东方巨龙翱翔天际的时候,大家就知道,一场属于人类的真正变革,就要悄然而至了。
参考资料:
观察者网【“外国游客被震醒:原来中国科技这么先进,欧洲如此落后”】
墨影云光【风向彻底变了!第一批来华免签的外国人,回国后戒断反应明显】
天下战史【为抹黑中国“非常恐怖”,美国博主亲身前往,刚来中国就被吓一跳】
更新时间:2025-10-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