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亿英镑 “封口费”?捂了两年的阿富汗泄密案崩了,英防长道歉


英国将要支付20亿封口费?捂了两年的阿富汗泄密案崩了。

当英国国防大臣在下议院鞠躬道歉时,那副痛心疾首的模样差点让人忘了——这出闹剧里,真正该被心疼的,是1.87万名阿富汗人悬了两年的脑袋。

【天价封口费买一顶乌纱帽】

2023年8月的某个清晨,英国国防部的官员们大概是被Facebook群里的一条消息吓醒的。1.87万名阿富汗人的个人信息就那么堂而皇之地挂在网上,姓名、住址、甚至与英军合作的细节一应俱全

这时候他们才想起,这堆数据早在2022年初就被某个"马大哈"官员误泄了——整整一年半,这群拿着纳税人薪水的家伙,愣是没发现这颗定时炸弹。

泄密发生时,英国政府正忙着给这些阿富汗人画饼。为了掩盖自己的失职,他们匆匆推出"阿富汗响应路线"计划,嘴上说着"会保护盟友",暗地里却把泄密的烂摊子藏得严严实实。

直到数据出现在社交平台,他们第一反应不是救人,而是冲进高等法院,掏出了个超级禁令:"泄密名单"是机密。意思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法官诺尔斯大笔一挥,"针对全世界"的禁令生效了。这意味着哪怕英国纳税人要为这事儿掏20亿英镑,哪怕那些阿富汗人每天都可能被塔利班找上门,英国议会都不能讨论,媒体都不能报道。

这两年里,议员们对着国防预算案抓耳挠腮时,永远想不到有笔能修半条高铁的钱,正悄咪咪填着国防部挖的坑。

张伯伦法官终止禁令时说:你们这群政客,拿20亿英镑堵嘴,当纳税人是提款机吗?

这笔钱花得有多荒唐?英国财政部的账面上,这笔钱够给全国NHS加1.5万个护士岗位,够修300公里高速公路,却被用来填国防部的"泄密窟窿"。

这笔钱的实际去向更是笔糊涂账:重新安置1.5万人要花多少?给每个人买安保服务要花多少?为了掩盖真相请律师打两年官司又花了多少?没人说得清。

政客们的算计更让人恶心。他们未必不知道禁令捂不住,只是想拖到下一次选举前再"体面解决"。毕竟2024年英国要大选,保守党内阁可不想背着"草菅人命+浪费公款"的骂名参选。

希利那句"因无法向议会汇报而不安",听着像忏悔,实则是甩锅。早干嘛去了?禁令生效时怎么不见你拍桌子反对?

【1.87条“不值一提”的人命】

塔利班掌权后,那些帮过英军的阿富汗人有多危险?

有个段子:塔利班士兵查身份证时,只要发现你手机里有过英军联系人,直接拉去巷子里"教育"。

而这次泄露的名单里,不少人是翻译、向导甚至后勤人员,他们的名字和工作记录被摊在网上,等于给塔利班递了份"猎杀清单"

英国政府不是不知道风险。2021年撤军时,他们自己的报告就写着"曾与西方合作人员面临极高报复风险"。

可真到了要花钱保护这些人时,他们先想到的是捂住消息,宁愿花两年时间在法庭上跟媒体掰扯“信息该不该公开”,也不肯花两周时间排查那些阿富汗人的安危。

毕竟,禁令能立刻堵住舆论的嘴,显得“政府在行动”,而真要救那些人,既费钱又费力,还可能暴露更多管理漏洞。

英国平时总爱给其他国家讲"人权课"。去年刚指责完别人"信息不透明",转头就搞超级禁令。20亿英镑花出去,不用来给那些人加急办理签证,也不用来安置难民,反而用来请律师、买禁令、堵媒体的嘴——这分明是给西方人权神话贴的创可贴,还是带窟窿“透气”的那种。

等禁令捂不住了,国防大臣立刻在下议院“郑重道歉”,鞠躬、皱眉、说“深感不安”,全套动作熟练得“让人心疼”。

现在禁令解除了,道歉也道了,但1.87万个阿富汗人里有多少人已经因为信息泄露丢了命,不得而知

英国国防部的说法是"正在全力协助相关人员撤离",可从2022年泄密到2024年禁令解除,两年时间足够塔利班把名单上的人杀三遍。

希利在议会说"会彻查责任人",但看看英国历史就知道,最后多半是找个基层官员背锅

之前英军在阿富汗涉嫌滥杀平民,国防部先嘴硬“我们有最高标准”,被曝光后就搞个“内部调查”,最后抓个小喽啰顶罪,大事化小。

脱欧谈判时,政客们在议会吵得脸红脖子粗,看似为民众争利益,实则没人真在乎港口堵塞、供应链断裂这些民生难题,反正镜头前的“强硬”姿态做足了,选票就稳了。

这种“先捂盖子再补窟窿”的套路,暴露了英国政治的沉疴:比起解决问题,他们更擅长表演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需要直面矛盾、承担责任,而表演解决问题只需要找好剧本、演好角色。他们太懂怎么用法律术语包装无能,用仪式感掩盖不作为,用媒体镜头转移焦点。

这种政治文化说到底,是把治理当成了真人秀。观众要的是“看到行动”,他们就给“行动的样子”。民众要的是“解决问题”,他们就给“解决问题的姿态”。

至于那些实实在在的烂摊子?只要镜头没拍到,就假装不存在。

至此,全世界都看明白了:在英国政府的天平上,纳税人的钱和异国人的命,终究不如保守党的执政脸面值钱。这哪是治理国家,分明是在给民主制度写差评。

当希利鞠躬的那一刻,与其说是道歉,不如说是给这场持续两年的闹剧拉上了幕布——至于幕布后面的烂摊子,谁爱收拾谁收拾。

只是那些活在恐惧里的阿富汗人不会忘:曾经承诺保护他们的"盟友",在关键时刻,选择用一张禁令和20亿英镑,赌他们能不能活到真相大白的那天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8

标签:财经   阿富汗   英镑   禁令   英国   阿富汗人   塔利班   国防部   议会   英军   烂摊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