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面对特朗普的关税威胁,日本还有2张“王牌”可打,这2张“王牌”是什么?特朗普急于对贸易伙伴加征关税,这背后又说明了什么?
近日,特朗普对他的关税政策进行一番调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首先致函日韩等14个国家,威胁对他们加征关税,其中对日韩两国加征25%的关税;二是签署了一份行政令,将原本在本月9号到期的90天“对等关税”暂缓措施延期到8月1号;三是向其他100多个贸易伙伴发出通知信函,信中内容将直接确定美国在8月1号之后将会对他们征收多少关税。
说白了就是,美国现在都不想跟那些国家谈判,而是直接告诉他们结果。原本特朗普以为他这样的威胁会让那些贸易伙伴主动服软,加快与美国达成新的贸易协议,但是让特朗普没想到的是,他还反被将了一军,这是怎么回事?主要是包括日本在内的美国盟友貌似并没有吃特朗普关税威胁这一套,尤其是日本,石破茂的态度尤为强硬。
日本手里的两张“王牌”
特朗普对日本加征25%关税的消息一出来,日本首相石破茂直接在街头演讲里放话:“这是关乎国家利益的战斗,决不能被小瞧!” 日本之所以敢硬刚,是因为手里攥着两张实实在在的“王牌”。
日本是美国国债最大的海外债主,手里握着超过1万亿美元的美债。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美国每7块钱外债里,就有1块是日本借的。特朗普上台后又是缩减政府开支,又是搞“对等关税”,说白了就是想填补美债窟窿。
要是日本真急了眼,大规模抛售美债,美国国债价格肯定暴跌,利息飙升,特朗普政府的融资成本会像坐火箭一样往上蹿。更关键的是,美债市场是全球金融的“定海神针”,日本这一抛售,全球资本可能恐慌性撤离美国市场,美国股市、债市都得跟着地震。这招虽然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但日本就是要让特朗普知道,“你敢动我的奶酪,我就让你的金融后院起火”。
日本在美国的投资规模大到超乎想象,光直接投资就超过5000亿美元,间接投资更是不计其数。像丰田、本田这些车企在美国建了十几座工厂,直接创造了几十万个就业岗位;索尼、松下的电子厂遍布美国南部,连得克萨斯州的半导体产业都有日本企业的深度参与。
要是日本一怒之下大规模撤资,美国失业率肯定直线上升。别忘了,特朗普当年可是拍着胸脯向选民保证要解决就业问题的,如果日本撤资导致美国制造业岗位流失,特朗普在选民中的支持率恐怕会像坐滑梯一样往下掉。更狠的是,日本企业还能把投资转向东南亚或欧洲,进一步削弱美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特朗普为啥急着加征关税?
特朗普这次调整关税政策,表面上是“美国优先”的强硬表态,背后其实藏着多重复杂的动机。
美国的贸易逆差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2024年全年逆差达到9184亿美元,2025年5月单月逆差又涨到715亿美元。这么大的窟窿,特朗普得想办法填上。
他觉得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能逼着外国企业把工厂搬到美国,减少进口、增加出口,从而缩小逆差。但这招其实是双刃剑:一方面,美国消费者得为更贵的进口商品买单,像婴儿用品、汽车零部件的价格已经因为关税上涨了20%以上;另一方面,美国出口企业也会因为其他国家的反制措施失去市场,比如巴西就威胁要对美国农产品加征报复性关税。
2025年7月20日,日本要举行参议院选举,而特朗普的关税威胁正好赶上这个节骨眼。石破茂要是在关税问题上让步,很可能会失去农业和汽车产业选民的支持,自民党的执政地位都可能动摇。
特朗普其实是想趁日本大选前施压,迫使石破茂在汽车和农产品市场开放上妥协。但他没想到,石破茂非但没服软,反而借着民族情绪把自己塑造成“捍卫国家利益”的强硬派,支持率不降反升。更让特朗普头疼的是,日本在野党也抓住机会猛攻执政党,指责自民党“对美软弱”,这让特朗普的如意算盘落了空。
美国现在正试图重塑全球产业链,减少对中国等国家的依赖。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其实是“经济脱钩”战略的一部分,想通过高关税逼着盟友在关键产业上选边站。
比如,美国要求日本在半导体、稀土等领域减少对中国的依赖,转而和美国合作。但日本有自己的小算盘:一方面,日本在稀土加工和电子传感器领域高度依赖中国供应链;另一方面,日本又不想完全绑在美国战车上,所以才会用美债和投资作为筹码,在谈判中争取更大的自主权。这种博弈本质上是美日在产业链重构中的利益争夺。
这场关税战的深层影响
表面上看,这是一场简单的贸易摩擦,但背后折射出的是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
美国企业为了规避关税,要么把生产线转移到墨西哥、越南等成本更低的国家,要么被迫接受更高的原材料价格。比如,美国汽车制造商因为钢铁关税,每辆车的成本增加了好几百美元,只能通过涨价转嫁给消费者。
更严重的是,美国的盟友开始对其离心离德:欧盟已经启动对美反制措施,日本则通过日欧EPA和“竞争力同盟”寻求战略对冲。这种“盟友反噬”让美国在全球贸易谈判中越来越孤立。
汽车和农业是日本经济的两大命脉,一旦在关税上让步,不仅会导致500多万汽车产业工人失业,还会动摇自民党的选民基础。
但日本也清楚,完全和美国对抗风险太大,所以才会一边强硬表态,一边通过抛售美债和撤资威胁来增加谈判筹码。这种“以战促和”的策略,本质上是在维护自身核心利益的同时,避免和美国彻底撕破脸。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就像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引发了连锁反应:巴西、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纷纷出台反制措施,全球贸易量预计将下降0.2%到1.5%。更糟糕的是,这种单边主义做法正在侵蚀WTO等多边贸易机制,让全球经济治理陷入混乱。如果各国都效仿美国搞“对等关税”,国际贸易体系很可能退回到“以邻为壑”的丛林时代。
这场关税博弈的最终结果还不明朗,但有一点很清楚:在全球化深度融合的今天,任何单边主义的“脱钩”企图,最终都可能让各方付出惨痛代价。
日本的两张“王牌”或许能暂时顶住美国的压力,但要真正化解危机,还需要回到谈判桌前,寻找共赢的解决方案。毕竟,在这个相互依赖的世界里,没有谁能独善其身。
信息来源:特朗普签署行政令推迟“对等关税”至8月1日生效 2025-07-08中国新闻网
日欧EPA于2月1日生效,6亿人口经济圈宣布诞生
2019-02-01 环球网
信息来源:特朗普签署行政令推迟“对等关税”至8月1日生效 2025-07-08中国新闻网
更新时间:2025-07-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