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俞刘东
“老板,包子还有吗?”
“抱歉,没啦,今天卖很快。下午我们还做的……”
热气腾腾、白白胖胖的大包子,是无数人早餐桌上的“灵魂角色”。不过上述对话并不是发生在城市街道或农贸市场,而是在杭州临平的一个乡村。
乡村包子铺,开业即爆火
路过运河街道杭信村窑大线的朋友可能会注意到,近一年来路边多了几块简陋的广告牌,白底红字的“大肉包”非常显眼。
每天早上、下午两个时段,时不时会有过往的司机和附近的村民在此买包子。
杭信村包子铺。记者 俞刘东 摄
9月14日,按着网上热心人士的指引,记者使用“二条坝公交站”为导航地址,顺利找到了这家由闲置老年活动中心食堂改建而来的包子铺。
经营包子铺的两位阿姨分工有序,包包子、蒸包子、打包包子一套动作行云流水。在白茫茫的蒸汽中,人间烟火气就这样飘散开来。
杭信村大肉包。受访者供图
杭信村的包子馅足汁丰,个头上比普通包子要大一些,不过价格也不便宜,大肉包3元/只。
当天,生意格外好,9点钟刚过,包子就卖光了。
做包子的宋阿姨告诉记者,除了大肉包,店里还有豆沙包、霉干菜包、豆奶等。但大肉包是绝对主力——买两个大肉包是大部分的选择。
包子不只在现场卖,周边还有几个代售点,也有单位预订。宋阿姨说,“归拢起来,包子铺工作日的销量达到五六百个,周末少一点,也有四百多个。”
杭信村大肉包代售点。受访者供图
宋阿姨说,包子铺去年底一开业就火爆,刚开始定位是卖给过路司机,后来附近的村民买得也不少,现在连临平城区、塘栖镇都有人专门跑过来买。
农村职业经理人的杰作
其实,这家包子铺是强村公司杭州果韵农文旅发展有限公司去年底新发展的业态。
为什么敢在村里开包子铺,定价3元/只的底气何在?带着疑问,记者拨通了杭信村农村职业经理人朱之路的电话。
“我去年初来了之后,发现这个村有一个特点是别的村没有的——有一条从塘栖到湖州的县道穿村而过。我当时测算了一下,每天有两三千辆车经过,这个线下车流是非常宝贵的。” 朱之路说。
杭信村包子铺价目表。记者 俞刘东 摄
在朱之路看来,早餐是刚需,但是附近早餐店比较少,开店生意不会差。而且,在成为职业经理人之前,他做过连锁、卖过猪肉,对连锁零售这块有一定的了解。
“我们的用工都是村民,能早起能吃苦,但工作内容不能太复杂。肉包是早餐店必不可少的王牌产品,吃的人多,复购率还高。”经过综合考虑,朱之路决定以大肉包为主,打造极致大单品,在市场竞争中博得辨识度。
对于如何做出让人回味无穷的包子,朱之路也很有心得,“只要食材新鲜、工序到位,肉包不可能不好吃。”
据朱之路介绍,杭信村距华腾桐香猪场只有10公里,包子铺选用正是该猪场生产的黑猪肉——G20峰会和乌镇互联网大会的宴会用肉。
杭信村大肉包参加美食集市。受访者供图
杭信村大肉包参加美食集市。受访者供图
不同于一般的肉包只有80克重,杭信村的肉包总重达到了110克以上,且有一套自己的标准——拌肉馅和拌面粉用的每种配料都有克重要求、肉馅不能少于45克……
“其实我们一开始想定2.5元/只,最后定在3元是因为怕下雨天或者出现销售淡季,毛利达不到盈亏平衡线。”朱之路对包子的品质是有底气的,“也许大家对早餐的价格敏感度或许没那么高。”
后来,朱之路还发现了包子在下午的市场。虽然买的人少,但客单价普遍比较高:有当正餐平替的,也有用作第二天早餐的。根据粗略计算,杭信村大肉包年销量可达15万只。
杭信村大肉包2.0版本海报。受访者供图受访者供图
朱之路表示,未来,强村公司将采用中央厨房+加盟模式,强村公司输出品牌和供应链,加盟商开店并接受业务指导。
“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新时间:2025-09-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