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路过街边麻辣烫店,招牌上写着三十起,看着真扎眼,记得初中放学总能花十块钱捧一大碗蹲在路边吃,现在最便宜的套餐都要四十,老板娘看我站着不动,叹了口气说,这行当哪还敢卖便宜啊。

十年前哈尔滨的街角,杨国福两口子推着三轮车卖麻辣烫,一碗三块五,汤底是船工们随手煮的野菜和虾皮,现在连汤料都得从澳洲运牛骨来熬,我上周去吃,菜单上写着有机豆芽,二十八块八一斤,比山姆会员店的进口豆芽还贵出三倍。

连锁店不按碗卖了,改按斤称,荤的素的都一个价,张亮家的店员笑着跟年轻人说,现在讲究按克算消费,可同样的菜,一算下来比以前贵了一倍还多,有博主实测,一样的土豆片,得多掏十七块。

杨国福的加盟手册上写的是日式工业风装修,可后厨偷拍的老鼠视频还在网上转,去年广东中山那家店的监控拍到员工把咬过的食材又扔进锅里,总部说只是个别情况,北京食品安全检查一查,他们家十七家店全上了名单,跟王婆大虾挨着排。

有意思的是,东西越贵,买的人越多,年轻人举着手机拍门店的装修,发抖音配上一句“打卡网红麻辣烫”,杨国福去年在柏林开了四家店,说要拿下欧洲中产,可国内消费者在评论区吵得厉害,四十块还没吃饱,这话比牛油锅底还热。

卖麻辣烫的说这是消费升级,吃的人却觉得自个儿被掏空了,玻璃墙上贴着“健康草本”的标签,我倒想起九十年代哈尔滨下岗工人支的煤球炉,如今炉子换成了电磁炉,可街角那五块钱的味儿,真找不着了。
更新时间:2025-11-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