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白宫宣布9月3日将迎接波兰新任总统卡罗尔·纳罗基的到访,这一安排侧面证实特朗普不会出席中国的九三阅兵活动。
这一结果并不出人意料。特朗普为此筹划了几个月,但关键原因在于他提出的五大条件均遭中方拒绝。这些要求包括:中国大量采购美国商品;取消所有贸易壁垒;加大对美投资;削减甚至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否则将面临美国次级制裁;以及接受最高达30%的关税。
特朗普开出的访华条件清单,每一条都踩在红线之上。这些要求表面上是贸易谈判要价,实则暗藏战略陷阱。
在能源领域,美方要求中国日均放弃200万桶俄罗斯原油,这占中国进口总量的35%,相当于切断全国五分之一的工业血脉。更荒谬的是,美方一边要求中国购买更多美国液化天然气,一边又想切断中国现有能源供应渠道,暴露其“断人粮道强卖面包”的霸权逻辑。
在科技领域,美方提出“永久禁止中芯国际采购ASML设备”,同时威胁对华半导体和医药产品征收最高250%关税。这种科技封锁在荷兰光刻工程师投奔武汉的现实面前显得尤为可笑。
最具羞辱性的是外交要求。特朗普声称需要“正式函件而非口头邀请”,全然无视6月中美领导人通话中白纸黑字的互访约定。这种将红毯规格明码标价的操作,把元首外交贬为地摊议价。
面对美方极限施压,中方展现了教科书级别的战略定力。在瑞典会谈中,中方代表面对“切断俄伊石油”要求,仅回应七字真言:“非经贸议题请另寻场合”。
这份定力背后是三道钢铁防线。经济反制盾牌已然就位——中国手握全球80%中重稀土产能,美军工巨头库存仅够支撑数周。华为光子芯片量产打破硅基垄断,让光刻机禁令形同虚设。
能源同盟网络牢不可破。俄油为中国炼厂年省180亿美元,伊朗原油每桶优惠6-7美元,单艘油轮即省数百万美元。商务部数据显示,跨境人民币结算占比突破52%,石油美元根基正在崩塌。
外交规则红线寸土不让。当特朗普纠结邀请函措辞时,中俄蒙《草原之路》新协议已签——那列绕开美控航道的列车,成为最硬核的外交回函。
特朗普在访华问题上上演了一出反复无常的变脸大戏。6月,他公开表示接受了中方邀请,承诺“某个时候”会访华;7月,他突然否认自己主动寻求访华,改口说只有在对方邀请的情况下才会去;8月,他开出了“新条件”,表示只有在中美达成贸易协议的情况下,才愿意在年底前与中方会晤。
这种翻脸比翻书还快的外交风格,已成为特朗普的鲜明标签。在第三轮中美经贸谈判后,他再次改口,否认自己主动寻求访华。
特朗普团队内部也为此事争论不休。一部分人认为参加阅兵有助于缓解中美紧张关系,另一部分则担心会损害美国的形象。这种分歧反映了美国对华政策的两难境地。
更棘手的是,美方在谈判中提出两个新要求:一是中方必须减少从俄罗斯和伊朗进口能源,二是要更多购买美国产品。对此,中方坚决拒绝。
九三阅兵是中方纪念抗战胜利的重大活动,目的是为了弘扬抗战精神,而非为特朗普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已有28国元首收到邀请,普京早已确认出席。
特朗普曾公开要求中国在九三大阅兵时给予“最高规格接待”,否则就不参加。这种高调的做法让国际外交显得像菜市场砍价。中国外交部对此回应得非常淡定,强调平等互利的原则,拒绝了“特殊待遇”的请求。
特朗普缺席的背后,还有更深层的历史叙事之争。美国正在系统性篡改二战史实,试图抹杀中俄在二战中的贡献。从暗示“是美国人攻占的柏林”,到美国国务院宣称“美日共同结束太平洋战争”,将原子弹轰炸美化为“合作终战”。
在此背景下,特朗普若出席9.3阅兵式,等于承认美国篡改历史的失败,与其战略目标根本冲突。
虽然特朗普缺席九三阅兵,但中美外交大门并未完全关闭。8月8日,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宣布,特朗普确认出席10月26日在吉隆坡举行的东盟峰会,中方领导人同样可能出席峰会。
这意味着“中美领导人会晤”有望在第三国实现。这种多边框架下的会晤,既能避开国内政治压力,又能为僵持的中美关系寻找突破口,不失为一种务实选择。
更新时间:2025-08-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