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洪新和前员工互撕,徕芬被点名了

文/瑞财经 孙肃博

上周末,在一众娱乐八卦中,微博热搜榜夹杂了一条#徕芬CEO怒怼前员工#的话题。

事情的起因是,测评博主@楼斌Robin于8月15日发布了一条关于剃须刀的评测,被评测的产品包括有徕芬P3 Pro、飞科F8等最近比较火热的新品,以及松下、博朗、飞利浦三大老牌国际大厂的产品。

最终评测的结论是,飞科F8获胜,尤其是其399元的价格比较亲民。

楼斌在评测过程中提到,“徕芬电机性能和刀网刀头的材质工艺只能说常规水平”。他表示,本来这也没什么问题,但三刀头699和单刀头499元的售价,让它的体验感稍逊。

另外他还强调,“本来视频想吐槽徕芬配的是会让人过敏的镍镉刀网,但想想一千多的博朗也是镍镉,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8月16日下午两点多,徕芬创始人、CEO叶洪新转发了楼斌的这条评测视频并配文称:“看来有瓜吃了,徕芬剃须刀竟然打不过飞科?此视频我们会一一回应。我们来扒一扒号称独立客观第三方的评测机构是怎么收费的,收钱办事没问题,但不能没有良心。重点提醒,此团队竟然是当年和罗永浩直播对质,被指包养团队的重要成员之一,看来包养的日子一直过得不错。”

随后,叶洪新还在评论区回复网友:“为什么叫瓜呢,因为我怼的不是楼斌,是楼斌的哥哥潘坚(徕芬的前员工)。”至此,这场骂战正式拉开帷幕。

8月17日凌晨,叶洪新再发文并晒出一份转账记录表示:“2022年徕芬还是创业初期,潘坚拿到了500万现金离开,后来持续靠出卖和打击徕芬获利,一直到现在”。

叶洪新还表示,自己很少为这些小事发声,一发声就是没格局,自己每天10个会,徕芬明年要发6个新品类。

这条矛头直指潘坚的微博很快受到了一位数码博主的质疑,其发文称,“叶总,你是不是被职业经理人骗了,你说的老潘,我这边知道的情况,人家23年还在帮你们做新媒体推广,各种微博上的媒体还是他对接帮你们推广。”

8月17日早上5:34,叶洪新转发了这位网友的微博并配了一张长图,正式对潘坚提出了多项指控。

其中包括,潘坚0元入场,徕芬的投资人不认可潘坚,与潘坚非愉快分手后潘坚开始服务徕芬竞品并反向攻打徕芬牙刷业务,通过共同朋友了解到徕芬未来做什么潘坚就会与之竞品合作......

叶洪新还强调,对楼斌发布不公内容失望,不单是因其为潘坚弟弟。而是去年12月其提前拜访飞科老板李丐腾,提前沟通希望有更良好的商业氛围,整个沟通非常愉快,李总也有格局,直到潘坚打破局面。

叶洪新在指控中也提到,徕芬新媒体业务有潘坚的贡献,自己没有否认,所以他拿到了500万。

8月17日下午,事件另一主人公潘坚终于现身,连续发了两条微博。

第一条微博中,他震惊于一次正常的产品商业行为被叶洪新搞成人身攻击。其回应500万事件称,当时是叶洪新拉其入伙并承诺给股份(上市前给5%+上市后再给2%),而其满腔热情的相信了叶洪新并且没着急签股份合同。而后双方谈500万的时候,这些股份估值已经上亿。

潘坚还提到,叶洪新曾和他说,徕芬的投资人不认可的是整个老团队。

第二条微博中,潘坚通篇强调的中心是“产品力”。其直言,“徕芬只要产品力真的强,我做不做竞品,又有什么怕的”。

此外,潘坚表示,和徕芬不再合作后,双方之间没有任何法律约束条款,和其他公司的合作合法合规。

最后,潘坚呼吁叶洪新,“回归理智,回归产品叙事”。

8月18日凌晨,随着叶洪新的一句“翻篇。志不在此,在星辰大海。”,这场风波最终尘埃落定。

潘坚随后转发了这条翻篇微博称,“竞争会有,商业常态,回归产品,才是根本,其他都不重要,祝好。”

据《瑞消费》查阅,徕芬的运营主体东莞市徕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东莞徕芬”)成立于2019年,公司最初由叶洪新、周理、荣军、王在仲共同持股,目前由深圳术叶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深圳术叶”)持股100%。

截至目前,深圳术叶共获得4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麦星投资、大望资本、阳光融汇资本、广州新兴基金、阿里巴巴、坚果资本、梅花创投等。

时间回到2021年底,当时成立仅两年的徕芬因红杉资本前合伙人王岑的商业课堂视频片段一夜成名。视频中,叶洪新作为学员与王岑展开对话,称“徕芬的产品可以全面超越戴森,声音更小、风量更大、体积更小、售价是1/5”。

这则播放量过亿的短视频,直接带动了徕芬销售额的暴涨。而徕芬也迅速抓住了社交电商的风口,将视频切成多条不同时长的切片,投放到抖音、B站等平台。

据魔镜市场情报的监测报告,2022年1-9月,徕芬在抖音电商销售额达到1.54亿元并超过了戴森与米家总和的数据。

尝到搞营销带来的甜头后,徕芬的营销策略进入快车道,通过明星带货矩阵的加持,成功实现了从细分市场到大众消费品牌的跨越式发展。

去年618期间,徕芬销售额达到了5.3亿元,同比增长60%,其中高速吹风机销量超过105万台,电动牙刷销量突破45万支。到了双11,徕芬继续保持强劲势头,总销售额超过5亿元,高速吹风机销量达到90万台。

不过,营销始终还是难以构筑一个品牌真正的竞争壁垒。当下的徕芬虽仍是“戴森平替”领域的领跑者,但这一优势地位正面临严峻挑战。

在电商平台搜索可见,飞科、米家等品牌的高速吹风机在外观设计上与戴森高度相似,而价格更低的华强北白牌产品也在虎视眈眈,随时准备蚕食市场份额。

面对“平替者被平替”的市场困境,徕芬试图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突围。2025年5月,公司高调推出号称全球首款的“徕芬直线往复式剃须刀”。尽管产品首发创下了一分钟售罄的佳绩,但还是有不少用户在社交平台反映剃须效果、品控质量等问题。

同时,也有不少用户表示,徕芬的这款新品剃须刀造型很好,携带方便,剃净度可以但适合胡须少的人,充电方便......

值得一提的是,向外界介绍产品时,叶洪新曾称“徕芬在筹备电动剃须刀的4年里累计投入了超1亿元用于研发”。

据天眼查显示,目前,徕芬的运营主体东莞徕芬和深圳术叶合计拥有公开专利信息319项,但涉及核心技术的发明授权专利仅有7项,占比仅为2.19%。

此外,《瑞消费》注意到,东莞徕芬曾因侵害实用新型专利权及不正当竞争,被同行企业 (苏州)有限公司(以下称“追觅科技”)起诉至法院。今年1月,追觅科技再次起诉了东莞徕芬。

继推出新品剃须刀引发舆论热潮后,今年6月,人民网深圳舆情部发布了一篇文章,公开喊话徕芬,“再大的营销声势,也无法掩盖品质缺陷带来的信任危机。依赖‘平替’标签和社媒营销,获得短期流量、开拓更大市场确实很快,但产品实力不足、服务态度消极,终将反噬品牌信誉。”

文章引用舆情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来关于徕芬的网络讨论中,负面敏感信息占比21.28%,正面信息仅占1.63%,其余主要为中性信息。

在黑猫投诉上,截至目前关于“徕芬”的相关投诉达1117条,投诉内容大部分指向欺骗消费者、质量售后堪忧、产品设计缺陷等方面,比如吹风机使用时多次出现烧焦味、电动牙刷失灵无法充电、售后推诿维权成本高等。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2

标签:科技   新和   员工   叶洪   产品   剃须刀   深圳   吹风机   东莞   刀头   视频   销量   舆情   资本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