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距离万圣节还有一段时间,美国市场上的万圣节糖果已经早早铺开。
只是今年这些糖果,和以往比起来多了些让消费者在意的变化,不少人能感觉到,糖果在价格上有了明显波动,同时部分糖果的品质似乎也和以前不一样了。

这种变化并非个例,涉及到多个常见的糖果品牌,背后既有成本上涨带来的影响,也和消费者口味的转变有关。
而这些变化,正悄悄给准备过万圣节的人们带来新的消费感受,也让原本充满甜蜜的节日糖果,多了一些不一样的讨论。
2025年10月,美国各大超市的万圣节糖果货架早已摆满,但细心的消费者发现,今年的糖果有点“不对劲”。
Hershey的巧克力棒咬开后,浓郁感大不如前,原来品牌悄悄把可可含量从75%降到了65%,还多加了不少糖分。

这种“偷工减料”不是个例,Mars的组合包、Reese’s的花生酱杯,甚至不含巧克力的软糖组合,都在默默调整。
分析人士把这种现象叫做“缩水产品”,简单说就是包装看着差不多,里面的东西变少了,价格却没降。
北卡罗来纳州Raleigh的EscazúChocolates是家坚持品质的手工店,他们一直给拉美小农出三倍多市价收可可豆,可成本压得人喘不过气。

10月中旬,这家店已经开始卖小份量的热巧克力,还主推非巧克力的甜品配料,最后干脆搬到了租金便宜的地方。
更雪上加霜的是,特朗普时期的关税政策,让巧克力包装的成本也涨了不少。
年轻消费者的口味变化反倒给了厂商台阶下,现在的年轻人更爱酸甜口的软糖,糖果公司正好借着这股风减少巧克力用量,销量还能稳住。
超市货架之上,熊形、虫形软糖的身影愈发常见,它们悄然扩张领地,如今已占据了货架的半壁江山。
10月14日,进步派智库GroundworkCollaborative发布了基于尼尔森IQ数据的分析,今年万圣节糖果价格比去年涨了10.8%。

这一数据近乎同期整体通胀率的四倍,要知道,2024年涨幅仅2.1%,短短一年间,涨幅飙升,较之前翻了五倍有余,着实惊人。
具体到品牌,涨幅更直观,Hershey的糖果组合包涨了22%,Mars组合包涨12%,Reese’s花生酱杯涨8%,就连软糖组合包都涨了9.4%。
有消费者算了笔账,往年买一袋糖果的钱,今年只能买大半袋。
但奇怪的是,销量没怎么降,美国糖果协会的数据显示,2024年万圣节巧克力和糖果销售额都达到74亿美元了,比2023年还增长2.2%。

这背后是成本的连环涨,虽然10月可可期货价格有所回落,但厂商现在用的还是2024年高价进的可可豆。
加上能源、包装成本一起涨,这些压力最后全落到了消费者身上。
万圣节最早是凯尔特人的“诸魂节”,后来变成孩子们穿costumes上门讨糖的习俗,经过多年商业化,现在已经成了零售业的重要节点,每年数十亿美元的销售额都集中在这个季节。
据美国全国零售商联合会预测,2025年万圣节期间,民众总支出有望高达131亿美元,其中,仅糖果消费就将占据39亿美元,可见节日消费市场之火热。据美国全国零售商联合会预测,2025年万圣节期间,民众总支出有望高达131亿美元,其中,仅糖果消费就将占据39亿美元,可见节日消费市场之火热。

但今年的市场格局已经变了,“价格高、巧克力少、口味多样”成了新特点。
根本原因还是原料出了问题,气候变化影响了可可产量,西非那些主要产地收成不稳定,可可豆价格一路走高,比2023年涨了一倍多。
加上消费者口味往软糖倾斜,厂商自然要调整产品组合,这种变化短期内怕是改不了,摩根大通7月就预测,可可价格会长期维持在高位。
厂商也在想办法,雀巢开发了新技术能用可可果实的废弃部分做原料,嘉吉公司甚至用葡萄、葵花籽做可可替代品。

但这些技术落地还需要时间,至少到明年情人节,美国消费者的“甜蜜负担”恐怕还得继续扛着。
不过对孩子们来说,节日的快乐没变。就算巧克力少了点、价格贵了点,只要糖果袋是满的,依然能笑得开心。
只是家长们在准备糖果时,钱包要更“受伤”了。
2025年美国万圣节的糖果市场,终究绕不开“涨价”与“缩水”的话题。
从巧克力含量降低到各类糖果价格飙升,成本压力层层传导,最后让消费者扛起了这份“甜蜜负担”,尽管厂商在尝试新技术、调整产品组合,可短期内很难改变现状。

对孩子来说,满袋糖果带来的快乐从未打折,但家长们在准备节日物资时,总要为钱包多操心几分。
这场围绕糖果的变化,既是市场对成本与需求的反应,也悄悄改变着万圣节的消费日常,而这样的情况,或许还会伴随大家一段时间。
更新时间:2025-10-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