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上海静安面包房关门:你不知道的老字号衰落内幕!

作者:赵雨润(“商业润点”商业分析专栏主理人/投资人/企业家教练/香港大学营销学客座讲师)


2025年10月,拥有40年历史的上海静安面包房即将全面关闭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

作为上海第一家中外合资法式面包房,其首店1985年创立时,一根法棍售价5角2分加2两粮票,成为上海人接触西式烘焙的启蒙符号。

然而,这个承载着几代人记忆的老字号,最终未能抵挡住市场迭代的冲击。

品牌老化:情怀滤镜难掩产品力衰退

静安面包房的兴衰史,本质是传统烘焙品牌在消费升级浪潮中的适应性困境。其早期成功源于“稀缺性”——作为上海最早的法式面包房,法棍、白脱别司忌等产品以“原料纯粹、工艺考究”形成差异化优势。

但随着市场开放,烘焙赛道迅速扩容:2024年全国面包烘焙门店达34.6万家,年关店量超1.4万家,净减少率4.2%。

消费者偏好发生结构性转变:年轻群体占比68%,43%认为传统口味需要创新表达,健康化需求占比37%,低糖全麦品类增速是传统产品的3倍。

静安面包房却陷入“创新迟滞”陷阱。其经典产品法棍、奶酥小方等十年如一日,既未在原料(如全麦、低糖)上迭代,也未在形态(如预包装、即食型)上突破。

反观桃李面包等后起之秀,通过“中心工厂+配送中心”模式实现规模化生产,日均供应百万件产品,并推出蛋月烧等创新品类,通过年轻化营销团队实现代际对话,传播效率提升2.3倍。

而静安面包房的营销仍停留在“情怀牌”,如40周年庆推出20余款新品吐司,但创新仅限于巧克力榛子酱等常规口味,未能引发年轻群体共鸣。

更致命的是,其供应链成本结构难以支撑创新投入。

加盟静安面包房需投入约40万元,其中装修费12万元(1200元/平方米)、设备成本5万元、初始采购2万元,高昂的固定成本挤压了研发预算。

而新兴品牌通过冷链物流完善,现烤面包市场份额已扩大至41%,静安面包房却仍依赖传统门店模式,无法通过规模效应降低边际成本。

成本困局:高昂运营成本挤压生存空间

静安面包房的关闭,本质是成本收益失衡的必然结果。其门店分为直营与加盟体系,但两类门店均面临高成本压力。

以直营店为例,万航渡路店虽显示营业中,但“部分区域连锁店经营调整”的官方回应,暗示其租金、人力成本已难以覆盖。

上海核心商圈租金常年高企,100平方米门店月租金约4万元,3名员工月薪总计3.6万元,仅这两项月成本即达7.6万元。

而其产品定价虽高(如树莓奶酥吐司40元/个),但高昂的原材料成本(进口面粉、黄油)和加工成本(手工制作)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

加盟体系更暴露成本传导难题。

加盟商需支付3万元加盟费、5万元保证金,并承担12万元装修费、5万元设备费及2万元初始采购费,总投资约40万元。但总部对产品标准、营销策略的强管控,导致加盟商缺乏灵活调整空间。

例如,闭店前夕,部分门店因“无法进货”陷入运营瘫痪,反映出供应链协同效率低下。

而红房子西饼坊、老大昌等品牌虽开放卡券兑换,但跨品牌资源整合未能解决根本问题——静安面包房的运营成本已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对比行业标杆,桃李面包通过32家子公司形成跨区域生产网络,优化资源配置,近半数分支机构注销或吊销,正是结构性改革阵痛的表现。

而静安面包房未能及时进行区域市场评估,如郑州多乐之日门店关闭、广州勿理堂全线撤退,均暴露其在成本控制上的滞后性。

消费迭代:代际需求错配加速品牌边缘化

静安面包房的衰落,更深层地反映了代际消费观念的断裂。其核心客群集中在50-70后,他们怀念“法棍刚出炉时的热气”,但年轻群体更关注“打卡属性”和“社交货币”。

例如,网红面包店通过“五仁口味争议”等话题营销,引发年轻群体自发传播;而静安面包房的产品缺乏视觉冲击力,无法满足“拍照发朋友圈”的社交需求。

这种代际需求错配,在营销策略上体现得尤为明显。新兴品牌通过联名款、限量款、创意造型等“花式营销”吸引年轻群体,而静安面包房仍依赖“月饼券”“面包券”等传统福利品模式。

当克莉丝汀因“产品老旧、股东内斗”退市时,静安面包房虽未经历股权纷争,却同样陷入“产品创新乏力”的困境——其蟹派、蛋挞、奶酥小方等产品,在年轻消费者眼中已成为“过时符号”。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健康化消费趋势彻底改变了烘焙行业的竞争逻辑。消费者不仅要求“好吃”,更要求“吃出健康”。静安面包房虽推出“低糖全麦”品类,但占比过低,无法形成规模效应。

而行业报告显示,健康化需求占比37%,低糖全麦品类增速达传统产品3倍,桃李面包等企业已通过供应链优化实现健康化产品的规模化生产。静安面包房却因研发预算有限,未能及时跟进这一趋势,最终被市场淘汰。

老字号的重生需要“破界”思维

静安面包房的谢幕,是时代变迁的缩影,也是商业规律的必然。

其启示在于:老字号的生存不能依赖“情怀滤镜”,而需通过“产品创新、成本优化、需求匹配”三大维度重构竞争力。

未来,烘焙行业的竞争将更聚焦于“用户导向”而非“生产导向”,企业需在供应链优化中保持规模优势,同时通过精准洞察代际消费心理实现价值传递。

对于静安面包房而言,虽已关闭,但其留下的“法棍香气”仍需被铭记——这是老字号在商业长河中最后的温柔,也是新时代品牌需要汲取的教训。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30

标签:美食   静安   面包房   老字号   上海   关门   内幕   成本   产品   品牌   低糖   品类   需求   传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