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的午后,你是不是也曾被一阵莫名的香气勾住了魂?不是香水,也不是咖啡,而是一种带着泥土芬芳、麦子饱满、奶脂醇厚,又混合着炉火独特焦香的复合味道。这股香气,就像有GPS导航一样,顺着它走,总能把你带到那冒着热气、人声鼎沸的打馕铺子。
小店里,活儿正忙。你一眼就能看到那张被岁月磨得锃亮的案板上,两坨白胖胖的面团安静地躺着,它们可不是普通的面疙瘩,那是经过酵母唤醒、静待时光的“生命体”。麦麦提依明・玉散,一个看着也就三十出头的小伙子,手艺却老练得让人挪不开眼。
他的手掌落下面团,动作轻柔得不可思议,就像在跟面团“对话”一样。面团在他掌心下,一会儿鼓起来,一会儿又舒展开,仿佛在跟着他的节奏深呼吸。没几下,面团就变成了一张像盆底那么大的圆饼。
最绝的是他提面皮那一下,手指头就像蝴蝶在花丛里穿梭,上下翻飞间,面饼边缘就魔术般地出现了一圈匀称的花边。这花边可不是为了好看那么简单,它能在烤制的时候锁住水分,让馕更酥脆。
接着,他拿起一个看着像“刺绣针”的工具,在面饼上精准地刺出一圈圈规整的气孔。别小看这些小孔,它们是馕受热均匀的“秘密通道”,更像是每一块馕独有的“身份证”,打上了新疆地域的专属印记。
这边的麦麦提依明・玉散刚忙完,那边19岁的徒弟开赛尔・麦合木提已经准备就绪。他接过这张“面皮画布”,开始了他的创作。先是给面饼沾上满满的芝麻,这些芝麻可不是随便洒的,是牛奶泡过的,烤出来会更香。再刷上一层金黄诱人的蛋液,这不仅能让馕的颜色更漂亮,还能增加风味。
最后,他把面饼小心翼翼地扣在一个半球形的馕具上,至此,一块普通的芝麻馕,就完成了它“入炉前”的华丽变身。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放进馕坑,不用十分钟,那股勾魂的香气就会迫不及待地飘散开来,告诉你:“嘿,好吃的东西出炉!”
你可能觉得,这不就是个打馕的吗?有什么特别的?说起来,麦麦提依明・玉散的故事,其实是无数新疆奋斗者的缩影。他今年30岁,但别看年纪轻,却是这店里的制馕“大师傅”。
他来自遥远的和田,19岁那年,还在自家附近的打馕店里跟着老师傅学手艺。谁能想到,仅仅两年后,21岁的他带着店里的“秘密武器”辣皮子夹心馕,竟然杀到了乌鲁木齐的食品博览会。
当时,这种夹心馕简直是“神仙操作”,一亮相就引爆全场。现场那叫一个火爆啊,大家抢着尝鲜,麦麦提依明・玉散立马就嗅到了商机。他心想,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这是要干大事啊!于是,他跟师傅和伙伴们一合计,干脆不回和田了,直接在乌鲁木齐安营扎寨,加盟品牌,开了自己的店。
那几年,乌鲁木齐的馕产业正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发展得那叫一个迅猛。麦麦提依明・玉散凭着自己这独一份的夹心馕,硬是在这座大城市站稳了脚跟。更牛的是,他不仅在这里娶妻生子,把家安了下来,还让自己的夹心馕,从当初的展会小摊,一路火到了乌鲁木齐的大街小巷,成了大家餐桌上的常客。
而现在,我们看到的19岁小伙子开赛尔・麦合木提,就是麦麦提依明・玉散的徒弟。别看他才学了两年,师傅外出指导其他分店的时候,他一个人就能把店里的大事小情都扛起来,从和面到烤馕,样样精通,把顾客伺候得服服帖帖。这不只是手艺的传承,更是一种信任,一种责任。
说到底,馕在新疆,可不只是咱们想象中的一块饼。清朝那会儿,林则徐到了新疆,还感慨说:“村村绝少炊烟起,冷饼盈怀唤作馕。”你看,那时家家户户的炊烟都少,揣着一块馕就能填饱肚子,足见馕在新疆人生活中的地位。
从南疆到北疆,不管你走到哪个角落,吃什么菜,那块圆圆的馕,就像餐桌上的“定海神针”,永远在那儿。它的名字,发音跟波斯语里的“面包”差不多,在这干燥的大西北,馕含水量少,特别耐放,出门带着也方便。而且,它富含碳水化合物,饿了来一块,立马就能补充体力,简直是当地人日常生活的“能量包”。
你以为打馕的用料很复杂?其实简单得很,就是面粉、水,一点点盐。新疆人的一日三餐,可都离不开馕。早上,掰几块馕泡进奶茶里,那叫一个香!或者配上几块杠子肉,一天的力气就有了。
中午,要是吃馕包肉、馕包大盘鸡,那才叫一个过瘾。晚上呢,把馕切成小块跟菜一起炒,或者串几块馕去烤肉,烧烤架上都少不了它的身影。在库车的老茶棚,花一块钱买一大碗老茶,再掰几块馕,大伙儿围坐在一起,打牌、唱歌,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有滋有味。
新疆这么大,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民族,对馕的理解都不一样,所以馕的种类也多得让人眼花缭乱。有大到像锅盖的库车大馕,有维吾尔族最爱的疏勒花馕,还有油馕、苞谷馕、窝窝馕……在麦麦提依明・玉散的店里,除了游客们必买的芝麻馕,他还玩出了很多新花样。他从传统的辣皮子馕和玫瑰花馕里找到灵感,竟然研发出了巧克力馕、榴莲馕,甚至还有杏子馕!
最近在国际大巴扎,更是出现了一种“咖啡馕”,简直是刷新了我的认知。把烤好的馕做成咖啡杯的形状,然后倒入香浓的咖啡,等你喝完咖啡,还能把这“咖啡杯”也给吃了!传统与现代,在这一块小小的馕饼上,碰撞出了全新的火花。
你看,从19岁学艺的毛头小子,到如今能独当一面的制馕大师,麦麦提依明・玉散和开赛尔・麦合木提,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不仅传承了祖辈留下来的老手艺,更把无数个日夜的辛劳和对生活的热爱,都揉进了这块馕里。
更新时间:2025-10-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