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杲曾在福州军区司令部担任要职,退休前官至福州市物资局副局长。在频繁填写的干部表格中,他始终如实申报叔叔吴石是“国民党中将”,甚至为此多次向组织专门汇报。令他困惑的是,身边一些仅与国民党基层士兵有牵连的同事相继调离机密岗位,而自己作为高级国民党将领的直系亲属,却始终稳居要害部门。这一矛盾直至改革开放后信息逐步公开,吴杲才恍然领悟:组织早已掌握吴石的真实身份,并对他进行了特殊保护。

吴石这人,在国民党里头位置不低,参谋次长,平时看着挺老实,说话做事都很小心,可他心里想的跟表面上完全是两码事,什么国民党,什么体制内的东西,公开说一套,背地里早就看透了,到1947年,是一点念想都没了,自己去找何遂搭上线,跟我们这边联系,话说的很直接,“国民党不亡是无天理”,这话要是传出去,够吓人一跳的,解放战争那会儿,江防的兵力部署图就是他送出来的,细到哪个团在哪,解放军渡江,突破口选得那么准,都靠着他的情报,淮海战役开打前,徐州“剿总”的作战计划,也是他想办法让地下党员拿到的,后来研究党史的人都说,他给的情报是“最早、最全”的,真正管用的东西,好多都是从他手里出来的,1949年让他去台湾,298箱绝密的军事档案,他硬是没带走,全留在了大陆,这批东西后来研究日本侵华历史,派上了大用场。

要去台湾潜伏,谁都知道那有多危险,好多人劝他,他就说了一句心里话,“决心下得太晚,为人民做的事太少”,这点风险不算啥,到了那边,他还是参谋次长,核心的情报源源不断地送出来,《台湾防区军事态势图》,就是他亲手交出去的,结果1950年,蔡孝乾那边出了问题,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四个人全被抓了,受了大刑,一只眼睛都给打坏了,硬是没低头,最后在牢里写了首诗,“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6月10号,台北马场町刑场,四个人就那么走过去了,台湾媒体拍了照片,聂曦穿着白衬衫,嘴角还带着笑,那个场面,把好多人都看呆了。

吴石牺牲后,家里人好多年都不能提他的真实身份,他儿子吴韶成填表,家庭出身那栏,只能写“国民党旧军官”,女儿吴兰成,一个人跑到牙克石林业医院工作了二十多年,一直到1972年,吴韶成给中央写了封信,周总理和叶帅亲自批示,1973年才下来文件,正式确认吴石是“按组织意图赴台”的,对吴韶成也要按革命烈士子女对待,1975年,河南省革委会补发了烈士纪念证,但消息一直没公开。

罗青长后来回忆,周总理临终前还在念叨,“别忘了吴石他们”,具体到吴石的后人,组织上一直都在暗中照顾,吴杲的岗位特殊,组织上知道情况,没让他受牵连,吴韶成在“文革”里受了些苦,总理办公室知道了,直接出面干预,待遇很快就恢复了,吴石夫妇的骨灰,直到1994年才在北京香山公墓合葬,隔了44年,总算是团聚了。

吴石这个案子,意义早就超出了他个人,2006年民政部追认他为烈士,2013年,北京西山建了个无名英雄广场,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四个人的雕像并排立着,碑文上就一句话,“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垂不朽”,所有在隐蔽战线上的人,都在这句话里了,吴杲后来才慢慢明白,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忠诚和信任,很多时候就是靠沉默来证明的,这种沉默,才是对信仰最深的守护。
更新时间:2025-10-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