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功德林的大门,看着远方的风景,一阵微风吹过,阳光正好照在自己的脸上。那一刻的廖耀湘的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愉快感,回首自己的前几十年生活突然发觉自己真糊涂。
看着街上人来人往的路上,在思索着辈子应该怎么去活出自己的人生。正在想的时候,听见后面有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耀湘,你等一等,我找你有事,给你一个重要任务。”
1906年的时候,廖耀湘出生在湖南邵阳。当时廖耀湘的父母估计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孩子以后会成为后来抗日战争时期的名将。
年少的廖耀湘,家境一般。跟随着父亲半耕半读,但是父母对他的期望十分的高。廖耀湘的字是“建楚”,他的名字叫耀湘。从这两个里面就能看的出来,夫妻希望以后她能够光耀门楣也能够建立一番功业。
从小廖耀湘的学习成绩就极好,受到当时的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廖耀湘的心中有这样的一个信念,宁为班定远,不为翰林郎。十九岁的廖耀湘就想要考入黄埔军校,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因为家里散尽家财到处筹资,没有给他凑够去往广东的车费。当时也是凑巧,在离他不远的地方就有军队招人。他当时心想先去部队锻炼一下,然后再去军校进行读书。总归是殊途同归,第二年的时候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的黄埔军校实现了他人生理想的第一步。
廖耀湘25岁那年,学校在当时和德国等发达国家有所合作,可以将学生送出去留学。在全校范围内进行考试,选取成绩优异的学生前往留学。
廖耀湘如果这次就出发去留学,那么后面就不会和蒋介石有那么深的渊源了。因为从小的家境不是很好,年轻的廖耀湘的身高不高而且长相普通。当时的选拔官认为,这样的人出去会有失军威,就将他排除在外。
蒋介石当时就是黄埔军校的校长,后来的资料或者短视频里面都有称蒋介石为校长也就是从这里来的。蒋介石在学校当中早就关注到这个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在知道这件事情之后,蒋介石亲自把他纳入到公费留学生的名单里。
三十岁的廖耀湘学成归来,这一年是1936年。抗日战争的爆发使得国内外形势十分的悲观,西方国家的“绥靖政策”。让轴心国愈加的猖狂。廖耀湘在法国留学期间,听说国内“918”事变的发生,仰面痛哭,遥看自己的祖国心中悲凉感从心底蔓延开。
回国之后,廖耀湘看见家河破碎,心中不免一阵悲伤,发誓一定要让侵略者付出自己应有的代价。抗日战争当中,廖耀湘深受蒋介石器重。
为了打通国际给中国的援助路线当中,廖耀湘在远征缅甸战争当中表现异常勇猛。加上和当时的邱清泉的配合,打的当时的日军抱头鼠窜。
在解放战争中,廖耀湘带领的西进兵团在东北给我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辽沈战役当中因为被我军击败,兵败被俘送入到北京功德林进行改造。
最初进入功德林的时候,廖耀湘一直不觉得自己失败了。只是因为卫立煌蠢猪一般的指挥和国军配合的十分失败,这样才导致了自己的失败。
这时候的廖耀湘属于是功德林里的顽固分子,根本就不愿意的配合工作。1951年的时候我国为了快速的提高,高级军官的整体的军事素质,由刘伯承元帅牵头创办了一个军官培训学校。
最开始的时候,一直寻找不到合适的老师来讲述这样的军事理论课程。刘伯承有一次看到功德林名单的时候,发现廖耀湘十分的合适。本身他就是黄埔六期学生,又在法国留学学习系统性的作战,这样的人才怎么能给忘了呢?
当即便让让功德林的管理人员给廖耀湘进行沟通,希望他能够来学校进行教学。廖耀湘知道后一直的拒绝配合,管理人员给刘伯承汇报之后。他想了想自己还是亲自去一趟吧,来到功德林,看看廖耀湘之后,两人对坐而聊。
刘说“我一直觉得你是一个英雄,是一个好汉,在跟日本的战争当中你可是国内外有名的将领。难道你真的想让这一身才华就这样浪费吗?”
廖说“你真的看的起我,我有什么样的才华。败军之将而已,贵军应该有很多的能人,难道教不了这样的理论。”
刘说“我们之间的问题只是因为信仰的不同,并没有根本性的区别。我想我们之间都有同样的目标就是希望百姓生活富足,国家日益强盛。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你当年也不会说出
‘国步日艰,民生日瘁,吾当效班超投笔,仰宗悫长风,岂能拘守于文墨中求生存哉!’
这样的一句话,你自己好好想一想,在国民党统治下百姓生活变好了吗?”
这些话说完之后,廖耀湘沉默了。这些话像一根根针一样刺入到自己的心里,这一晚的廖耀湘辗转反侧,难以入睡。不断的想着白天的对话,最后决定去教书。
廖耀湘第二天对管理人员说“请你们转告刘伯承,我愿意去教书。”管理人员听见这样的话的时候,感到了不可置信,毕竟廖耀湘从来到现在一直都是有名的顽固分子,泯顽不灵。
现在回心转意的去教书了,管理人员马上把这个好消息报告上去了。于是安排其第二天去学校教书,但是教书也不是一番平静。廖耀湘是兵败被俘的人员,当时的学生看见他的时候很多人不服气。
凭什么让一个手下败将来教导我们,他能会点什么。他要是什么真的会,怎么会被我军俘虏。第一节课闹的很不愉快,刘知道这些事情之后,亲自出面处理了带头闹事的人。
学生们因为刘的原因,所有人都压下自己的脾气,开始慢慢的听廖耀湘讲课。双方在相处的日子里,越来越融洽。廖耀湘学校有课就在学校教书,没有课的时候就在功德林好好改造。
一个人夜深人静的时候,廖耀湘就在想。自己原先真的错了吗?发生内战是他也不愿意看见的事情,自己原先也是一名愿为国效死的青年,为什么后来越来越迷失了自己。在国民党的那些年,自己也深陷在党派斗争当中。
自己认为自己是一个军人,服从命令是天职。但是自己好像离开人民越来越远了,自己已经忽略了人民到底需要的是什么。
日子一天天过去,现在的廖耀湘已经不再是原先的那样是顽固分子,反而积极的参加到改造当中。1960年的时候,廖耀湘正式的从功德林改造结束。
那一天廖耀湘走出大门的时候,有一些恍惚。数十年的戎马生涯,感觉好似黄粱一梦。自己现在慢慢的找回了当年的心,就在这个时候只听见后面有人说“耀湘,你等一等,我找你有事,给你一个重要任务。”
廖耀湘转身看去,就见周总理站在那里笑着看着自己。问“总理,怎么了有什么样的事情。”总理笑了笑说“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你也知道现在的情况,我们想要你能帮忙写一本书,一本关于蒋介石的书,主要是关于那段时期的。”
廖耀湘一时愣在原地,没有答话。周总理看见这样之后说“其实你不要太过于担心,想让你写这本书,是因为你当时是他的嫡系部队,你了解的更多,再有一方面我们也得让后人知道当时的一些情况。”
想了想,廖耀湘答应了周总理的请求。他想着一方面自己刚刚出来,也没有任何的事情可做写个书刚好也能满足最近一段时间。另一方面,他也想要让后人知道他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更新时间:2025-05-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