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扬
编辑|清扬
近日,瑞士知名手表品牌斯沃琪因一张涉嫌辱华的宣传照陷入舆论漩涡,品牌模特在拍摄时做出带有明显种族歧视意味的“眯眯眼”姿势,这一动作瞬间引起全网愤怒和不满。
随着热度发酵,人民日报也下场发文痛批,面对众人谴责,瑞士品牌立刻发布道歉声明,但因内容敷衍、态度不诚恳而再次引起网友不满,掀起全网抵制购买热潮,并喊话让其滚出中国市场!
品牌方事后是如何回应大众的,能再次挑起全网怒火?被国人抵制的它,会如何处理此事,能保住它在中国的饭碗吗?
在奢侈品领域,瑞士手表一直以来都被视为优雅与地位的象征,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但最近它却“作死”,干出自砸饭碗的事。
8月15日,斯沃琪(Swatch)在其官网发布了一张宣传照,照片中亚洲模特故意做出“眯眯眼”动作,将腕表置于眼前展示。
照片一出,中国网友被彻底激怒,认为斯沃琪公然针对中国,挣着中国人的钱却十分不尊重中国消费者,太不要脸、太无耻了,
众所周知,“眯眯眼”这一动作在全球人的认知中,是对华人和亚洲人的歧视性标志,以后总明显的种族主义歧视,对东亚人的刻板印象,含义十分不好。
而作为全球知名品牌的斯沃琪,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加之展示腕表的方式和动作那么多,可它还是选择了这个饱含恶意的动作,显然,品牌方是故意的,绝不是无心之过。
这种藏着傲慢与偏见的“辱华”行径 ,对中国市场和消费者的公然挑衅,深深刺痛着中国人的心,引起全网不满,众人极力谴责、谩骂,涉事评论区恶评如潮。
随着热度发酵,人民日报权威媒体也迅速出面发声,痛斥斯沃琪的恶劣行径,明知这个动作隐藏着西方对东亚人长达百多年的恶意抹黑,还用它,简直是“其心可诛”。
斯沃琪这一行为,绝不是“审美差异”,而是刻在历史深处的歧视标签,不论何时,只要它出现,就是对中国人民尊严的践踏,对中华民族情感的伤害,决不能容忍。
正如网友说的“以后谁敢做这种动作就直接封杀”,毕竟吃着中国的饭,却不尊重中国,看不起中国人,那还有天理可言,该去哪去哪,反正没有良心的人,中国市场不欢迎。
面对铺天盖地的恶评,斯沃琪在8月16日深夜在微博平台发布道歉声明,但声明内容敷衍、态度不诚恳,摆明了告诉众人,“我错了,是不小心的,你们就原谅我吧。”
设涉品牌说“事发后已第一时间删除所有相关资料,对于由此造成的冒犯和困扰,我们深表歉意。”然后变没了,通篇下来毫无诚意可言,只有对饭碗不保的担忧,令人无语。
更令人愤怒的是,当中国网友发现问题并要求其改正时,斯沃琪在微博道歉的同时,其欧美和港澳台地区的官网上,那张问题照片依旧挂着,直到17号才在全球范围内删除。
这种区别对待的做法,再次证明了它并非真心悔过,只是担心失去庞大的中国市场,害怕赚不到人民币而已,所言所行令人作呕。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中国市场对斯沃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毕竟中国的人口基数和消费群体在这摆着,肯定获利颇多。
就拿2023年来说,斯沃琪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占他们集团的33.3%,比上一年增长了10%,贡献出232.75亿元人民币,是他们业绩的重要支撑。
但今年上半年,他们的业绩不太好,净利润暴跌,品牌方将原因归结于中国消费者,如今又出现这样的“辱华”事件,一系列言行算是彻底寒了中国消费者的心。
目前,斯沃琪在中国市场的未来前景岌岌可危,8月16日,它的股价单日跌超3%,创下三个月新低,对此,资本市场用“脚”投票表达了对其负面事件的担忧。
同时,相关电商平台紧急下架其部分系列产品,线下经销商也纷纷选择退货止损,试图将损失降到最低。
社交媒体上,抵制瑞士手表的话题持续火爆,不少网友晒出剪断手表表带的照片,以实际行动抵制斯沃琪及其旗下品牌。
不出意外的话,斯沃琪最后的结局,会和当年杜嘉班纳一样,因辱华事件在中国市场彻底“凉凉”,即使不退出,那也损失惨重,恢复不到往日的辉煌。
其实,2021年时,就有外国品牌自己“作死”,非得找骂,当时国际时装零售品牌H&M集团因发布抵制中国新疆棉花产品的声明而引起众怒。
当时他们的声明刚发出去,众多明星和消费者便开始抵制购买其产品,国内众多的电商平台也迅速下架他们的产品,如淘宝、京东、拼多多等。
事发不久后,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媒体纷纷发声,直指“H&M碰瓷新疆棉花”,连中国外交部、商务部都回应了此事,力挺我国纯白无瑕的新疆棉花,不容任何势力抹黑玷污。
结果可想而知,H&M集团声誉跌到谷底,损失惨重,门店至少关了一半,令人唏嘘,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放着光明的前途不要,非得自己捅自己一刀,不理解他们咋想的。
从“H&M集团新疆棉花”“D&G小棍子一样的餐具”到如今的“Swatch眯眯眼动作”,都在明确告诉那些想来中国市场挣钱的外国品牌,想要吃中国的饭,尊重是最基本的底线。
无论是多大的品牌,多大的名气,一旦触碰到民族的尊严、国家的脸面,以及庞大的消费群体,最后都会受到严惩,被市场抛弃、被众人谴责。
毕竟,消费者的选择丰富多样,而中国人的尊严不容侵犯,中国市场绝不欢迎不尊重中国的品牌。
不得不说,部分国外品牌的吃相真难看,自己也不看看你挣得谁的钱,俗话说得好“顾客是上帝”,这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再者“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要想发展的长远,挣大钱,就必须尊重中国,尊重中国消费者。
或许在外国品牌看来,中国人好糊弄,只要做错事之后道歉,删除行为,时间一长,就会被人们遗忘,然后继续开始挣钱获利,但事实证明,他们想错了,真是异想天开、白日做梦。
希望以后来中国挣钱的品牌、明星等,都要守住底线和原则,既然想吃“中国饭”,就必须得守中国规则,否则一切都免谈。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更新时间:2025-08-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