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州,为什么说海陵区的GDP位列全市末位是市级的巨大失误

在各种经济指标中,GDP(地区生产总值)是一系列经济活动转化出的宏观经济成果,直接反映了当地的经济体量。

在泰州市,海陵区的经济体量是何水平?

提及这个问题,“屈居全市末位”仍是海陵区的处境。

以2024年度的GDP情况为例,海陵区836.82亿元的体量仍未能摆脱末位的局面,即使与身前姜堰区的差距也在百亿以上。

对于海陵区的遭遇,可能有的网友会说海陵区是泰州的中心城区,又在近20余年间经历了大规模的工业资源外迁,所以GDP在全市末位并不出奇。苏州的老城——姑苏区不同样是全市末位吗?这照样不会降低姑苏区的影响力。

可姑苏区毕竟涉及到了严格的古城保护,从苏州设市至今都没有太大的动作。那么无锡的“老城”——梁溪区同样是中心城区的核心区,且面积最小,但经济体量能稳居全市中游呢?

所以借鉴无锡的情况而言,与其把“老城”的身份、“去工业化”的经历作为给海陵区开脱的理由,倒不如说海陵区的遭遇是源自于市级的巨大失误。

为什么说海陵区的GDP位列全市末位是泰州市级的巨大失误?

只因为海陵区虽然不能大规模发展工业,但市级也未将其打造成泰州绝对的服务业高地

与县级市、县拥有很大自主性的特征不同,市辖区则与市级高度关联,发展定位、规划、资源调配等方面均由市级主导。

海陵区是泰州城区的发展起点,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工业资源尤其是占地大、能耗高的产业外迁是无可避免的。

可海陵区毕竟是中心城区,在城市化进程中形成以第三产业(服务业)为支柱的产业结构才是本该有的基本特征。但对于海陵区而言,服务业的比重尚不能用支柱地位来形容。

同样是在2024年,海陵区的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为534.25亿元,在GDP中的份额只有63.8%,这意味着海陵区不仅工业发展受限,甚至连服务业的发展也没有太大优势。放眼全市范围,这一服务业体量也仅仅高于姜堰区。

再放眼省内来看,姑苏区1012.03亿元的GDP虽然是苏州末位,但其服务业增加值独占94.1%,高达952.76亿元。

即使被打趣没有市中心的常州,其老城所在的钟楼区、天宁区也达到了73.8%、75.2%的服务业比重;至于独占无锡老城区的梁溪区,更是将服务业增加值做到了1468.24亿元,占全区GDP的85.9%!

而海陵区没有实现80%以上的服务业占比,一是因为零售业没有形成强大的虹吸能力。海陵区的商业载体,尤其是商业综合体、购物中心的数量虽然较多,但分布相对分散,长期以来没有形成一个类似于南京新街口、无锡三阳广场、徐州彭城广场这样的大体量商圈。资源聚集度不够,就很难在有限的区域内拥有多元化、多层次的业态,这对其他区域的消费群体、购买力形成不了很强的吸引力。

假设泰州市级能在海陵设区之始就在海陵区选择一片区域打造成既有商业步行街,又有商业体扎堆的“市中心”,难么海陵区大量吸引兴化、姜堰、高港,甚至江都区东部的消费群体就是水到渠成之事。

二是因为泰州金融中心放在了生物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分流了海陵区是金融业资源。

对于绝大多数市辖区而言,金融业贡献的服务业增加值仅次于批发零售业。而中心城区作为起步最早、人口最密集的区域,通常拥有着最多的金融机构以及区域型总部。

对海陵区而言,金融业对经济的贡献不可小觑,但市级将泰州金融中心放在了医药高新区(高港区)的方式则很大程度上分流了海陵区的金融业资源。因为泰州金融中心招引入驻的不仅有多个银行的支行以及保险、证券类企业的入驻,甚至还有部分银行的泰州区域总部,而这些总部在入驻前大都位于海陵区。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6

标签:财经   泰州   全市   服务业   姑苏   体量   姜堰   无锡   城区   金融业   资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