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我发布了一篇过去的文章:《李寻谈酒;五粮液和国窖1573哪个好?》,主要内容是根据五粮液和国窖1573以及泸州老窖各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标准中调味酒的酒龄内容展开的:五粮液使用的是酒龄15年以上的调味酒、国窖1573使用的是酒龄5年以上调味酒、泸州老窖使用的酒龄3年以上的调味酒。根据调味酒酒龄来判断:五粮液酒要好于国窖1573、国窖1573要好于泸州老窖。这几个标准分别是五粮液酒厂和泸州老窖酒厂自己起草的,白纸黑字,没什么可争议的。没想到文章发出来之后,依然引起了不少热议,有一位网友居然留言说:酒龄短说明酒好,不用陈藏老熟。
消费者能接受到的白酒的各种知识信息,我把它们统称为“白酒话语”,实际上存在着出于不同立场发出的各种声音。凡是事情一旦从自己特有的立场出发,就会完全丧失客观性、产生疯魔一般的言语。将其当作一个事实的描述显然已经不合适,当作一个喜剧桥段倒却不无幽默感。这位留言的网友可能就是卖泸州老窖的,对他来说,文章中当然不能出现半句对泸州老窖不利的话。
自己卖什么酒就要说自己的酒好,这是一种立场,而这种立场走到极致,就会产生疯魔化的语言。酒质一定有优有劣、有好有差,所以才有不同酒的价格。飞天茅台和茅台王子酒的价格相差上千元,难道它们的酒质一样吗?当然,以前我也遇见这种“立场疯魔”的话语,面对着他们酒厂数十个产品,哪怕价格差别上千元,他也一口咬定酒质全都一样;我问他那价格为什么不一样呢?他回答说是提供给消费者来选择的。
出于立场的疯魔话语是不能顾及逻辑的,顾及逻辑就不能顾及真相、顾及真相就不能顾及逻辑。这也很好识别,就当作幽默段子来读吧。
但是,不管你出于什么立场、有多么疯狂的话语创造能力,酒质好坏是客观存在的,我将此叫作“酒质真身”。这是同样一个酒商也不得不承认的真实存在:当他作为一个销售商面对消费者推广酒时,他可以进入“立场疯魔”的状态,说他卖的所有酒都是好的;但当他作为采购商从酒厂采购酒时,他也会回到“酒质真身”上来,一分价钱一分货,按质论价。和他面对消费者时是判若两人的。
每个人都受自己的立场左右,出于不同的立场说不同的话,甚至包括消费者自身也如此,当消费者自身被套路了、且只能继续被套路下去时,他也会进入“立场疯魔”的状态、睁着眼睛说瞎话的。
选酒师的立场就不疯魔吗?同样疯魔。选酒师这个职业就是通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来判断酒质的真实状态的、他是靠此来生存的、他只有判断并描述真实的酒质,才能够获得自己应有的存在价值。所以,选酒师的“立场疯魔”就是不顾一切地去探寻“酒质真身”到底是什么,至于在什么场景下表达,那也要看客户的需求。不是所有客户都愿意听真话、也不是所有客户在一切场合下都愿意听真话。所以选酒师有时候会完整地表达自己所看到和做出的判断,有时候却不表达、只是沉默。
关于五粮液和国窖1573谁优谁劣,是消费者们争论不已的问题,我之所以引用这两个厂家自己起草、经过了国家标准委员会发布的标准,就是用白纸黑字这种方式表明对酒质的判断是无可争辩的。但是,泸州老窖难道就没有超过5年以上的年份酒吗?就不能把标准做得跟五粮液一样、甚至优于五粮液吗?当然可以。上述标准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那时候起草标准要考虑到行业中管理部门的意见、行业中形成的事实以及自己的产品定位等等各种因素;国家标准有一定的延续性,那时候也还没进入到太上老君可以随意托梦的时代,是不能随意修改的,所以就出现了这样一个泸州老窖“自废武功”的标准。我们就国家标准中的文字论文字来讲:国窖1573确实不如五粮液、泸州老窖不如国窖1573。我之所以选择这三个标准来谈问题,也是在有白纸黑字的证据下表达判断的一种方法。实际上,所有白酒话语中的“立场疯魔”,只要把它们完整地串起来,都会从白纸黑字中找到反映“酒质真身”的有效信息。
(李寻、楚乔合著的“白酒三部曲”——《酒的中国地理》《中国白酒通解》《中国白酒配餐学》已经全部出齐,有需要了解的朋友请添加微信18681846742联系)
更新时间:2025-09-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