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开闸”降息,华尔街坚信:美元“世纪大跌”还有下半场

美元,曾被华尔街视作“金融世界的压舱石”,如今却成了市场情绪的晴雨表。2025年上半年,美元指数重挫近11%,创下1973年以来最差表现。

近两个月,汇率似乎暂时止跌,有人以为风暴过去了。

但华尔街的主流声音却很一致:这不过是暴风雨前的短暂停歇,真正的下半场,才刚刚揭幕

美联储的“降息之剑”高悬在头,美元跌势未完,甚至可能才算刚开局。

美元“塌方”

市场已经不再猜测“降不降”,而是在等“什么时候降”。随着美联储即将在下周正式启动降息周期,利率市场早已提前“定价”,不少机构甚至预判这将是一个持续到年底的连环操作。

降息预期已不是新闻,真正的关键在于:这轮宽松政策将彻底撼动美元赖以吸引全球资本的利差优势。

过去两年,美元强势很大程度上靠的是“高息套利”——全球资金涌入美国市场,追逐高收益资产。但随着通胀逐步受控,美国劳动力市场出现降温迹象,最新非农就业数据持续疲软,给了美联储宽松的底气。

市场开始共识:美国的“独好”时代正在变得模糊。

一旦利率开始下调,而欧洲、日本等主要经济体的加息周期尚未彻底逆转,美元的利差优势就将大幅缩水。

换句话说,“钱”不再只往美国跑了。

对美元的需求一削,汇率自然难撑。如果说过去美元是全球资金的“避风港”,现在它更像是“出口不畅的老牌地段”,风景不再,流量也在走人。

更值得注意的是,市场对美元的信心并非建立在“降息终点”,而是在于“降息路径”。一旦进入下行通道,美元就像坐上滑梯,即使短期有反弹,也难以逆转整体趋势。

正如某位机构策略师形容的那样:“靴子落地,不代表地震结束。”

即便没有降息的刺激,当前美元也并不轻松。美国经济的“老问题”——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正持续拖累美元的基本面。

2025年财政赤字预计将突破2万亿美元,而贸易赤字仍在高位徘徊。这种“双赤字”意味着,美国每年都需要从海外吸入巨量资金来填补缺口。

问题是,世界上的资金也有选择权。当美元不再是“收益最高”的那一个,投资人就会开始挑剔。而如果美联储降息叠加财政压力加大,美元的吸引力就像一杯加了水的浓咖啡,味还在,但劲儿不足。

更微妙的是,白宫似乎也没打算“扶美元一把”。过去美元指数冲破110点时,美国出口商就叫苦连天。

不少机构分析认为,白宫对美元有序贬值其实是默许态度,甚至可能乐见其成。

这就带来了一个政策层面的转向:过去几十年,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普遍支持“强势美元”战略,认为这有助于增强美国信誉、稳定全球资本。

但现在,政界与市场的态度正日渐分化。一个过强的美元,反而成了政策目标的“障碍物”。既然如此,美元自然也很难独善其身。

去美元化

市场从不靠口号说话,靠的是仓位调整。在美元进入“观望期”的这两个月,交易员们的动作可没停。

《金融时报》援引CFTC数据指出,机构投资者对美元的净空头头寸从210亿美元回落到57亿美元。

看起来减仓了,但并不意味着看空情绪缓解,更像是“调整姿势准备再跳”。

真正值得关注的是,美元外汇对冲的浪潮正在悄然加速。

越来越多的全球资产管理公司,开始为手中持有的美元资产配置外汇避险工具,如远期合约、货币掉期等。

这些操作意味着什么?

简单来说,就是他们在市场中“暗中”抛售美元,给美元汇率持续施加下行压力。

抛售的原因很明确,4月的关税争端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让全球投资者意识到不能把鸡蛋全放在美元这一个篮子里。于是,分散化配置、降低美元敞口,成了越来越多基金经理的“新标配”。

过去几年,“去美元化”这个词更多停留在政府层面,比如中俄之间的本币结算、中东国家的多币种原油交易等。

但现在,这种逻辑已经下沉到了微观层面,进入了每一个交易员的Excel表格和资产组合中。不是政治宣言,而是风险管理的现实。

这些看似分散的对冲行为,在市场上汇聚成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它们不依赖舆论,也无需政策推动,凭借庞大的交易量和持续性,正在悄悄改变美元的供需结构。而美联储的降息,则无形中进一步降低了对冲成本,变相助推了这股潮流。

“世纪大跌”

华尔街的意见这回没有不分歧。无论是对冲基金、投行分析师,还是资产管理巨头们,都在传递一个共识:美元的“世纪大跌”并未完结,而是刚刚进入下一个阶段。

从货币政策的反转,到结构性赤字的拖累,再到全球投资者行为的转向,美元正面临多重合力的系统性下行。

丰业银行的策略模型显示,美元指数在未来6到9个月内可能再贬值5%到7%。

这不是耸人听闻,而是基于目前利率、资金流动和贸易数据的综合判断。

如果趋势持续,美元的影响力将在多个层面出现“位移”:大宗商品价格可能进一步反弹,新兴市场货币或将走强,各国央行的外储结构也可能随之调整。

这个趋势并非一日之功,也不会一蹴而就。但有一点可以确定:那个凭借高息、高信用和高流动性“独步天下”的美元,正在失去原有的光环。

全球市场正在适应一个新的现实——美元依然重要,但它的统治力,正在被时间和市场逐步稀释。

美联储的降息,不只是一次利率决策,更像是按下了美元下行“下半场”的启动键。结构性赤字持续发酵,政策立场悄然转向,全球资金悄无声息地转换阵地,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美元未来的“新命题”。

这场“世纪大跌”不是剧终,未来美元或许还会挣扎几步,但方向已经在改变。全球市场也将随着它的每一次波动,重新定价风险与回报。真正的风暴,或许现在才开始。

参考资料:凌晨!美联储重大发布!9月降息大门已经敞开?2025-09-04 09:25·中国能源网

连续降息三次,美联储定了?鲍威尔暗示可能在9月开启降息进程2025-08-26 10:50·中国商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5

标签:财经   华尔街   下半场   美元   世纪   美国   市场   全球   赤字   资金   利率   政策   层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