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怡人,桂香浮动。10月26日,在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纪念日暨保护区、姑苏区成立13周年之际,“走,去福气之城”环古城河万人徒步嘉年华在古老盘门盛大启动。这场融合运动健身、历史文化、科技展示与消费促进的全民盛宴,让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苏州古城焕发出时代新活力。

清晨的盘门广场上,市民们早早聚集,特色方阵整装待发。活动在充满未来感的机器人舞蹈中拉开序幕——六台人形机器人与六只机器狗随着音乐节奏抬臂、跳跃,动作整齐划一,赢得阵阵掌声。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单霁翔,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庆文等领导出席活动,与市民共同见证这一盛况。
随着启动笛声鸣响,徒步队伍浩荡出发。15.5公里的环古城河步道上,人流如织,欢声笑语。与此同时,河面上赛艇竞渡、龙舟争流,展现水上运动魅力;空中,无人机化身“空中补给站”,精准投送饮用水、能量棒;步道旁,无人安防车依托AI技术默默守护秩序与安全。这种水、陆、空联动的立体化场景,让古老的环古城河区域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时代气息。

“今天我们是带着全家一块来走环古城河健身步道,刚好桂花飘香,心旷神怡!”市民赖保平道出了众多参与者的心声。徒步队伍行进在蜿蜒步道上,一侧是巍峨沧桑的千年城墙、小桥流水,另一侧是创意纷呈的市集、活力四射的新业态,构成一幅古今交融的生动画卷。
本次活动的科技元素尤为引人注目。人形机器人、机器狗组成的方阵由鹿鸣科技、极马科技等苏州本土科技企业研发,展示了古城保护的创新路径。
“我们希望用科技为古城‘添活力不添负担’。”苏州码力机器人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陈锡斌介绍,其机器人可提供安防、预警服务,目前已应用于产业园、学校、景区等地。更令人惊喜的是,由上海交通大学科研团队研发的智能六足导盲犬“苏小交”亮相活动现场,它能集成多种交互方式,实现自主导航、动态避障,为视障人士出行提供全新解决方案。
本次活动创新采用姑苏古城八城门联动形式,每个城门结合历史文化特色,打造“一景一消费”的独特场景。
蛇门下的桂花公园里,“桂花市集+房产展销”吸引众多市民驻足;相门的“文旅x萌宠市集”前,爱宠人士忙着为宠物挑选零食;娄门的“绿色生活会”上,居民用纸质牛奶盒兑换牛奶,践行环保理念;齐门、平门、阊门、胥门分别推出全民健身、亲子运动、老照片展和趣味运动会等活动,让徒步之旅更加丰富多彩。

“走城门还能领消费券、看展览,这趟徒步太值了!”刚在相门萌宠市集购物的市民张先生兴奋地说。百余家商户同步推出衣、食、住、行、宠、娱六大板块促销活动,实现“运动即消费、体验即消费”的联动效应。
在蛇门下的桂花公园,故宫博物院第六任院长、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单霁翔静静聆听音乐表演,不禁感叹:“这个季节丹桂飘香,苏州市民都走出家门,走在广场、走在健身步道,这才是一个有活力的充满烟火气的市民大众喜欢的苏州,点赞!”
单霁翔还分享了一个细节:“刚才我遇到一个老朋友,他是内蒙古赤峰人。两口子就定居在苏州,因为在这里生活感觉很幸福!”正如他所说,苏州的“福气”源于保护成果惠及全民,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古城的温度。

作为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姑苏区始终以“续、多、新”为路径,推动古城保护从“单点修缮”向“系统活化”转变。CIM+“数字孪生古城”、“古城保护更新伙伴计划”等创新举措,让苏州古城在完整保持宋《平江图》双棋盘格局的同时,不断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活动中,江苏“读城”行动苏州系列活动发布,以“读苏记:流淌的历史,活态的古城”为主题,通过老建筑、老地名、老字号等城市文化载体,讲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城市更新的苏州故事。市民代表发起古城保护倡议,企业商户代表激活“健步走促消费福气礼包”,共同守护这座千年古城的文脉与活力。
“用脚步丈量历史,用消费点亮福气,这座千年古城,正以不老的姿态,迎接属于它的新时代华章。”姑苏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继续牢记“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的嘱托,坚持“续、多、新”路径,精益求精做好古城保护更新,积极打造“中华文明建设的示范区”,让每一位生活在苏州的人都感受到“很有福气”的真切内涵。
更新时间:2025-10-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