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不再叫我妈妈了,开始改口叫妈了,听上去心里不是滋味。”
不止一位母亲,在面对孩子改口叫“妈”的时候,会生出这样的心理。
随着一声声“妈妈”变成了“妈”,子女和母亲之间的称呼,好像变得不再亲昵,越来越生疏。
妈妈在这个时候就会胡思乱想:是他不需要我了吗?我做错了什么事情吗?
其实,面对孩子的改口,当母亲的完全不需要担心是不是你们的关系变淡了,而应该注意的是,这其实是他的心理在发生变化。
1、摆脱“我是小孩”的定位
通常,孩子改口叫“妈”的年龄段在10岁以后,这个年龄层的孩子,早已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身体在长大,心理也在变得强大。
如果说在10岁以前,妈妈是他最依赖的人,是他的安全感来源。
那么10岁以后,他开始接触到更大的世界,拥有自己的圈子(同学老师),他不想再被“我是小孩”所定义,这是他走向自我的第一步。
心理学有个词叫“去优化”,孩子会通过改变“妈妈”的称呼,而告知家长,我已经长大了。
2、释放“独立”的信号
孩子改口,绝对不算是坏事。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健康长大,并拥有独立的人格。
但是在面对青春期的孩子,跟他说话不理,叫他吃饭不吃,跟他谈心的时候也是答非所问,好像怎么也走进不了他的世界。
家长们就会焦虑,孩子叛逆了,不听妈妈的话了。
其实,独立的第一步就是构建自己的小宇宙,如果依旧将爸爸妈妈当成他的全部,那怎么独立呢?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心理断乳期”,这是10-18岁的孩子会经历的一个阶段。
他们在这个阶段,会变得不爱跟父母交流,喜欢跟朋友交流烦恼,拥有一个家长走不进去的世界。
就连对妈妈的称呼也会改变,试图通过这样的方式告诉她:我已经长大了,我要有自己的空间了,不要再把我当小孩一样对待了。
父母希望孩子成长,但又担心他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受伤,于是参与到他的人生中。
其实大可不必,就像一只鸟儿一样,如果不经过无数次的振翅,又怎么能学会飞翔呢?
3、内心保护的一种方式
有些孩子在改口叫妈的时候,对妈妈的态度也会变得冷淡起来,这可令家长朋友担心不已。
难道是做错了什么,让孩子不愿意亲近了?
其实,称呼的变化,并不见的就是感情的变化,有时候,更是孩子在成长探索的过程中,对情绪的一种管理方式。
青春期的孩子,是敏感的。
这是因为他在这个阶段“情绪系统”发展特别迅速,很多时候的情绪,都是他没办法控制的,所以我们才有了一个词,青春期也叫叛逆期。
因为经历这个阶段,而收到了不好的反馈,孩子会意识到,可能我需要“闭嘴”避免矛盾发生,于是变得沉默、不暴露情绪。
他们在自己的心理设了一道防火墙,避免情绪失控,也避免伤害他人,更重要的是保护自己。
这个时候,当妈妈的,千万别在纠结孩子不叫你“妈妈”了,更多的应该去关注他的心理变化。
你不能希望孩子快快长大,又不需要她离你越来越远。
他的改口,并不是不爱你了,而是因为,他开始成长了,开始构建属于自己的世界了,当父母的,更应该成为他坚实的后盾,等到他遭遇风雨的时候,一回头就发现你还在。
小的时候,最好的亲子关系是互动,青少年时期,最好的父母是给距离和空间。
我们不要焦虑孩子一个人面对世界,会遭受各种挫折,没有一次次的尝试,哪有真正的成长呢?
对于孩子的成长,最好的爱是放手与信任。
面对孩子的变化,我们所能做的,依旧是毫无保留的爱他,而不是天天念叨着他的成绩,批评他早恋。
父母始终是孩子的避风港,孩子注定是要越走越远的,在孩子心理发生变化的时候,父母一定要察觉到这种变化,并能接住他的情绪,让他能健康地独立。
更新时间:2025-08-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