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至27日,资阳这片孕育了古老文明的土地即将迎来考古界的年度盛事——2025中国动植物考古大会暨资阳濛溪河遗址学术研讨会(第十四届中国动物考古学术研讨会、第十二届中国植物考古学术研讨会)。届时,来自全国各地动植物考古专家、学者将齐聚资阳,以学术为钥,共同解锁中国动植物考古的奥秘。
记者了解到,这场盛大的全国性学术会议之所以落地资阳,主要源于资阳市境内发现的全世界罕见的全要素旧石器时代遗址群——资阳濛溪河遗址群。
五大议题搭建学术平台,共探远古世界深处回响
作为我国动植物考古领域的顶级盛会,本次大会精心设置五大核心议题,汇聚了全国各地最新的动植物研究成果:
1.聚焦资阳濛溪河遗址群,深挖其动植物遗存的学术价值,解读濛溪河古人类生存智慧;
2.探讨动植物考古学的前沿理论与技术,为学科发展注入新方法、新思路;
3.分享全国范围内动植物考古的新发现、新研究,展现领域最新成果;
4.围绕“西南山地动植物利用”开展专题研究,挖掘区域文明特色;
5.开放其他相关研究方向,鼓励跨领域、跨学科的学术探讨。
据悉,此次大会的嘉宾包括中国考古学会动物考古、植物考古专业委员会专家,全国从事动植物考古研究的学者,以及四川大学等机构的专家代表,中省市媒体也将全程记录这场学术盛会,共同让这场学术盛会既有思想的深度,又有温度的传递。
“研讨+考察”双线交融,近距离感受远古人类生存智慧
本次大会的日程设计,既有学术深度,又有实地感知。10月24日参会报到。10月25日举行大会开幕式,随后专家们将带来主题学术报告,勾勒领域研究全貌;当日下午,三个学术研讨分场汇报将同步开展,让各个细分领域的研究成果得以充分交流。10月26日下午,大会将组织前往资阳濛溪河遗址群1号点位考察,实现“纸上学术”与“实地感知”的深度融合。
本次大会由中国考古学会动物考古专业委员会、中国考古学会植物考古专业委员会、四川省文物考古学会联合主办,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资阳市博物馆(资阳濛溪河遗址管理所)承办,资阳融媒体中心、乐至县文管所、雁江区文管所协办。
全媒体记者 黄建伟 张建
来源:资阳观察
更新时间:2025-10-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