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由中国能源研究会主办,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华北电力大学联合主办的2025年电力安全与应急技术大会、2025年中国(南海)国际安全应急展览会在佛山市南海区拉开帷幕,活动持续3天,包括以“安全为基·AI赋能·智领未来”为主题的主论坛,以及多场专题论坛、研讨会、推介会及体验考察活动。

11月27日,2025年电力安全与应急技术大会、2025年中国(南海)国际安全应急展览会开幕。通讯员供图
这次活动,也为南海区丹灶镇搭建起产业展示的全国性舞台。在南海“三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之下,丹灶正着力打造氢能与氨氢融合装备制造、智能安全应急、电力设备智造三大千亿产业集群核心区。凭借多年厚积薄发,一批丹灶企业、项目、产业园区和应用场景代表南海,在本次大会、展会上登台亮相。
这既是国家级平台对丹灶产业实力的认可,更是丹灶深度融入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推动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发展的新机遇。汇聚更多资源与合力,丹灶提速打造三大千亿产业集群核心区。
产业盛会,丹灶展风采
本次大会是南海成功举办三届中国安全产业大会、中国安全应急产业大会和2024年中国(南海)国际安全应急展览会之后,发展安全应急与相关产业的又一重要时刻。相比往年,本次活动尤其突出电力智造、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元素,通过多种形式展示全国能源电力及安全应急产业发展的成果,展示相关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
走进本次大会,“丹灶元素”格外引人注目。
展会现场,一批扎根丹灶的企业和机构展示最新的产品和技术成果。其中,正泰电气发布的自主研发的750kV天然酯绝缘变压器,具有安全、环保、性能更优、使用寿命更长、维护成本更低、负载能力更强等特点,实现了超高压领域天然酯变压器技术新突破;仙湖实验室带来氢能和氢氨融合新能源领域关键材料与核心技术,已成功应用在陶瓷零碳燃烧窑炉,并逐步应用到铝加工等工业领域;星源材质凭借锂电池隔膜的技术优势,多项研发成果实现进口替代,产品主要应用在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储能电站、航天航空等领域;巴孚罗新材料的五款密封胶产品性能满足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客户动力电池箱体密封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在智慧交通、智慧家居、用电安全、AI赋能安全生产四大安全应急主题场景体验活动上,多家丹灶企业提供了产品和技术支持。
比如,攀业氢能安排了氢能两轮车,在会场外供客商、观众等骑行体验;低空经济静态展示区有能飞航空等重点企业产品介绍,动态区通过视频和现场演示,直观呈现能飞航空电力巡检等应用场景。
中氢智能展示的可移动式零碳制氢应急发电装置,以铝基材料即时制氢技术为核心是全球首台真正实现氢气“即产即用”“零碳排放”的发电装置。
由广东沃达智能装备生产制造的太空舱,吸引了不少观众进舱体验,并对该产品的可移动、组装快等特点频频点赞。
本次活动还专门安排了企业考察环节,规划安全应急、氢能两条产业考察路线,涉及南海区公共安全研究院、星源材质、南海氢能馆、广东清能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等丹灶镇内机构、企业和项目,让专家、客商等代表走进一线,亲身了解丹灶的产业落地成效。
安全应急,先行筑高地
一场全国性产业盛会,充分展示了南海安全应急产业的基础和实力。而丹灶,则是南海乃至佛山安全应急产业发展的先行者和集聚地。
早在2015年,丹灶就看准安全应急产业发展风口,开始引进优质安防企业,在大金智地片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南海)智能安全产业园,承担起了在安全应急产业领域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探路的重任。

粤港澳大湾区(南海)智能安全产业园坐落于南海区丹灶镇,总规划面积达1.5万亩。通讯员供图
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南海)智能安全产业园获批“国家安全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单位”,成为广东省首个国家级安全应急产业基地。也是从这一年开始,南海成功举办多届中国安全产业大会、中国安全应急产业大会,促进安全应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安全应急产业创新体系不断健全。
2022年,以粤港澳大湾区(南海)智能安全产业园为主要载体的广东佛山南海工业园区作为广东唯一入选首批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综合类)名单。
2024年,以丹灶为主阵地的南海安全应急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形成全国示范样本。同年,《佛山市南海区打造安全应急产业千亿产业集群实施方案(2024-2030)》发布,南海提出7年内将投入不少于350亿元,全力支持安全应急产业的发展,加快构建“一核多极”的产业布局。
2025年,园区被纳入国家安全应急装备产业特色园区名单,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产业规模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相应地,丹灶明确提出打造智能安全应急千亿产业集群核心区,坚定扛起主阵地的责任担当。
作为核心载体,粤港澳大湾区(南海)智能安全产业园总规划面积达1.5万亩,涵盖3000亩核心园区、万亩连片大型生产扩展基地、中试基地,现已构筑“生态、生活、生产”三生融合的国家级示范基地,走出了一条集“研发、孵化、加速、服务、基地、基金”六位一体的产业发展路径。
目前,园区已集聚超10个产业创新平台。其中,佛山市南海区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专注于安全应急产业研究和项目孵化引进;广东省科学院仙湖科创加速器致力于为科创项目提供小试中试服务;广东安全应急产业联盟佛山办事处旨在促进行业交流与供需对接;本质安全研究院专注于一站式安全解决方案。

佛山市南海区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专注于安全应急产业研究和项目孵化引进。通讯员供图
超180家优质企业和人才团队进驻园区发展,包括周成虎院士领衔的中科云图低空无人机遥感网项目、邓宗全院士唯一持股的乾行达汽车安全项目、刘兴军院士的中氢装备项目等一批院士项目,还有投资20亿元的广东徐工建机智能制造基地等。
得益于企业和人才持续开拓创新,目前丹灶已形成多元化的安全应急产业重点应用场景,比如,中科云图开展低空无人机遥感,中氢装备开发应急氢能电源,百思德开发车行出入口智能装备等,以新场景撬动市场新空间。

丹灶持续推进低空基础设施与应用场景建设。图为展会现场低空经济设备展示。通讯员供图
电力装备,“链”接新千亿
在安全应急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南海电力设备智造产业也迎来了发展新机遇。
在全球新能源和人工智能产业趋势革命下,新型电力系统装备产业迎来巨大风口。电力安全作为能源安全的核心环节,与应急管理的深度融合,是保障能源安全、提升城市韧性的重要举措。
南海安全应急产业与电力设备智造产业的密切关系,在2024年中国(南海)国际安全应急展览会上已经显现。展会现场,《南海区推动电力设备智造千亿产业集群跨越式发展工作方案》发布,南海提出围绕电力设备产业图谱,建设“一院”“一中心”“两园”“多载体”发展格局,打造电力设备智造千亿产业集群。
其中,乘着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东风,今年佛山启动建设环西江—北江区镇村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南海选址位于环两江先行区核心区的丹灶,建设“两园”之一的丹灶新型电力装备产业园。
丹灶新型电力装备产业园依托丹灶东部园区建设,总规划面积约1500亩,围绕电力、储能、新能源等领域,打造集储能、电力控制、电器设备制造、电力能源领域服务等新型电力装备产业园区。
今年7月,由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投资约50亿元打造的正泰智能电气(华南)科创产业园,落户丹灶新型电力装备产业园正式开工。该项目专注于新型电力装备、新能源、通信与智算中心等领域,将打造华南区域智慧能源与先进电力装备数字化智造基地及华南总部科创园。其中首期100亩地块,一期达产产值预计达20亿元。

今年7月,总投资约50亿元的正泰智能电气(华南)科创产业园落户丹灶新型电力装备产业园开工。通讯员供图
发挥正泰项目的龙头带动效应,对于丹灶打造电力设备智造千亿产业集群核心区至关重要。
据统计,丹灶现有规上电力装备企业22家,产品包括电缆、变压器、电器开关、电柜等,加上丹灶有强大的机械加工、表面处理等配套能力,丹灶借正泰项目落地为契机,通过强化土地保障、扶优引强、大力建设产业配套(均和五金电镀园)等措施,集聚更多优质项目,致力打造电力装备千亿产业集群。
可以预见,借助此次大会的集聚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丹灶将进一步巩固在安全应急与电力设备智造乃至氢能领域的先行优势,催生更强大的产业协同效应,为南海打造“三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贡献更坚实的“丹灶力量”。
采写:南方+记者 林洛峰
通讯员 谭绮君
【作者】 林洛峰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更新时间:2025-11-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