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行业爆料与公开技术资料,Meta计划于2025年9月集中发布的四款智能眼镜新品,在电池技术、形态创新及交互体验上均有显著升级。结合现有产品技术瓶颈和行业迭代方向,其电池方案可能从容量、材料、结构三方面突破。

四款新品核心定位与技术升级
- Ray-Ban Meta 3系列(大众消费级)
- Bellini(光学镜架款):首次支持近视框架,打破前代纯墨镜形态,提升日常实用性;沿用12MP摄像头+5麦克风阵列,AI交互功能强化。
- Aperol(经典墨镜款):延续飞行员造型,硬件与Bellini一致,主打时尚用户群。
- 电池升级方向:前代采用160mAh电池(单次续航4小时,AI对话仅30分钟)。为提升体验,第三代可能采用 硅碳负极电池,能量密度提升30%~50%,在同等体积下容量或增至200–220mAh,并优化快充(前代22分钟充至50%)。
- Meta Celeste(代号Hypernova,高端AR眼镜)
- 单目全彩显示(LCoS+光波导),支持文本/导航等AR信息叠加;
- 创新交互:配备肌电手环,通过手势识别实现无触控操作;
- 电池方案:因显示模组与算力需求更高(参考同类AR眼镜如雷鸟X2采用590mAh电池),可能采用 分体式供电设计——眼镜本体嵌入微型电池维持基础传感器,主要电力由外置计算模块(如颈挂/口袋设备)承担,平衡重量与续航。
- Oakley联名运动款(骑行专用)
- 基于Oakley Sphaera运动框架,居中布局摄像头(接近运动相机规格),增强防抖与广角拍摄;
- 电池方案:运动场景需长时续航,可能采用分布式电池(镜腿+镜框多位置嵌入),总容量或达300mAh以上,并支持IPX8防水与低温环境稳定供电。
- 潜在彩蛋:Prada联名款
未确认是否同期发布,但设计或融合奢侈品材质与隐蔽式电子元件,电池可能进一步微型化(<100mAh),依赖充电盒补电。
电池技术核心突破点
为应对AI眼镜的“续航焦虑”,Meta新品的电池技术可能聚焦以下方向:
- 材料革新:
- 硅碳负极电池:提升能量密度(理论比容量达石墨负极10倍),同体积下容量增加30%~50%。例如Ray-Ban Meta 3在48克重量下,续航或延长至5~6小时(普通使用)。
- 固态电池试验:虽商用尚早,但Meta可能在高阶型号测试微型固态单元,解决硅材料膨胀问题。
- 结构优化:
- 分体式供电(Hypernova):外置计算圆盘(如Meta研发中的“Puffin”设计),眼镜本体重量<110克,大幅降低佩戴负担。
- 多电池模组:运动款采用双/三电池并联(类似闪靓AI眼镜的450mAh方案),支持高强度拍摄。
- 功耗协同:
- 专用低功耗芯片:第三代或搭载高通定制SoC(非AR1 Gen1),降低AI计算能耗(国联证券预测功耗降幅可达20%)。
- 场景化电源管理:例如关闭显示时仅维持语音助手,续航延长2~3倍。
四款新品关键配置与电池方案对比
下表总结了各款新品的差异化设计及可能的电池技术应用:
产品型号 | 代号 | 形态特点 | 核心技术 | 电池方案 | 价格定位 |
Ray-Ban Meta 3 Optical | Bellini | 近视镜架 | 12MP摄像头+AI语音 | 硅碳负极电池(200-220mAh) | 大众级(约$299) |
Ray-Ban Meta 3 | Aperol | 经典墨镜 | 同Bellini | 硅碳负极电池(200-220mAh) | 大众级(约$299) |
Meta Celeste | Hypernova | 单目全彩显示 | LCoS光波导+肌电手环 | 分体式供电(本体微型电池+外置电源) | 高端($1000-$1400) |
Oakley联名款 | - | 运动框架 | 居中摄像头+防抖 | 分布式电池(>300mAh) | 专业运动级 |

Meta的AI穿戴生态战略意义
- 技术过渡:2025年产品仍属“AR眼镜前夜”,分体式设计(如Hypernova、Puffin)是平衡性能与轻量化的最优解。
- 市场卡位:通过四款机型覆盖时尚、日常、运动、高端场景,对标苹果2026年AR眼镜(库克亲自督战)。
- 生态协同:新眼镜或深度集成Meta AI助手,结合Horizon OS虚拟屏幕功能,向“全天候AI终端”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