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不能随便染?研究发现:长白发的人,免疫力更高?可信吗?

头发一变白,有人着急,有人坦然,还有人干脆冲去染发店就动手了。白发好像成了“衰老”的代名词,但真是这样吗?有人说,长白发的人免疫力更高,这听着有点反常识。

再想深一点,染发真的只是“变年轻”的表面功夫吗?有没有可能,白发的背后其实藏着身体在说话,而染发,反而成了压垮健康的那根稻草?

白发的出现,早就不是只有中老年人才有的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二十多岁三十来岁,头顶就冒出了一缕一缕的“银丝”。有的人一下就焦虑了,以为是肾虚,以为是熬夜太多,以为是气血两虚,或者干脆就归咎于遗传。

但从医学上说,白发的形成是因为毛囊黑素细胞功能减退或者耗竭,导致头发无法正常生成黑色素。这不是简单的“老了”,而是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精神压力、免疫系统紊乱、营养不良、激素波动,甚至是某些慢性病的前兆。

说起染发,大多数人都把它当成一种美观的需求,有些人可能三周就要染一次,甚至染得比黑发还黑。但这个看似简单的“操作”,却不是没代价的。

很多市售的染发剂,含有对苯二胺、氨水、双氧水等成分,这些化学物质虽然在合法范围内使用,但对皮肤屏障是个不小的挑战。头皮不像其他部位的皮肤,它更薄、血管更丰富,而且密布毛囊,一旦屏障受损,化学成分更容易渗透进体内,带来长远影响。

头皮屏障受损,反复瘙痒、长痘

有人染完头发之后出现持续性头皮瘙痒、刺痛、红肿,甚至长出类似痘痘的疙瘩,其实这都是头皮过敏或者炎症反应的表现。

如果频繁染发,头皮长期处于炎症状态,就可能导致毛囊萎缩,毛发变细、变软、易断,脱发的风险也大大增加。

更严重的是,如果炎症波及更深的真皮层,甚至会出现斑秃的倾向,这种脱发是不可逆的,恢复起来非常困难。

肝肾代谢负担加重,引发慢性疲劳

染发剂中的一些成分,还需要经过肝脏代谢、肾脏排泄。长期使用或高频染发,无疑会加重肝肾的负担。有研究显示,长期使用染发产品的人群,慢性疲劳发生率显著高于非使用者。这种疲劳不是“睡一觉就好”的那种,而是深层次的能量代谢紊乱,长期累积可能诱发慢性炎症甚至诱导免疫系统出问题。

有一项发表在《细胞衰老与疾病》期刊的研究中提到,部分白发的形成可能与免疫系统中的一种干扰素信号增强有关。这种信号增强机制可以提升对病毒的防御能力,但代价是加速黑素细胞的凋亡。也就是说,某些人早早长出白发,可能正是因为免疫系统比别人更“警觉”。

毛发变细、脱落,甚至出现斑秃倾向

不过这不代表所有白发都是免疫强大的象征。还有一种常见的现象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比如白癜风、斑秃等,它们也会通过免疫攻击破坏黑素细胞,从而导致白发。这种情况下的白发,反而可能是免疫系统失控的信号。两者虽然都与免疫有关,但方向完全相反,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染发和白发之间,还有一层不太被关注的联系。现代人的压力越来越大,很多白发的年轻人都承受着长期的精神紧张和睡眠障碍。可一旦染了头发,外表恢复了“正常”,别人也不再关心是不是过劳或者焦虑,反而是当事人自己也“忽略”了警示信号。这样一来,白发这个可以提醒人们调整生活状态的标志,就被掩盖了。

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人们更愿意用表面手段去遮盖问题,而不是真的去解决它。其实很多白发的人,如果能从饮食、作息、情绪管理入手,改善体内环境,有可能减缓白发的增长速度,甚至有少部分人能实现黑发的“逆袭”。

像补充维生素B族、叶酸、铁、锌等元素、规律睡眠、降低精神压力,这些看起来老生常谈的方式,真的比染发来得“治本”。

市面上也出现了很多所谓“植物染发”、“天然染发”的产品,看上去更健康无害。但实际上,只要是能改变发色的染发剂,大多都还是要依赖某些氧化或着色成分。

所谓的“纯天然”,很多时候只是营销概念。一些打着“汉方草本”旗号的产品,照样可能含有刺激性物质,甚至因为成分不明确,反而更难监管和评估风险。

人类的毛发本来就会随年龄增长发生变化,这是生理过程,不是疾病。真正的问题在于,当这件事提前、过快地出现时,应该当作身体在发出信号。

而不是一味用染发去“涂改”问题。如果总想着靠颜色修饰现象,不去面对本质,白发可能只是健康警报的第一道门,后面还有更大的隐患等着。

现实生活中,的确有很多人因为职业需要或者外貌焦虑,不得不染发。这种情况下,至少应该选择正规品牌、控制频率、加强头皮护理,并关注身体的整体状况。如果染后出现持续瘙痒、脱皮、掉发增多等现象,应尽早就医,而不是一直以为“是正常反应”。

从数据上看,我国染发人群的年龄层正在迅速下沉。有调查显示,超过30%的90后每年染发次数超过3次,而其中有约12%的人出现过皮肤过敏、头皮炎症等问题。染发行为已经不仅仅是美观问题,更成了一个公共健康议题。

健康科普最终是希望人们能多一份判断能力,多一份对身体信号的敏感度。白发并不是不好的象征,它可能是一种压力下的自我保护机制,也可能是一种免疫活跃的表现,但也有可能是健康失衡的前兆。不管是哪种可能,都应该引起重视,而不是单纯想着怎么遮盖它。

染发本身没有错,错的是对身体信号的忽视。头发的颜色变了不要紧,关键是不要让健康也“跟着褪色”。有些时候,把白发当成一种提醒,才是更理智的选择。外在的颜色可以改变,但内在的身体状态,一定要靠长期维护。

参考文献:
[1]赵倩,郭慧芳. 黑色素细胞衰老与白发形成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美容医学, 2022, 31(9): 84-87.
[2]姜丽. 染发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安全性评价[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21, 31(10): 1251-1254.
[3]王颖,张浩. 染发剂中有害成分与肝肾功能关系的研究[J].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1): 45-49.
[4]李雪. 染发引发接触性皮炎及防治研究[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20, 34(6): 654-656.
[5]周琳,王倩. 自身免疫性疾病与白发关系研究综述[J]. 医学综述, 2023, 29(2): 213-217.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5

标签:时尚   白发   免疫力   可信   随便   染发剂   头皮   头发   炎症   信号   健康   斑秃   身体   毛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