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晓敏
时间,是急危重症患者最等不起的“救命药”。然而,面对地面交通拥堵、偏远地区难以快速抵达等现实难题,传统救护车往往力不从心。如何打通生命救援的“最后一公里”?航空医疗救援,正在成为紧急医学救援体系中越来越关键的一环。
9月9日,全国首架C909医疗机在郑州正式交付。这不仅为河南,也为全国医疗救援体系注入了更高效、更稳定的空中生命力量。随着这一消息的发布,“空中120”迅速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河南的“空中120”服务是否已经开展?如何收费?又适用于哪些病患?……针对这些疑问,记者展开了深入走访。
“在面对突发事件和紧急医学救援任务时,构建高效、快速、覆盖广泛的医疗转运通道至关重要。”省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航空医疗救援凭借速度快、效率高、几乎不受地理限制的独特优势,高度契合现代医疗救援体系的发展需求,回应了患者的迫切期待。
多年来,河南省卫生健康委积极推动直升机在医疗救护中的应用,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参与航空医疗救援试点。截至目前,全省已有50余家医疗机构设有直升机临时起降点。多家大型医院联合通航公司,开展直升机转运服务。
2017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郑大一附院”)启动航空医疗救援服务,开辟空中绿色救援线路70余条,并与100余家医疗机构建立合作,构建了“省-市-县”三级联动的航空医疗救援服务体系,业务覆盖院间转运、院前急救、药品及器官转运等多项内容。至今,该院已执行航空救援任务20余次,救治范围不仅辐射全省,更延伸至陕西、山西等邻省。
其中,一次特殊的器官转运任务,让四位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重获新生。
2023年6月28日,南阳市一名患者逝世后捐献器官,接收方均为郑大一附院患者。由于移植器官具有严格的缺血耐受上限,郑大一附院联合医速达航空医疗救援、河南省红十字会、南阳市红十字会、河南省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等多个单位高效协同,通过直升机急速转运,仅用80分钟便将器官送达,极大缩短运输时间,为移植手术赢得宝贵机会。
该捐献者捐出的1个肝脏、2个肾脏和1个肺脏,成功挽救了四位患者的生命。
2018年,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也开通了航空医疗救援通道。“七年来,我们已通过空中通道成功转运近200名患者。”该院急诊医学科主任符会妮表示,无论是飞行架次、时长,还是转运患者数量,该院在全国同类医疗机构中均名列前茅。
2022年2月,南阳市被列入全国省辖市航空医疗救护联合试点城市,进一步推动了该项服务走向规范化、普及化。
桐柏县居民张先生,今年五十多岁,正是航空救援的受益者。一年前,他突发主动脉夹层,生命垂危。一架救援直升机迅速将他从县医院转运至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紧急手术后,他成功脱离危险。
“从来没想过,这辈子还能‘打飞的’捡回一条命!”回忆当时的情形,他至今仍激动不已。
关于“空中120”的收费问题,记者了解到,目前航空救援多由医院与通航公司合作运营,收费标准尚未统一。例如,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目前由医院承担飞行费用,对患者免费。
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院计划尝试使用无人机运送急救药品等应急物资,进一步提升救援效率与安全性,同时加强公众科普,提高社会对空中救援的认知和信任。
郑大一附院和省人民医院是C909医疗机的合作医疗机构,参与拟定固定翼飞机航空医疗转运ICU单元配置物品清单及预算,满足航空医疗救援需求和设备需求。郑大一附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医院旨在通过“直升机+固定翼”协同的航空医疗模式,打造覆盖广泛、响应迅速、专业高效的全省航空医疗救援体系,真正为生命续航、为生命加速。
更新时间:2025-09-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