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百何千字长文喊话彭瑾:控诉剧组排挤!内娱职场霸凌重现?

2025年11月6日,注定是载入内娱“活人”史册的一天。就在今天,演员白百何通过一篇微博长文,以一种近乎“掀桌子”的姿态,公开控诉了电影《春树》的制片人彭瑾及导演张律,在刚刚过去的东京电影节和釜山电影节期间,对她这位女主角进行的一系列不公操作和刻意边缘化。

这篇长文信息量巨大,字字泣血,瞬间引爆了整个社交网络。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意难平”或资源之争,而是将镁光灯下那套隐秘的职场伦理和权力结构,赤裸裸地摆上了台面。今天,我们就来深度梳理一下,这场“春树”风暴的来龙去脉。

东京“劝退门”——消失的影后提名者

我们的故事,要从刚刚落幕的东京国际电影节说起。

电影《春树》,一部由张律执导、白百何与王传君主演的影片,风光入围。作为女主角,白百何全程配合,盛装出席。然而,诡异的操作在闭幕式前夕开始了。

11月3日,白百何突然接到了来自制片人彭瑾的通知。请注意这个措辞,制片人告诉她:“(剧组)未获奖,可提前回国”,因此无需参加5日的闭幕式。

白百何在长文中明确指出,在整个过程中,作为影片灵魂人物的导演张律,全程“隐身”,未与她有过任何联系。

一个兢兢业F业的女主角,被制片人告知“没你事了,可以走了”。换做任何人,恐怕都会收拾行囊。但两天后,11月5日,反转来了——东京电影节闭幕式上,《春树》剧组大放异彩,连斩两项大奖:最佳导演(张律)和最佳男主角(王传君)。

领奖台上,导演、男主和剧组其他成员欢呼雀跃,庆祝酒会其乐融融。唯独,这部电影的女主角,那个用她的角色名“春树”命名的电影的女主角,白百何,缺席了。她,已经“被提前回国”了。

白百何在控诉中反复强调,她愤怒的,绝非自己落选,更不是对搭档王传君获奖有任何不满。她质问的是最基本的职业尊重:为什么剧组不能做到“主演共同庆祝、同步接收通知”?这种刻意的排除和信息的隐瞒,究竟是疏忽,还是刻意为之?

釜山“冷遇记”——自费的掌声与消失的照片

如果说东京的经历是“被蒙蔽”,那么紧接着的釜山电影节,则近乎“公开羞辱”。

很快,导演张律和制片人彭瑾的另一部电影《罗目的黄昏》,在釜山举行首映。白百何,作为这两位“战友”的合作伙伴,自费前往釜山,打算为他们捧场助阵。

这本应是一次愉快的“团建”,但现实却给了白百何一记响亮的耳光。

据白百何所述,到了现场,制片人彭瑾并未协助她这位女主角入场。更离谱的是,在随后的发布会和官方新闻图中,人们只看到了导演和制片人的身影,而作为女主角的白百何,再次“被消失”了。

白百何在长文中发出了灵魂拷问:“我自费去为你们鼓掌的吗?看你们莫名其妙和不专业的操作吗?”

连续两次国际A类电影节,一次被“劝退”错失剧组高光时刻,一次自费捧场反遭“冷遇”和忽视。这一系列操作,终于让白百何忍无可忍。

起底“卖惨局”——不值得的善意?

这场风波,绝非仅仅是两次电影节的怠慢。白百何的长文,更是撕开了合作之初的“温情面纱”。

她爆料,当初之所以会接下这两部电影,是因为导演张律主动找到了她,并且讲述了一个令人动容的理由——“赚钱给老婆治病”。

张律当时声称,原定的女演员“临时放鸽子”,他才紧急求助于白百何。面对这样的“惨状”,白百何不顾自己经纪人的反对,推掉了其他工作,选择“江湖救急”,加盟了这两部电影。

她在长文中写道:“回头看,有些事有些人,确实不值得被选择。”

这句话的背后,是深深的失望和被利用感。公众不禁要问:所谓的“卖惨邀约”,究竟是真情实感,还是利用演员的善意和影响力来拉投资、攒盘子的手段?

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细节是:这部电影的名字《春树》,正是白百何扮演的女主角的名字。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大女主”电影,戏外,女主角却被边缘化到了这个地步。这究竟是“得鱼忘筌”,还是从一开始,女主角的权益就被置于了利益链的末端?

罗生门与“隐身人”——谁在沉默,谁在澄清?

白百何的“宣战”,在舆论场上激起了千层浪。

首先,无辜被卷入的王传君和东京电影节评委文晏,成为了第一波被“误伤”的对象。部分网友将矛头指向王传君,质疑“影帝”的含金量。

对此,东京电影节评委文晏迅速发声澄清:王传君的获奖,是因为他“安静内敛却情感细腻”的演技,这与戏份时长无关;而白百何的落选,仅仅是因为“女主竞争激烈”,并无黑幕。白百何也多次转发澄清,表示自己的不满只针对剧组的孤立行为,而非王传君。

其次,王传君本人虽未发声,但其老板在朋友圈的回应意味深长:“不回应不是好欺负,别把礼貌当撒野的台阶。” 显然,王传君在这场风波中也承受了不白之冤。

然而,最吊诡的是,作为风暴中心的两个人——导演张律与制片人彭瑾,截至目前,始终保持着诡异的沉默。

他们“隐身”了,正如白百何在东京所经历的那样。

这种沉默,无疑加剧了舆论的愤怒。公众普遍认为,无论事实真相如何,作为事件的核心当事人,制片方和导演都应该站出来,给出一个公开的回应。逃避和沉默,是最不负责任的公关。

舆论场上,支持白百何的声音占据了主流。网友称赞她是“内娱活人”,敢于揭露影视圈“过河拆桥”的现象,尤其是在一个资源倾斜严重的行业里,女性创作者和演员的权益更容易被忽视。这已经不仅是白百何的个人遭遇,更被视为一次典型的“职场霸凌”。

当然,也有质疑的声音。部分人翻出了白百何2011年曝光同行高露隐婚的“旧事”,认为她此前的某些朋友圈发言(如“还能这么操作”)是有意引导舆论,导致了评委和王传君无端被骂。

尊重有时比奖杯更重

白百何在长文的最后,呼吁停止编造无谓的“故事线”,强调“我有自己的人生主题”。她最后赠言,暗批张律与彭瑾:“人品重如山,良心比金贵。”

这句话,为整场风波定了性。

这已经超越了谁该拿奖、谁该庆功的范畴,这是一场关于职业伦理的公开质询。当一部艺术作品成功时,我们是否可以容忍创作者在“人品”和“良心”上的缺失?

白百何的“掀桌”,撕开的不仅是一个剧组内部的矛盾,更是行业内长期存在的权力不平等和对演员(尤其是女演员)职业尊重的缺失。主演是否有权全程参与重要的电影节活动?剧组单方面将其劝退,是否构成违约?自费捧场却被宣传“除名”,这是否是行业常态?

在星光璀璨的名利场中,奖杯固然耀眼,但支撑一个行业走得更远的,永远是那些看不见的基石——契约精神、职业操守,以及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尊重。

当聚光灯散去,艺术终究要回归到“人”本身。人品,永远是比作品更坚硬的通行证。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9

标签:娱乐   千字   剧组   彭瑾   东京   釜山   电影节   制片人   女主角   导演   电影   操作   舆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