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问题多发,谁家都会备点儿常用药膏,以应不时之需。但有时候虽然药膏种类选对了,由于常常就是随便挤一坨,胡乱抹一抹这种不正确的用法,导致的结果就是:要么痒得更厉害,要么涂了十天半个月也没效果。最后怀疑是不是自己用错了药。其实大部分人都有所不知,外用药膏的涂抹学问大着呢!以下这六大讲究,帮你避开误区,让药效真正“钻进”皮肤里。


01第一次用?先小范围“试敏”
外用药也会过敏!轻则红一片、痒得钻心,重则还可能会导致休克。本身就是过敏体质的人第一次用新药(比如含激素、新成分的药膏),记得先在病变皮肤附近(比如手腕内侧、耳后)涂黄豆大小的一丢丢,观察24小时——如果没有发红、起包、刺痒,再正常涂抹;一旦出现任何可疑反应,立马停用去医院才是正解。
02药量别贪多,频次要听话
药量有个简单公式:一个指尖单位(普通直径的药管中轻轻挤出从食指指尖到第一节关节的膏体,大约2.5-3厘米长)能涂两个手掌大的皮疹,大概0.5克。涂太厚不仅不会有更高的药效,还会浪费(药物吸收有上限),甚至可能刺激皮肤;涂太少量不达标又没足够的效果,尤其是激素类药膏,量不足可能白涂。 频次得严格按说明书或医嘱来:溶液/洗剂(比如炉甘石)易挥发收干,可以每3小时补一次;软膏/酊剂每天2-3次足够;激素类药膏一天2次,晚上涂效果更好(皮肤代谢慢,吸收更充分)。千万别自说自话地随意增加频次,皮肤吸收有“饱和值”,涂多了反而伤皮肤。
03多种药一起用?间隔时间要留够
皮肤上要涂两种及以上药膏?记住“错峰出行”:涂完一种后等2小时再涂另一种,这样药效互不干扰;实在没时间就索性一种隔一种按照频次交替涂抹,也就是早一种,中午一种,晚上一种。 如果既有药液又有药膏,先涂药液(比如药水)等干了再涂药膏;不同剂型换着用时,乳膏/软膏不用洗,洗剂/酊剂/粉剂最好用温水冲一下,泥膏/油膏得用植物油软化后再清理(千万别用肥皂硬撕!)。 洗剂、油剂用前记得摇匀!涂头皮的话,先洗头再抹药,按摩5-10分钟再冲掉。
04涂药前,皮肤要不要洗?
看情况!
· 轻微红疹、薄薄脱屑的皮肤:直接涂药就行;
· 又厚又硬的皮损(比如老茧、慢性湿疹):先用温水泡软,轻轻按摩,必要时遵医嘱用保鲜膜封包(像给皮肤“敷药面膜”);
· 皮肤上有痂皮、脏东西:能轻轻擦掉的就擦掉,硬抠可能破皮,可以用湿敷或油膏软化后再处理;
· 长毛的部位(比如头皮、隐私处):最好先剃毛或剪短,药膏才涂得均匀。
05
药膏保存,别放错地方
外用药怕热怕光!温度每升高10℃,药物变质速度翻3-4倍,所以常温下避光、干燥、密封保存就行(比如抽屉里)。 少数药膏(比如某些抗生素软膏、生长因子)需要冷藏(放冰箱冷藏室,不是冷冻!),但用过的开封药膏别放冷冻——低温会让药膏分层失效,甚至产生有害物质。
06
涂药手法有技巧
小面积皮疹:用指腹蘸药膏,边涂边按摩到完全吸收(涂到皮损边缘外3-5毫米,防止扩散);
大面积皮损:用手掌摊开药膏,均匀拍打在皮肤上,再分段打圈按摩(像给皮肤“搓开”药膏)。
重点:皮疹严重的地方多按摩一会儿,涂药顺序建议从躯干到四肢,或从最重的部位开始。 不建议用棉签涂!棉签会更多地吸走药膏,造成浪费,还影响吸收。涂完至少让药膏待2小时(最好半天),药效才能充分发挥。
皮肤药膏用对方法,才能事半功倍!下次涂药前,记得这六大讲究,让每一克药膏都“用在刀刃上”。
以上原则和经验请大家参考,一次记不住也没关系,
澎湃新闻
更新时间:2025-11-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