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病,相信大家多少都被医生要求过:舌头伸出来我看看,伸长点~
舌头,一个“存在感”比较低的器官,大概只有在不小心咬到或口腔溃疡时,我们才会关注到它。
但在医生看来,尤其是中医,小小的舌头可有大大的讲究,也就是“舌诊”。
实际上,通过观察舌头,的确能发现一些身体疾病的征兆。
吃饭时总咬到舌头,小心中风
吃饭太快太着急,或是边吃边说话,嘴巴偶尔“开小差”咬到舌头,属于正常情况。但要是经常这样,那可不是“馋肉”了。
首先,可能是你的口腔有问题,如龋齿、牙龈炎或牙齿咬合不正常等。
频繁咬舌,还可能是大脑出现问题,使得舌头运动失常了,尤其是老年人,要注意心血管方面的疾病。
比如中风,会损伤控制舌头运动的神经,让舌头不再那么灵活,因此容易被咬到。肥胖、三高、心脏病患者,以及有不良生活习惯(经常吸烟、大量饮酒、长期熬夜等)的人更要提高警惕。
还有腔隙性脑梗,也会出现咬舌头的症状,这提示你已经发生血管病变、管腔闭塞,必须及时调整生活习惯、控制危险因素(三高、肥胖等),以避免更严重的后果。
另外,舌头“变胖”也会导致容易被咬,往往与脾胃虚亏、脾湿或肾阳虚有关。
体内湿气积聚,舌头会表现出胖大而出现“齿痕舌”,被咬到的概率会增加。
健康的舌头一般呈淡红色,表面光滑湿润,舌体大小适中,舌苔薄白均匀,柔软而灵活。
如果出现以下3种变化,要当心是疾病的信号。
舌头出现3种变化,多半是肝胃在“求救”!
裂纹舌
裂纹舌,即舌面出现纵横交错的裂纹或裂缝。
脾胃不好的时候,体内气机升降失调,津液不能上升于口,就会出现舌苔干裂的情况。
如果伴有吞咽困难、胃部钝痛且劳累后加重的情况,要当心是食管、胃部潜在疾病或癌前病变,特别是慢性食管炎、胃炎的患者,最好及时就医。
芒刺舌
舌面上有明显的刺状凸起,这通常与消化不良、胃炎、胃食管反流等胃部问题有关。
常常熬夜、失眠、便秘和营养不良的人,舌头上也容易出现这种红色芒刺,一般改善生活习惯后即可缓解。
颜色改变
1. 发白
舌体发白、血色很少,主要是气血两虚的问题。其中脾虚最为常见,多表现为腹胀、乏力、贫血等。平时可吃些益气补血的东西,如红枣乌鸡汤等。
舌苔白厚,甚至把舌头直接盖住,则多为脾胃不好、消化不良,容易出现腹泻、胃疼等问题。
2. 发黄
舌苔色黄而黏腻,是湿热的表现,夏秋换季的时候经常出现这种舌象。
湿热位于肝胆,容易出现情绪急躁和口渴、口苦、口臭等情况;湿热位于脾胃,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胃溃疡和腹泻等症状。
日常饮食中,应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吃油炸、辛辣的食物。
3. 发红
舌头发红,要当心肝病等问题。
肝郁化火,身体津液不足,就可能形成瘦小、干燥、无舌苔的潮红舌,主要集中在舌头两侧,还可能会出现口干发苦、眼睛发红等表现。柑橘、绿豆、丝瓜等食物有疏肝理气的功效,可适量吃些。
如果是心肺火盛,则可能舌尖或舌头前半部发红,有时伴有口干舌燥、睡眠不好、小便发黄、暴躁易怒等表现,可适当食用苦瓜、苦丁茶等苦味食物。
刷牙时,记得轻轻刷一下舌头
刷牙时,很多人会忽略舌苔。
舌头表面长满了淡红色的小突起,也就是舌乳头,主要作用就是让我们尝到味道,但其凹凸不平也很容易“藏污纳垢”。
年龄是影响舌苔状态的因素之一,随着年龄增长,唾液分泌会减少,舌乳头的种类和数量也会改变,舌苔从而慢慢变厚。
如果平时不注意口腔卫生,或刷牙时不刷舌苔,混入其中的细菌分解了口水和食物残渣里的蛋白后,就会引发口臭。
每次刷完牙,别忘了最后再轻轻刷一刷你的舌苔,让口腔更卫生的同时,也能保护舌头的健康。
转载来源:家庭医生
内容转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新时间:2025-10-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